08.25 “授子神”:註生娘娘的前世今生

註生娘娘,民間俗神,也稱“授子神”,傳說是主司掌懷孕、生產的,能夠為婚後不孕及孕而保胎之婦女所奉祀神明之一,為養育之神。隨著時代的進步,民間的封建迷信色彩逐漸減少,“神”味兒也漸淡薄,但人情味兒卻頗濃厚,一些能為人帶來吉祥和祝福的神,倒成了夢想的紐帶,給予人走向遠方的快樂。註生娘娘的來歷有多種說法,其來歷不同,去遠方的目標都是一樣的,就是為“子”而服務。

“授子神”:註生娘娘的前世今生

一說是出自《封神傳》。姜子牙奉玉皇大帝之命,封三仙島之雲霄、瓊霄、碧霄執掌混元金斗,即指產盆的意思。手中的權力很大,專門管理人的出生大權,舉凡諸侯天子、貴賤愚賢,落地先從金斗轉劫。雲霄、瓊霄、碧霄在封神傳中合稱三姑,又稱三仙童子,乃龜靈聖母的門徒,今人稱為註生娘娘,其實就是三者合一的稱法。民間婦女深信註生娘娘操縱生命的開始、成長與凋零,為懷孕、生產、婚而不孕及孕而保胎之婦女所奉祀的對象。因此無論孕婦、產婦或初為人母者,皆虔誠祭拜註生娘娘,以祈求生育的順利平安。

“授子神”:註生娘娘的前世今生

二說有點類似女媧娘娘造人的味道,這是一種民間的說法。註生娘娘,民間又稱“注生媽”,他來到了凡間,只見到處是泥土、石頭、草木、巨禽、怪獸,要使凡間繁榮興旺就要有人,必須造千千萬萬的人。怎麼造呢?困難重重。她費盡心思,決定用泥土捏造像仙人佛像一樣,有腳有手有腦袋,但又不是仙不是佛的凡人。

於是,最開始,注生媽不分晝夜,自己動手挖了很多很多的泥土,捏造了很多很多的泥人,然後做了一個大蒸籠,把泥人一個一個放進蒸籠裡去蒸。她在灶裡一連燒了三天三夜,計算泥人大約蒸熟了才停火。她掀開蒸籠,那些泥人兒都活了,一個一個跳離蒸籠,剩下那些失明的,跛足的,注生媽把他們攙扶起來,走出蒸籠。她知道這些殘缺人是她放進蒸籠時不小心碰壞的,不過既然蒸活了,也得讓他們生存下來。

“授子神”:註生娘娘的前世今生

一蒸籠的人太少,注生媽繼續捏造、燒火、蒸熟。有時火候不夠,泥人半生不熟,成了愚笨白痴,這就是“蒸不熟”的。要造千千萬萬的人,都要靠注生媽的一雙手。實在難以做到。後來她就在一半泥人的胯下粘了一團泥土,蒸熟了,就成了男人。後來,為了感謝注生媽造人類的功德,就定農曆三月十八日為注生媽的生日,燒香祈拜。

三說註生娘娘就是陳夫人、臨水夫人、順天聖母。她是閩南、臺灣一帶最受尊奉的生育之神。神像安詳端坐,懷抱娃娃。求子的女子擺上香果供品,拈香跪拜禱告,請求註生娘娘賜子於她。然後搏籤,若求得吉籤,表示註生娘娘已願賜子於她,即起身將事先準備好的小衣裳給註生娘娘懷中的娃娃穿上,然後再拜。據說無不靈驗的。得子後,還要來拜謝,奉之以油飯、雞、酒。因此,香火十分旺盛。

“授子神”:註生娘娘的前世今生

四是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個關於花蕊夫人,即五代十國女詩人,《花蕊夫人宮詞》作者。才貌雙全的大美女,還是後蜀國皇帝孟昶的老婆。傳說趙匡胤建立大宋後,派軍隊攻打後蜀國,後蜀皇帝舉手投降,花蕊夫人也被俘。宋朝皇帝趙匡胤見花蕊夫人十分美麗,便收她作了自己的妃子,可花蕊夫人十分討厭趙匡胤,忘不掉的是自己的第一個男人。

花蕊夫人雖被送入宋宮,但不忘故主,於是繪孟昶畫像悄悄地掛起來奉祀。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花蕊夫人面對畫像流淚訴說思念之情。此事被宋太祖看見追問,花蕊夫人謊稱說:“所掛張仙,送子之神,蜀人皆知。”趙匡胤心裡清楚,也未深究。“送子之神”一說,從宮中傳到民間,你掛我掛,漸漸地把大男人孟昶像改成了美女花蕊夫人像,於是花蕊夫人便成送子娘娘、註生娘娘、注生媽了。

“授子神”:註生娘娘的前世今生

在過去,女人結婚、生子育女,以傳宗接代為重要的職責。多子多孫被認為是人丁旺盛,家道興隆的象徵,所以婦女對自己之產育莫不寄以極大的關懷,未生育者期盼早生貴子;有子者祈望保護子女無恙;有病時,期盼早日康復,這種關懷與寄望,自然產生了一種超乎人力的神,來保佑協助婦女的產育之事。我們的註生娘娘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她護佑著我們美滿幸福,保佑每一個家庭人財同旺,萬事如意。(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