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從一號位打到五號位的“慈世平”阿泰斯特,為何當年在CBA打了15場比賽就被裁了?

用戶156497313485


阿泰斯特,又名慈世平,聽名字就就知道,這不是個善茬,在NBA阿泰確實不是好惹的狠角色,然而後來他加盟了CBA,為何卻僅打了15場比賽就被四川男籃裁掉了呢?可能有球迷會猜測,肯定是阿泰又惹事了,然而我想解釋的是,其實阿泰斯特當時在CBA非常收斂,並沒有像在NBA那樣像個刺頭。慈世平被裁掉的真正原因是他的角色定位不適合四川男籃。


四川雙外援都是外線球員

當年的四川男籃有兩位外援,一個是阿泰,還有一個是菲巴,這兩位球員都是外線球員,四川男籃的內線只能依賴賈誠和徐韜,可是一面對像易建聯韓德君這樣的強勢內線,他們往往會被打爆。年輕時的阿泰斯特本身就是一位外線的防守大閘,四川曾用他去打大前鋒,儘管身體素質不錯,但阿泰當時已經36歲了,加上傷病影響,他很難去充當一位內線球員。


防守型球員在CBA難生存

防守型球員確實在CBA不吃香,遇到這種困境的不僅僅只有阿泰,我們不妨考慮一下,俱樂部花重金請來外援,目的肯定是希望得到一位進攻端的大殺器。強攻善守,一直以來都是CBA球隊對外援的普遍要求,哪怕是防守一般的球員,只要進攻給力,也容易得到機會。要知道,有些好用的大外援在CBA幾乎能頂半支球隊,一場比賽不拿下3、40分,都不能成為合格的外援。

總而言之,以防守見長的慈世平得分能力並不突出,不能成為四川男籃的依靠。當然,阿泰的脾氣可能也是球隊考慮的原因之一,畢竟短短的15場比賽,阿泰就多次在場上出現衝突。

原創文章,謝謝閱讀,喜歡籃球的朋友記得點贊加關注哦,謝謝大家!

歐文專區


因為他給球員的感覺是隨時要幹架,而不是打架,再加上CBA對外援的政策,

阿泰斯特在NBA時,是DPOY,最佳防守球員,一身肌肉的防守者,

隨然CBA的防守固然重要,但球迷主要看的還是進攻,

CBA喜歡的是,大郅的腳步,阿聯的扣籃,劉玉棟的精準投射,

在CBA以防守出名的明星,真沒幾個,

而阿泰的防守與進攻十分不成對比,被淘汰也是情理之中,


96年凌晨四點的芝加哥


慈世平CBA打了15場比賽就被裁找原因的話,那就是:實力不夠+傷病+脾氣火爆。

首先看一下慈世平在加盟CBA之前的一個賽季在NBA的數據:2013-2014賽季在為紐約尼克斯隊出戰了29場比賽其中僅1場首發,場均13.4分鐘的出場時間只交出了場均4.8分和2.0個籃板的職業生涯新低數據。再加上當時慈世平自身有膝傷困擾於是在2014年2月25日,紐約尼克斯裁掉了慈世平。那個賽季剩餘的時間裡沒有任何一支球隊接納他,於是2014年8月4日,慈世平選擇加盟CBA與四川男籃簽約一年。

其實單憑慈世平在NBA的4.8分數據來到CBA就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四川隊更看重的是他的名氣而已。但加盟四川男籃的慈世平,其實膝傷並未完全康復未能發揮出其在NBA的打球風格。在為四川男籃出戰的15場比賽裡,慈世平僅首發了6場,場均19.0分6.0個籃板。如果以一名CBA外援標準衡量這數據的話,很遺憾是不及格的。因為CBA需要的是“大殺器”外援得分至少是全隊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最低及格線也是場均25+。由於慈世平在NBA晚期是靠他的防守而聞名的,至於得分能力已經和巔峰時期相差甚遠了。後來慈世平受到嚴重的膝傷困擾,一休就休息3-5周,四川男籃高層也沒有耐心了選擇了慈世平替代者。

在CBA僅有的15場比賽裡,慈世平就有5次引發雙方球員的衝突。“奧本山宮”的主角著實讓俱樂部頭疼,只好借傷病為由送走了這名NBA球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