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種植黃精經濟效益不錯,那麼,怎樣種植才能獲得高產呢?

一樹繁華


黃精旳種植父親曾在九十年代就開始,先是與亳州藥材商人合夥收購野生黃精,後來在收購中盤下許多篩選較小不好製作九制黃精(九蒸九曬)的小根莖,提回到自己的15畝杉樹造林山下栽種。三年後大獲豐收,那幾年原本造林的幼林中是沒有收益的,靠的是國家撫育補貼,而父親卻在那人人未想到中,自創了林下種植中草藥,每畝收益幾千元,延續幾年,被縣裡聘為林下藥材種植技術推廣員,因為他的黃精林下種植產量和質量都比那些專業大田種植好許多,經濟效益也是連續的幾年,所以連專業藥材栽種者和技術員都來學習。



後來我問了父親絕技在那裡?

他對我實話說

1,山上畝數表面積比平地大,因為斜坡豎著生黃精棵數比水平表的要多許多。

2,山上均有坡度其土壤的排水和保水能力比人類開發的平地有自然保障,不必人工開出排水道而減少種植數量。

3,山上土壤表面自然熟化多年,常年山上落葉落於土壤表面形成肥沃層,而深根植物暫時沒有吸收,給予了表面淺根矮小植物的機會。

4,黃精原本就生長於林蔭下,山溪旁許多條件非常適合於自然黃精生長,如果人類沒有訓化育出適合於平地,人類加大施用化肥,缺少有機腐殖質土層的黃精品種,應用山上根莖和種子在大田中栽種,質量色質和透明度肯定跟不上,產量或許在化肥作用下達到高產,但藥材的質量級別可能檢測上下降。


所以,藥材種植還是隨原生地比較好。

黃精種植經濟效益和高產主要是選地問題十分重要,並不是哪塊地都能種出高產質量高的,不然高產,質量上不去,價格往下降幾檔,那又有什麼用呢?藥材價格檔次是差別很大的,就象近些年黃精價格乾貨50一70元/公斤,相差在2O元,產量並不決定於經濟放益,以後在藥材上價格的檔次上還會進一步拉大。

什麼地方種植黃精產量高,質量好呢?

宜選用附近有原生自然生長黃精的陰溼林下,山地林緣或山溪兩旁斜坡地面。這些地方土質疏鬆,多年積攢著林中落葉形成腐殖層,非常之肥沃。選好地塊後,可先翻一遍,將山上落葉掃於土壤中,或別處嫩草等割些來,翻入土中作基肥,並不需要家中擔運什麼有機肥來了。


黃精的繁殖可種子繁殖,也可根莖繁殖,兩者產量上無多大區別,主要是採收時間上種子繁殖要3一4年採挖,根莖繁殖的2一3年採挖。

種子繁殖的選用2年生健壯植株,8月後漿果變黑成熟時採集,可隨採隨播,這個出苗率約80%左右。也可溼河沙藏到第二年春季3月份,篩出種子進行條播,這樣的出苗率可達90%以上,苗高10釐米後可間苗,在苗間隔中鋪上雜草腐爛下作肥料,只要不超過5釐米基本上不可能發酵燒苗。林下種植沒有多少雜草生成,主要是有空就各地帶來雜草,樹葉作有機肥料和防止地下害蟲咬食根莖,也沒什麼病害,只有個別葉斑病,可在發病初期用退菌特連噴幾次多可根除。

根莖繁殖的選用1年生根狀莖,截成幾段,斷口醮上草木灰,在春季3月,秋季9月均可栽種。秋栽的覆土後一定要覆蓋一層雜草利於保暖越冬,春栽的可不需要。管理同種子繁殖。

栽種後採挖,林下高產栽種不同於大田一次性挖完,可條挖,分年一條寬輻橫向採挖,留另一部分第二年採收,這樣留種的一部分可自然播種,或小根莖留於原地第二年採挖。既可保證斜坡水土流失,又可省去連續性播種。黃精病蟲害少,在山上是可連作的。採收期在晚秋至早春萌發前為宜,挖出抖去泥土,洗淨,去鬚根。有的收購商收購鮮貨,有的收購乾貨。乾貨製作,去鬚根後,放蒸籠中蒸上透心,取出邊曬邊揉,曬到全乾則可成商品。一般林下種植可達畝產乾貨500公斤。


種養倩


黃精中藥材的5種種植模式都可以獲得高產

1、常規種植。

田、地、坡等進行規模化、標準化種植。

2、農作物套種。

高杆作物間套種,增加農田收益率。

3、林下套種。

在果園、樹林下套種,增加土地收益率。

4、中藥材+觀光旅遊。

大規模種植,可實現旅遊觀光,帶動周邊經濟循環發展。

5、中藥材+庭院美化。

養老院、農家樂、農場等種植,美化庭院,與同行業形成差異化競爭

總之最主要的還是日常的管理好,該施肥施肥,該澆水澆水;


蘭茂藥材網


黃精又名:筆管菜、雞爪參,具有補脾,潤肺生津的作用。是一味傳統中藥。2018年,普通黃精可以賣到20元一斤;而精品黃精的價格在40元以上。由此可見,種植黃精的經濟效益還是不錯的。


那麼,怎樣種植黃精才高產、才能夠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呢?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黃精的高產栽培技術。

一、繁殖方法

黃精可用根莖或種子繁殖。根莖繁殖可在10月上旬或3月下旬進行,挖出黃精根莖,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根莖,切成有2~3節的小段,按行距、株距、溝深分別為20~27釐米、10~17釐米、7釐米平放入溝內,覆土5~7釐米,3天后澆水,秋末栽培者可在土凍前覆蓋稻草或圈肥,以利保溫。

種子繁殖可在8月採收種子,採收後立即用砂土混勻,埋入背陰處土中,保持土壤溼潤,次年3月下旬挖出,篩淨泥土,按行距13~15釐米條播,覆土壓實,澆水,蓋一層稻草或麥秸保溫,出苗前除去覆蓋物,苗高10釐米時適當間苗,次年進行移栽。


二、栽培方法

黃精喜廕庇環境,可與玉米等高稈作物套作,否則應適當採取遮陽措施。前期要經常中耕除草,防止草荒,中耕時注意培土,防止倒伏,後期只拔草不鋤草,即使中耕也應注意不要傷及根莖;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略溼潤,尤其是夏季高溫季節,更應注意澆水,一般在生長期半月澆水1次,冬季適當少澆;種植前結合整地,每公頃施入15000公斤廄肥做基肥,每年春季每公頃追施圈肥15 000~22500公斤。

三、病蟲害防治

黃精常見的病害為黑斑病。為害葉片。主要症狀是葉面出現黃褐色斑點,病斑交界處可見紫紅色邊緣,嚴重時整個葉片枯黃。發現病株立即除去,並用1:1:100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10倍液噴霧,每週噴1次,連續噴2-3次。

以上就是黃精的高產種植方法。


綜上所述,種植黃精經濟效益比較好,是農民朋友致富的一條新途徑。只要採用以上老胡介紹的種植方法進行種植,每公頃土地可以收穫黃精3800公斤以上。產量還是比較可觀的。你可以在種植黃精時作為參考。


老胡說三農


黃精,別名又叫老虎姜、雞頭參、黃雞菜、節節高,百合科黃精屬植物。黃精以根莖入藥,具有補脾潤肺,益氣養陰的功能。黃精為多年生草本,喜歡生長在陰溼寒冷的地方。在乾燥地區生長不良,在溼潤廕庇的地方生長不好。土壤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和保溼性能較好的壤土為好。

黃精以採用根莖繁殖為主,亦可種子繁殖。


一,根莖繁殖:選1~2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在收穫時挖取根莖,選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數段,每段需具2~3節。待切口稍晾乾收漿後立即栽培。春栽於3月下旬,秋栽於9~10月上旬進行。移栽時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5~30釐米開橫溝,溝深7~9釐米,將種根芽眼向上,每隔10~15釐米平放入一段,覆蓋草木灰和腐質土混合物5~7釐米,再回蓋細土4~5釐米。栽後3~5天澆一次水,以利成活。秋後於土壤封凍前苗床上要覆蓋一層腐熟農家肥讓它安全越冬。

二,種子繁殖:選擇生長健壯的、無病蟲害,兩年生植,發育良好、籽粒飽滿,當8月漿果成熟時採集,立即進行溼砂層積處理。在背風向陽處挖一深和寬各33釐米的坑,將一份種與三份細沙充分拌勻,中央插一秸稈透氣,頂上用細沙覆蓋,經常檢查,保持一定溼度,在第二年春季3月初進行條播,按行距12~15釐米,將催芽籽均勻的插入溝內,覆蓋細土1.5釐米,稍加壓緊後澆水一次,水要澆透。然後蓋上稻草,當氣溫達到15℃時,約15~20天就會出苗,出苗後揭去蓋草,進行中耕除草施肥,苗高7~10釐米時進行間苗,去弱留強,最後按株距6~7釐米定苗,培育一年後就可以移栽了。


1,選地整地:宜選陰溼的林下過山林邊地或有廕庇條件的平地栽培。以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輕砂壤土為好。選地後先深翻一次,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公斤,翻入土中作為基肥,然後耙平耙細作寬1.2米、高15~17釐米苗床,苗床與苗床之間開溝寬40釐米,四周理好排水溝。

2,移栽時可春栽和秋栽,以春季3月下旬前後移栽最好。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5釐米,株距20釐米挖定植穴,穴深10釐米左右,然後每穴定植一苗,蓋土後壓緊澆足定根水,栽後3~5天澆水一次以保證成活率。

田間管理

1,中耕:黃精苗生長前期要經常中耕除草,每年4、6、9、11月各進行一次,宜淺鋤,避免傷根。

2,追肥:每年結合中耕除草進行施肥,前三次中耕後每畝施入人畜糞水1500~2000公斤。第四次冬肥要重施,每畝用腐熟農家肥1500公斤,與過磷酸鈣50公斤,餅肥50公斤混合拌勻後,於行間開溝施入,施後覆土蓋肥,順行培土。

3,排灌水:黃精喜溼潤怕乾旱,田間經常保持溼潤,遇乾旱天氣要及時澆水。雨季要注意清溝排水,以防積水爛根。如果光照時間長要搭棚架進行遮陰。



病蟲害及防治

1,葉斑病:4~5月開始發病,受害葉片先從葉尖出現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葉邊呈中褐色,中間淡白色的病斑,從病斑開始向下蔓延,葉片足漸枯焦而死,梅雨季節發病尤其嚴重。

防治方法:收穫後清園一次,將枯枝病殘體集中進行深埋或者燒燬,徹底消滅越冬病源;發病前和發病初期噴1:1:100波爾多液,或50%百菌清1000倍液,每一個禮拜噴一次,連續噴3~4次。

2,蠐蟲䗉:咬食根莖。用高效氯氰菊酯或者敵百蟲進行噴殺即可。

黃精作為中藥材,最近幾年市場需求量大,經濟效益好,是農村增加收入的重要一面,如果要想獲得高產,必須要掌握一定的栽培和管理技術,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鄂硒農技


農村這種植物看起來像野百合,實為黃精,但此黃精非彼黃荊,在刺楸這邊被稱作老虎姜。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在農村野外看到黃精這種植物後,好些人會有眼熟的感覺,發出「這不就是百合花嗎」的感嘆,其實這是黃精。與馬鞭草科的灌木黃荊不同,黃精為百合科黃精屬植物,在性狀上與野外的野生百合更為相像,所以欲種黃精,必分清它和野百合的區別。

一、分清楚黃精

1、野百合。野百合有圓球狀鱗莖,像洋蔥那樣可以剝開,其澱粉含量高;莖稈很高,一般在野外可看到一米多高的野百合;葉片有披針形和條形的,葉片從莖稈的蔸部到巔頂部逐漸變小,邊緣與齒紋。花朵為喇叭形,有乳白色和黃顏色的,黃顏色的花朵點像黃花菜的;有矩圓形的蒴果。



2、黃精。而黃莖地下的莖為直徑為一兩釐米的圓柱狀根狀莖,多數一頭大而另一頭小,製成的中藥材叫雞頭黃精;莖稈一般不超過一米,莖稈上的葉輪生,這與野百合葉散生有很大不同,每四到六片地葉片組成一輪;二到四朵黃白色的花朵形成一個花序;果實為直徑一釐米左右的漿果。

二、不建議大量種植黃精

黃精別名有老虎姜、筆管菜、黃雞菜、雞爪參等,可做藥也可弄來吃,但價格不太穩定,即便是野生的也要看市場行情,刺楸不建議多種。

能賣錢時就是藥材,而賣不出去時就是燒的柴火,沒人上門收購,也並非出土即賣。

黃精又不是一年生的,看到價格高而大量種植,到採收時說不定就會降到沒人願意種了。要種黃精的話,可以少量種點,就像刺楸這樣(如下圖)把它當成種花即可。




以上就是刺楸對種黃精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前沿:當前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天然無汙染的保健品尤其是野菜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黃精已經開始大規模人工種植,那麼如何才能實現高產呢?

黃精主要生長在海拔1600_3800米的山坡灌木叢中。現以大量人工種植,但產量始終不高,要想高產其主要還是黃精的栽培技術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如何提高黃精產量

第一:如何翻地

我們在播種前半個月左右開始深翻種植黃精的地塊,大約深度保持在30- 32cm,並將大塊的泥土打碎,在日照下曬個1-2天,並對土壤進行消毒殺菌以防後期生長病菌蔓延和蟲害的發生

第二: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播種

一般在 10月_11月,山坡上面的野生黃精逐漸枯倒前,我們根狀的根莖挖出來,用溼潤的沙蓋住作為種黃精。到了第二年2月中下旬將種黃精剪短成4-6cm長的小塊,兩邊的傷口用草木灰塗抹均勻,防治病菌感染爛根,確保每塊上面都有1-2個可以萌生的芽。開始種溝,溝深25cm左右,行距30cm左右,株距18cm左右,播種完了之後蓋土大概在12cm左右。

第三:種植管理選擇合適的肥料,保證正常生長

一般我們在種植前都選擇農家肥進行打底,作為底肥種植時加適量的尿素和硫酸鉀,注意及時澆水及間隔時間,保證出苗健壯,過程中注意除草,培土,待苗長至10-15cm時,每㎡追施0.06kg_0.08kg的氮磷鉀複合肥,同時注意澆水及間隔時間

第四:注意日常的病蟲害防治

黃精病蟲害主要有枯萎病和黑斑病,我們在防止此類病蟲害可以採用78%的科博可溼性粉劑300倍液,或者採用78%的達科寧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2-3次即可,如果發現嚴重的植株注意可以採用灌溉的方式進行,常見的蟲害有地老虎也要注意防治,一般採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灑。

第五:就是及時採收,防治蟲害帶來損失

綜合以上內容,基本就是黃精高產的栽培技術要領了


逗兜農人


黃精是一種藥用價值較高的藥材。比較適合廣大農民朋友們種植,其生長環境要求不是很高,後期管理也不是很麻煩,價格也還不錯。所以對想種植中草藥的朋友們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如何種植才能高產呢?下面來詳細的說說。

一選擇土地。因為黃精怕陽光的直射,喜歡陰涼溼潤的地方,所以選擇土地時要儘量選擇不向陽的地方,或者綠化樹林下套種,此方法使用較多,充分的利用了土地空間,使得收益最大化。接下來每畝撒施草木灰,發酵後的秸稈,有機肥類三五百斤後即可進行土地翻土,使有機肥與土壤充分結合。

二栽種。將買回來的根狀莖塊截成數段,保證每段有三四節就好。截斷後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傷口以免造成感染。然後按行距25釐米,株距15釐米,深5釐米進行栽種蓋土稍微壓實。如果土壤溼潤則不用澆水,反之就要澆透水。後期看天氣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澆水,保證土壤溼潤可以使黃精更快的來芽生根。

三幼年期要及時除草,以免造成肥料被雜草吸收瘋長而導致黃精生長緩慢。當苗長至15釐米左右時可以進行葉面噴施肥料,使其加速生長,促進根系發育。

四施肥。每年春秋各各施發酵腐熟的菜籽餅花生餅類各50斤,複合肥10斤每畝。為什麼要施用菜籽餅類呢?因為它可以有效的疏鬆土壤,讓根莖生長的更好。為什麼要發酵腐熟呢?因為這樣施用後不會造成燒燬根系,也不會造成蟲害。

五主要病蟲害。黑斑病危害葉片,如不及時處理完成全株葉片枯黃,從而導致根莖生長緩慢。處理方法用1:100倍波爾多液噴施全株,一一星期噴施一次。蟲害以蠐螬和地老虎為甚,都會咬斷苗根,而地老虎更為嚴重,地老虎會吃食根莖,防治方法為敵百蟲1000倍液澆灌,用黑光燈誘殺成蟲。

如此管理黃精三年後就可採挖。產量有顯著的提高。


塵埃落定58154232


首先黃精在我們那裡又被稱為雞爪參,由於名字裡帶有參字,可想而知它是一種極具藥用價值的珍貴食材。2019年黃精在我國市場上的銷售價格大概在45—55元/公斤,如果每畝地按照1000公斤的幹黃精來計算,那麼每畝地的收益大概在45000元—55000元之間。


確實,目前黃精的大面積種植在我國市場上的經濟效益非常的不錯。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黃精到底都是如何種植的?

一、選土、整地

首先土壤的選擇,我們儘可能的選擇土層較深的沙質土壤,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黃精的產品質量而且有利於黃精根莖的膨大生長。其次整地的過程中土壤需要深翻,這樣可以使土層更加的鬆軟,空氣與土壤的充分融合有利於黃精營養物質的吸收與累積。

可能種過黃精的朋友都知道,黃精它天生具有蔽廕生長的習性,所以對於土壤的選擇還應具有人工遮陰或天然庇廕的條件,比如說大棚種植或玉米地油菜地套作都是可以的。由於黃精的生長是沙質土壤,所以在整地的同時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排水與灌水系統。要不然後期如果遇到連續的乾旱或陰雨天氣的時候,黃精沙地不能及時的灌水或排水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黃精的正常生長。


二、基肥、移栽

由於黃精沙質土壤的保肥效果差,所以黃精在移栽前需要施用適量的基肥,大多時候黃精基肥的選擇都是有機肥,有些時候有機肥再混入少量的土肥可能效果會更好。

春季黃精的移栽一般是三月份的上旬,秋季黃精的移栽一般是十月份下旬。每個坑不需要多一株黃精苗即可,移栽的過程中我們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黃精苗的移栽密度不可過大。如果移栽密度過大的話,可能會影響黃精苗正常的生長髮育,導致黃精苗的品質嚴重下降與此同時畝產也會有大大的折扣。


三、定期的施肥灌溉

由於沙質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差,所以黃精的種植定期的施肥灌水尤為關鍵。但是在此過程中大家切不可盲目的施肥灌水,首先過多的肥料可能會導致黃精苗出現一系列非常可怕的病發症,其中最常見的比如說“燒苗”等等。其次過多的水份不利於黃精根莖在生長過程中的有氧呼吸,嚴重時無氧呼吸可能會導致黃精根莖的腐爛枯萎直接導致植株的死亡


職業農民的故事


黃精又名:筆管菜、雞爪參,具有補脾,潤肺生津的作用。是一味傳統中藥。2018年,普通黃精可以賣到20元一斤;而精品黃精的價格在40元以上。由此可見,種植黃精的經濟效益還是不錯的。那麼,怎樣種植黃精才高產、才能夠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呢?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黃精的高產栽培技術。
一、繁殖方法
黃精可用根莖或種子繁殖。根莖繁殖可在10月上旬或3月下旬進行,挖出黃精根莖,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根莖,切成有2~3節的小段,按行距、株距、溝深分別為20~27釐米、10~17釐米、7釐米平放入溝內,覆土5~7釐米,3天后澆水,秋末栽培者可在土凍前覆蓋稻草或圈肥,以利保溫。

種子繁殖可在8月採收種子,採收後立即用砂土混勻,埋入背陰處土中,保持土壤溼潤,次年3月下旬挖出,篩淨泥土,按行距13~15釐米條播,覆土壓實,澆水,蓋一層稻草或麥秸保溫,出苗前除去覆蓋物,苗高10釐米時適當間苗,次年進行移栽。二、栽培方法
黃精喜廕庇環境,可與玉米等高稈作物套作,否則應適當採取遮陽措施。前期要經常中耕除草,防止草荒,中耕時注意培土,防止倒伏,後期只拔草不鋤草,即使中耕也應注意不要傷及根莖;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略溼潤,尤其是夏季高溫季節,更應注意澆水,一般在生長期半月澆水1次,冬季適當少澆;種植前結合整地,每公頃施入15000公斤廄肥做基肥,每年春季每公頃追施圈肥15 000~22500公斤。

三、病蟲害防治
黃精常見的病害為黑斑病。為害葉片。主要症狀是葉面出現黃褐色斑點,病斑交界處可見紫紅色邊緣,嚴重時整個葉片枯黃。發現病株立即除去,並用1:1:100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10倍液噴霧,每週噴1次,連續噴2-3次。
以上就是黃精的高產種植方法。綜上所述,種植黃精經濟效益比較好,是農民朋友致富的一條新途徑。只要採用以上老胡介紹的種植方法進行種植,每公頃土地可以收穫黃精3800公斤以上。產量還是比較可觀的。你可以在種植黃精時作為參考。


龍媽廚房


每一節有一個隱芽,但老根發芽很慢,最好秋後種頂芽小不容易斷,芽斷後來年才再發一芽,本人認為只要治好地下蟲別的問題不大很好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