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前面幾篇文章一直在強調真假天珠的區別,讓大家明白老天珠的珍貴之處,但是對於失傳的鑲蝕工藝沒有詳細的講解,導致很多朋友還是一知半解,不明白天珠在新老上有什麼區別,故此詳細講解一下天珠製作工藝。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鑲蝕紅玉髓

西藏老天珠在唐朝就已經不再產出製作工藝失傳,那些自稱明清時期的天珠或者料器天珠都是後來仿造的仿品,天珠這個詞最早是臺灣的稱呼,至少1980年沒人這麼叫也從來不存在第一二代天珠,真正的天珠年份都是千年,因為藏民時代傳承才得以少量流傳,不存在天然。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切割天珠,便於觀察工藝

天珠工藝主要分:型一、型二、型三這三種,這三種工藝大體相同,只是在某些步驟上存在差異,並且現在的技術只能模擬推測大概不能複製。型二是最完善使用最多的工藝,也是市面上西藏至純天珠使用的工藝。其他兩種以後歸納講解。

型二工藝復原描述:成形、白化、畫花、黑化、焙燒、拋光、打孔。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1、成形。將纏絲瑪瑙加工成珠子成品的形制。

很多自稱天然,就是隻對原料進行了打磨拋光,沒有工藝加工過程但是進行炒作就能賣出高價。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2、白化。將珠子浸入染劑進行“白化”此工序珠子整體白化,有時天然纏絲和伴生水晶不會染色可以明顯看出。

義烏的假天珠使用化工染料浸泡,強酸強鹼對人體存在一定程度損害。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3、畫花。使用的抗染技術,即用抗染劑在已經白化的珠體上畫出圖案,抗染劑覆蓋的部分是成品的白色部分。

假天珠很少採用抗染劑畫花,一般人工用染劑直接畫在上面沒有黑化過程。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4、黑化/糖化。珠子上的抗染劑風乾後,將珠子浸入鹼性溶液(染色劑),進行二次染色,這一過程使珠子表明呈現黑色或者棕色,與抗染劑覆蓋部分形成黑白圖案對比。

5、焙燒。將黑化後的珠子風乾 ,進行加熱焙燒待炭火冷卻後將珠子取出。

這一步假天珠會用微波爐或者機器做舊,碰撞出風化紋或者盤出包漿。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6、打磨拋光。這一步驟和現在的拋光類似,只是拋光介質不清楚,拋光後呈現蠟質光澤。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7、打孔。採用對打孔技術,兩面孔道會有略微錯位,一般最後一步進行打孔,但也有例外,

因為人工打孔孔道磨損,呈現內銷外大的孔道特徵。

假天珠用機器打孔精度準確孔道通透,大小一致很少有磨損。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型二工藝看似不復雜現在也可以複製,但失傳的主要原因是古時使用的染劑和抗染劑,這是現在技術做不到的,就像青銅器一樣現在無法複製。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現在的整天白化技術只能全部或者表層浸染,而老天珠是侵染淺淺的一層,既不深入也不在表面,十分神奇,古時使用的抗染劑和鹼性溶液從4600年前的蝕花工藝到現在,一直有工匠在使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工匠配方也不同,製作效果也存在差異,這也造成天珠顏色出現差異。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不可思議!3分鐘瞭解天珠失傳的工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