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我國鐵路煤炭運輸體系趨善2020年全國實現運量28.1億噸

煤炭生產和消費的逆向分佈,促使我國形成了“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物流格局。目前,“北煤南運”新通道浩吉鐵路已全線通車運營,自此我國鐵路版圖上新增一條縱貫南北的能源運輸大通道。在擴大煤炭“公轉鐵”運量、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大背景下,鐵路在煤炭供需銜接中的作用將與日俱增。

我國煤炭資源主要分佈在山西、陝西及內蒙古西部等地,而用煤大戶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地區。為解決煤炭跨地域的供需矛盾,國家先後開通了大秦鐵路、神黃鐵路等運煤專線。長期以來,鐵路在煤炭運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煤炭主產區的外運通道來看,晉陝蒙煤炭外運鐵路通道由橫向北通路(大秦、朔黃、蒙冀、豐沙大、集通、京原)、中通路(晉中南、石太、邯長、和邢)、南通路(侯月、隴海、寧西)以及縱向通路(焦柳、京九、京廣、包西、蒙華)構成。上述地區主要以鐵路直達的方式供應京津冀、東北地區,以下水煤方式供應華東、華南等地,海進江方式供應長江沿線省市。其中,大秦、朔黃、蒙冀、瓦日為我國西煤東運四大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公轉鐵”政策提高了鐵路發運需求。2018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為主戰場,以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為主攻方向,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鐵路累計煤炭運輸量完成23.81億噸,同比增長10.3%。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發佈的《2018~2020年貨運增量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國鐵路煤炭運量要達到28.1億噸,較2017年增運6.5億噸,鐵路運輸煤炭要佔全國煤炭產量的75%,較2017年產運比提高15%。

“2018年,由於煤電強化長協、藍天保衛戰等政策因素的共同作用,鐵路煤炭運量實現了較大的增長。”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研究員李華在日前召開的“2019中國煤炭市場年會暨全球海運煤炭市場峰會”演講時指出,我國現行的鐵路運輸和區級通道都已經形成。總體來看,“北煤南運、西煤東運”保障能力較為充分,現有的運輸格局不會有較大變化。

同時,李華還強調,我國鐵路通道運力不均衡的結構性問題繼續存在,疆煤外運繼續大量增長的可能性不大。

“我國‘北煤南運’通道運力不足。”易煤研究院總監張飛龍指出,“北煤南運”整體運輸佈局表現為北端大、南端小,集疏運體系配套完善程度遠不及西煤東運、鐵水聯運通道。浩吉鐵路的開通運營,對優化“北煤南運”大通道,保障國家能源運輸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浩吉鐵路最大的集運系統、由陝煤集團建設的靖神鐵路同步開通運營。記者從陝西煤業化工集團瞭解到,集團自建的靖神、馮紅、榆橫二期鐵路將於2019年底前實現全面通車,屆時將與已經運行的紅檸鐵路、榆橫一期形成陝北鐵路物流基礎設施服務網絡,有效緩解煤炭運輸壓力。靖神、馮紅、紅檸、榆橫4條幹支鐵路建成後,鐵路運力至少能達到1億噸以上。

在我國主要煤炭產區中,山西省鐵路通道較為發達。據李華介紹,山西是煤炭調出的重點區域,自山西地區向外調出的煤炭的量,佔到我國煤炭調出總量的75%。日前,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西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貨物運輸結構進一步優化,大宗貨物運輸以鐵路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全省重點煤礦企業全部接入鐵路專用線,煤炭、焦炭鐵路運輸比例達到80%以上,出省煤炭、焦炭基本上全部採用鐵路運輸。

2016年,《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出臺,預計2020年,全國煤炭鐵路運輸總需求約26億~28億噸。考慮鐵路、港口及生產、消費等環節不均衡性,需要鐵路運力30億~33億噸。鐵路煤運增量存在一定難度。對此,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加大投資力度,滿足貨運增量運輸需要。記者瞭解到,今年5月該集團再次投入130億元採購貨車運煤,優先用於唐呼線、瓦日線、侯月線等煤炭重載通道。

針對鐵路運能的提升,日前國務院出臺了明確的提升計劃。《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加快重點幹線鐵路項目建設進度,加快蒙華、京原、黃大等連接西部與華中、華北地區幹線鐵路建設和改造,實施鐵路幹線主要編組站設備設施改造擴能,緩解部分區段貨運能力緊張,提升路網運輸能力。

隨著鐵路運力增長,我國煤炭運輸瓶頸將逐漸淡化。張飛龍分析稱,以煤炭主產區西煤東運、鐵海(江)聯運為主的格局短期內不會出現較大改變,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中部省份,以及川渝地區等“北煤南運”鐵路直達運輸比重將有一定提高。從長期來看,隨著鐵路運能增量計劃落地,鐵路運力緊張局勢將逐步緩解。

此外,為更好發揮鐵路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骨幹作用和綠色低碳優勢,推進鐵路進港口、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解決好鐵路運輸“最後一公里”問題,促進多式聯運,國家發展改革委於近日發佈了《關於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沿海主要港口、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新建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力爭接入比例均達到85%,長江干線主要港口全部實現鐵路進港。

來自:中國電力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