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朱元璋陪葬的女人的死法慘不慘?

別酒流年


“驚堂木一響,有書君開講!”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有書君。今天我們要討論的這個話題可能會給某些讀者們的情緒帶來不適,如果您比較容易激動的話,建議謹慎閱讀。我們的話題是“為明太祖朱元璋陪葬的女人們都有哪些死法,有多慘?”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代草根皇帝,他在位期間體恤民情,多次微服私訪,大力興建水利,解放下人,減免稅收,重抓科舉教育,可以說是一代明君。也難怪晚清時期總有人喊著“反清復明”的口號了。

但是朱元璋也有手段毒辣的一面,有人曾拿他和俄國的沙皇做對比,沙皇被俄國人比作地獄的惡魔,暴政統治,殺人無數。但其實他和朱元璋殺的人數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而朱元璋卻是明君。

因為朱元璋是貧苦出身,當過和尚和乞丐,所以造就他心眼兒小、多疑的性格。

他深知自己的江山來之不易,害怕子孫後代會如劉邦時期一樣,在自己死後被外戚專權,同時他自己又比較迷信,恐懼黃泉路上太孤獨、寂寞,所以刻意效仿前朝皇帝殉葬的作法。

在元朝末期,因為疏於管理,後宮嬪妃們多會與大臣們私通,給皇帝戴綠帽子,並且利用身份收受賄賂,敗壞朝廷名聲。

朱元璋對家族和江山的名聲尤為重視,為了防止元末的狀況重演,他在彌留之際囑咐繼位的朱允炆,自己死後一定要“責殉諸妃”。

“責殉諸妃”其實就是讓未婚未育的嬪妃和宮女們給自己陪葬。

朱允炆領旨後馬上照辦,他將朝廷上下所有符合條件的後宮女子們都列出大名單,然後給予她們的家屬一些補償,另外給他們安排專門的護陵人。

對於給朱元璋陪葬的宮女數量上,史料沒有明確記載,只有毛奇齡寫的《彤史拾遺記》裡提到過一筆,陪葬嬪妃共計46人,宮女大概有10幾人。

這些被選中陪葬的女人們臨死之前奮力掙扎、哀嚎,但都是無濟於事。那麼問題來了,她們都是如何被處死的呢?

一、身體中注入水銀

這是陪葬女們的被傳的一種死法。古時候為了保持屍身不腐,通常有一種手法就是將屍體中注入大量的水銀,可以保持屍體的容顏肉身不變。

為了給女人們減輕痛苦,執行者會把陪葬女們統一安排到後宮一房間內,用迷煙先薰倒,然後在她們的頭、身、嘴裡灌入水銀,水銀是含劇毒的,這一灌基本就沒有生還的可能性了。

二、自縊而死

這種死法是古時候比較常見的。陪葬女們被安排到一個特殊的房間內,在房間的樑上掛著一條七尺白綾(通常都這麼說,其實不一定七尺),下面放一把太師椅,等陪葬女們一個個登上太師椅把頭伸入頭套中,執行者們就會踢翻太師椅,這些女人們就結束了生命。

如果執行過程中有人不配合的話,那執行者就會一邊一個用白綾把掙扎者活活勒死。

三、賜鳩酒

這種死法相比來講比較“人性化”。就是給陪葬女們準備一杯下了劇毒的酒,執行者會按正常刑法步驟進行,將酒端到陪葬女面前,看著她們親口飲下。毒酒發作非常快,陪葬女們幾乎沒有經受什麼痛苦就立刻死去了。

不過如果執法過程中還是有不配合的人,執行者會強行將酒水灌入她們口中毒死。

以上就是在明朝蔓延開來的殘忍殯葬制度,好多無辜嬪妃和宮女因此喪命,從側面也說明了在那個年代,女性的生命和地位是多麼廉薄。

朱元璋死後,締造了永樂盛世的朱棣和仁宣之治的朱高熾、朱瞻基並沒有將人殉制度廢止,而是一直保留了下來。

也就是說,這種制度幾乎貫穿了整個大明王朝的強盛時期。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被永遠徹底廢除。

想那朱元璋一生雄才大略,平定內亂,恢復統一全國,在位期間做了那麼多有益民生之事,本可稱得上是一位聖明君主。

可惜他嗜殺成性,通過處理藍玉、空印等幾大要案,牽連太多無辜死者,又害得許多開國功勳喪命,還恢復了人殉制度,使得歷史大倒退,成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汙點!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關於殉葬,漢之前都是有的,直到漢武帝繼位之後,廢除了殉葬。後來我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帶頭搞起了殉葬,所以在明朝殉葬的還是有很多的,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位,按照規律是需要妃子來殉葬的,那朱允炆用什麼方法來殺死這些妃子的那?

1.據史書記載,朱元璋死後大概有三個殉葬坑,幾十個妃子殉葬,朱允炆先對這些美女的家人給於一些撫卹,給家人們官職,這些被稱為“朝天女戶”。

2.正是因為大明有十三個城門,朱元璋死後,十三城門同時抬棺而出,因為看到的人多了,於是便形成了猜測,有“十三城門抬棺材”的怪事。

3傳聞一共有兩種死法:

一.朱元璋死後,朱允炆下令所有沒有生育能力的妃子殉葬,殉葬的當晚都會安排一個安放了很多凳子的房間,上面掛著一個七尺白綾,供她們自縊,旁邊會安排太監,一旦沒完成就有太監動手。

二.為了保證宮女們時候面容不會猙獰,有人提議在他們身體裡安放水銀。於是便趁他們不注意,休息的時候,給她們吃上安眠藥,愛他們睡著後,給她們身體裡注入水銀,讓她們在夢境中死亡。

直到六代皇帝明英宗,死前下詔,取消了殉葬。






愛歷史的小蝸牛


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可以稱得上是雄才大略,但他身上有兩個最大的汙點被後世議論紛紛,第一是開國後濫殺功臣,第二就是使用活人殉葬。

人殉這種殘忍的事古已有之,尤其是在遙遠的商周時期比較盛行。不過在秦漢兩朝以後,隨著儒家學說的推廣,使用活人殉葬的例子已經比較少了,然而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以後又恢復了這種慘無人道的制度。



史書記載,在朱元璋的兒子秦王朱樉死後,朱元璋便命令的朱樉正妃與次妃雙雙為他殉葬,由此大開明朝的殉葬之風,後人紛紛效仿。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都大量使用自己的妃嬪殉葬,手段殘忍到令人髮指。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病逝。繼位的建文帝朱允炆根據他留下的遺詔,將服侍過朱元璋的46個妃子、15個宮女用來給朱元璋殉葬。(《彤史拾遺記》:“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

在殉葬前,一般會將參加殉葬的妃嬪和宮女們活活縊死,然後再向她們體內注入水銀,如此可以使得屍體減少腐爛。也有人認為,為了減少死前的痛苦,皇帝會命令妃嬪們提前服毒自盡。但妃嬪集體為皇帝殉葬,也是十分悲慘的,可以說是封建專制最醜陋的地方。

此後,這種殘忍的殉葬制度便在明朝蔓延開來,就連締造了永樂盛世的朱棣和締造了仁宣之治的朱高熾、朱瞻基也沒有終止。可以說,殉葬制度貫穿了整個大明王朝的極盛時期。

直到明英宗朱祁鎮在位時期,才深感先代留下的殉葬制度過於殘忍,於是宣佈廢除了這條延續已久的規定。至此,明朝才基本廢除殉葬制度。《明史·英宗後紀》:“(英宗)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


世界人文通史


為朱元璋陪葬的女人的死法有多慘?(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殉葬制度在中國存在至少有六千年的歷史了,這些當權者認為,人死了以後會進入另一個世界,生前使喚的奴僕,死後還要繼續享受他們的服務,所以就殺死這些奴僕或女人,以便於死後繼續使喚他們。殉葬著無力反抗,只能隨著當權者一起進入棺材。

殉葬制度充分顯示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有權力的人死了,拿活人去殉葬,活人為當權者生前為奴,終於盼到他死了,還是擺脫不了被奴役的命運。

殉葬制度究竟是從什麼時間開始的,已經很難考證了,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就發現了殉葬遺骨,商朝已經相當流行了,秦始皇時期達到了最高潮,這位“長生不老迷”統一六國後的很大一部分精力就是研究長生不老藥,結果被徐福騙了三千童男童女,一去不復返了,等不到長生不老藥的秦始皇始終不死心,死後殉葬人數創造了歷史,“孝順”的秦二世命令“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再加上修秦始皇陵的工匠,殉葬著有萬人之多。

秦始皇之後,殉葬制度消停了一會兒,漢朝偶爾為之,時光穿越千年之後,到了明朝,這一慘無人道的制度,被農名起義出身的朱元璋給“復活”了。

朱元璋為什麼恢復殉葬制度呢?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始終是向前進的,為什麼朱元璋要開歷史的倒車,重啟殉葬制度呢?

1、承襲元朝的制度。作為少數民族政權的元朝一直堅持著殉葬制度,成吉思汗死後,“挑選四十名出身於異密和那顏家族的女兒,用珠玉、首飾、美袍打扮,穿上貴重衣服,與良馬一道,被打發去陪伴成吉思汗之靈”,而朱元璋只是“元規明隨”罷了。

2、文化水平低。作為農民起義的領袖,朱元璋沒有受過太多的文明教育,他更在乎名聲,更加註重皇室秩序的正常化,擔心自己死後,這些女人出宮嫁人,或者是成為繼任者的嬪妃,與其這樣,還不如隨著自己而去。

3、擔心政權穩固。朱元璋好不容易奪下了江山,他不希望被別人竊取,武則天沒有為李世民殉葬,結果嫁給了兒子李治,順便還奪取了李氏王朝,這是朱元璋最擔心的。

為朱元璋殉葬的妃子們是怎麼死的?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初十日,朱元璋駕崩,發佈遺詔,皇孫朱允文繼位,葬朱元璋於孝陵。

朱元璋臨終前,發佈了他人生的最後一道命令“責殉諸妃”,就是命令嬪妃為他殉葬,到地下繼續去服侍他。

朱元璋死後,選中孫子朱允文繼承帝位,而不是從其他兒子中找繼承人,這讓朱允文非常感激,雖然那時他才十多歲,但也知道投桃報李,登基後,高標準為朱元璋辦理喪事,下旨“伺寢宮人盡數殉葬”,46人陪葬。

《明史·后妃傳》載:“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明朝小史》卷三亦載,朱元璋死後,“伺寢宮人盡數殉葬”。46名妃嬪、宮女隨朱元璋一同葬入孝陵,其中38人皆為治喪期間勒令從死。

宮中除了張美人的女兒年僅4歲需要撫養免去一死之外,其他為朱元璋侍寢的宮人妃子都被殺死。

這些嬪妃是怎麼死亡的呢?

一種是注入水印。這種方法的好處就是可以保持容顏,具體操作方法是,先把宮女燻暈或者是灌下有安眠成分的藥物,等她們熟睡後,刨開頭部,然後將水印從創口處注入,這樣就可以保證她們長眠不起了。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最常見的縊死。把所有人召集到一間屋子,房梁之上懸掛很多七尺白綾,每條白綾下方一個小床,讓宮女嬪妃登上小床,脖子掛在白綾上,然後撤去小床,當然有不願死的,旁邊的太監就會動手幫忙了。

朱元璋開啟了明朝殉葬的惡例,他的後世爭相模仿,可以說悽慘無比。

朝鮮《李朝世宗實錄》記載永樂皇帝去世,逼迫三十多人殉葬”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書中記載有個朝鮮選獻的韓氏宮人,臨終時對守候在身邊的乳母金黑連呼“娘,吾去!娘,吾去!”話聲未落,便被太監踢開木床,一命嗚呼。

明玄宗的一位嬪妃郭愛,進宮不到一個月就趕上了殉葬,作詩感嘆“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但還是逃不脫殉葬的命運。

明朝初期至中期只有幾個皇帝,但是卻有數百個嬪妃為他們殉葬。


朱元璋白手起家,經歷了無數次戰爭和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所以也造就了他多疑的性格,從斬殺開國大臣到賜死心愛妃子,他給人的往往是一個殘暴的形象。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讀有趣的歷史!


葛大小姐


在古代的喪葬儀式中盛行一種以活人陪葬的陋習,這種陋習出現於原始社會末期,盛行於奴隸制時代。這是一種階級對抗的產物,也是一種殘忍而野蠻的宗教行為。這種制度在秦漢時較為盛行,到了漢朝以後,統治者可能良知發現,認為這一制度有違人道,便逐漸的將其廢除。



但是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所統治的明朝時,這一制度又再一次被恢復。

明太祖朱元璋是草根出生,明朝江山是他靠實力辛辛苦苦所打下的,所以他熱切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夠萬代相傳,他痛恨貪腐,為了鞏固江山,讓他變得殘暴不仁。

在他所看好的第一繼承人朱標死後,他為了讓他的第二繼承人朱允炆能夠順利登基,幫他穩固江山不惜一切代價,殺戮了許多功臣。

因為吸取前人的教訓,他擔心明朝會出現像漢朝一樣外戚專權,而且唐朝的亂倫的風氣也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他要給朱允炆留下一個穩固的江山,所以在他臨死之前便給未來明朝的皇帝朱允炆留下一道遺詔,上面寫了四個字:責殉諸妃!

朱元璋死後,繼承人朱允炆按照遺詔把所有的沒有生育過的妃嬪宮女都列入殉葬名單,這些人被稱作“朝天女”。

朱元璋的這些妃嬪們都是朱元璋非常喜愛的妃子,這些妃子大多都是貌美如花的年紀,有的年齡比較小的才十五六歲,原本可以擁有美好的青春年華,卻因陪伴君王左右而失去大好時光,如今君王死後還要一起陪葬,人生就此被結束。



為朱元璋陪葬的妃嬪死法極其殘忍,讓人難以想象。

皇帝死後,她們都會被關到一個屋子裡,屋子裡有一些的太師椅,每把太師椅上都有七尺白綾,有人便自己用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膽怯不敢自行了斷的宮女妃嬪,早已被嚇的魂飛魄散,但是旁邊的太監們根本不會放過這些毫無抵抗能力的宮女妃嬪,而是將這些宮女妃嬪強行套上套扣的白綾,然後搬走太師椅,就這樣把人活活吊死。


第二種還有一種死法是被毒死,太監們把這些陪葬的宮女妃嬪都集中在一個屋子裡,然後給她們送去放了毒藥的飯菜,有些毒藥可以讓人七竅流血,腹內疼痛難忍,最後毒發身亡。還有更殘忍的做法,就是在這些宮女妃嬪體內灌入水銀。這是為了保證陪葬的宮女妃嬪容顏不變而想出來一種比較的惡毒方法。

還有一個方法被那些執行命令的侍臣和太監採納,他們在這些宮女妃嬪的茶杯中下了一種類似於安眠藥的藥,陪葬的宮女妃嬪們吃了以後就會很快的睡去,等待她們一睡著,便開始向她們體內澆灌水銀,從此她們便長睡不起。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生可謂是嚴懲貪官汙吏,注重民生,可是最後卻恢復了人殉制度,從此讓自己的一生多了一大汙點。

英明與殘酷,光輝與陰影,偉岸與蠻橫,並生隨行。


歷來現實


對這個問題我倒要唱唱反調了。

誰說給老朱陪葬的女人死法慘了?她們的死法並不慘,慘的是給一個糟老頭子陪葬這件事本身。

先說死法的問題。根據史料記載,明朝的宮妃在殉葬時,都是採用上吊自盡的方式。例如,《朝鮮李朝實錄》記載道:

及帝之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綴,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小木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堆頸而死。

總結一下步驟就是:

1、先確定殉葬人選。有些皇妃是可以免於殉葬的。

2、殉葬當天,所有宮妃被聚集在某殿,嗣皇帝先賜宴,大家痛哭流涕告別後,恭送先皇的妃子們昇天。

3、皇妃都是吊死在大堂上。如果不想死的話,負責這件事的宦官就直接把她們勒死。

這個死法怎麼算都是不慘的。

畢竟,皇妃們是先皇的女人。讓她們殉葬,是要繼續到地底下伺候老皇帝。你搞的太慘,實在是不成體統,人家還怎麼侍奉先皇啊?像是有些傳言說,給妃子們的頭皮刮開活生生從頭部灌水銀,這都沒有根據。

因此,殉葬的悲慘之處不在於死法,而在於殉葬這件事本身。

沒有哪個花容月貌的妃嬪,願意給糟老頭子陪葬,對生的渴望以及死的恐懼,才體現出殉葬這件事的野蠻。

總而言之,不要被奇葩的死法謠言,模糊了殉葬這種野蠻政策的重點。


HuiNanHistory


說朱元璋是一個暴君,真的一點都不為過。在朱元璋死後,有40個妃嬪給他殉葬,可以說明朝人殉制度的始作俑者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先後有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都採用了這種慘無人道的殉葬方式。據《萬曆野獲篇》記載“太祖孝陵,凡妃嬪40人。”

這四十個妃嬪難道都是自願死的嗎?當然不是肯定有的妃嬪不想死,所以那些宦官和侍衛們自然是有辦法對付這些不肯殉葬的妃嬪的,既然是皇帝要求這些妃嬪進行殉葬,哪有不陪葬的道理呢?


這些妃嬪有的或許是用一條白綾自盡而死,或許有的是被宦官用毒酒毒死,又或許是被那些侍衛拿繩子活活累死,可能還有其他更加殘忍的方法,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妃子笑》,是講述明朝弘治年間選妃的故事,裡面的女主角歷經千辛萬苦才成功當選為貴妃,並沒有來得及被皇帝寵幸,皇帝已經一命嗚呼了,而這個女主角也即將成為皇帝的殉葬品,這個女主角最後不得已逃跑。



當然這只是一部電影,以前的妃嬪是無法逃脫的,畢竟皇宮守衛森嚴。皇帝都已經下了命令,她們只有等死的份了。


飛芸說史


陪葬與殉葬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制度。

殉葬制度,是使用“活人殉葬”,在我國封建社會由來已久,在我們看來是一種抹滅人性的制度,應該廢除。

陪葬制度,實際上是到了漢唐時期,因為人口減少和地位提高,改殉葬制度為“陪葬制度”,也就是功勳大臣死後陪葬於皇陵,這也成為了一種忠臣獨有的榮耀。

可惜到了明朝,在朱元璋的統治下“殉葬制度”又開始抬頭。

給朱元璋殉葬的妃子到底有多少?

朱元璋在臨死之前重新開啟了殉葬的惡例,但是給朱元璋殉葬的嬪妃數量有多種說法。

其一:“初,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具體數量根本沒說,也許是數量過多駭人聽聞,根本不敢留下記載;

其二:“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這似乎是說朱元璋僅僅有十幾個殉葬的宮女,有一點不切實際;

其三:朱元璋死後,繼位的皇太孫朱允文,遵從朱元璋遺旨,令所有沒有生育的妃子殉葬,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這個數量也很驚人了;

其四: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朱元璋臨死之前下旨命令所有的女人殉葬,但是因為偶然間看見了幾歲大的寶慶公主,動了惻隱之心,放過她的生母張美人一條生路,成為朱元璋後宮裡唯一免於殉葬的妃子,這樣的話殉葬人數就極為驚人了。

而這些給朱元璋殉葬的妃子,主要有兩種死法。

其一:朱元璋死後,所有要殉葬的嬪妃、宮女,都被集中到宮殿裡面一起吃了一頓“斷頭飯”也就是“最後的晚餐”,然後在宮殿裡面賜與白綾自殺。

因為恐懼、害怕,不願意自殺的,當然是被太監強制性的勒死。

其二:傳說中水銀可以在人死後,保持屍體不腐爛,因此這些殉葬的嬪妃和宮女,都被迷昏以後灌入水銀,在睡夢中死去。

古時候還有更殘忍的砍頭的、活埋的、釘死在墓室牆壁上的,更加殘忍。

在清兵入關以後,殉葬制度逐漸的從皇室擴展到了八旗子弟,雖然被康熙下令禁止卻沒有嚴查嚴辦,因此一直在民間流行,流毒甚遠

對此,我只能借用孔夫子的一句話來形容“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皇帝”,想了解“皇帝”真實的一面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用活人殉葬是古代殘忍的喪葬方式,從奴隸時期開始一直到封建時代,秦漢時期開始慢慢減少,到了遼代的時候又開始流行起來。

明朝的時候,朱元璋的第二個兒子朱樉英年早逝,朱元璋要求朱樉的兩位王妃要一同殉葬,於是就此開啟了明朝人殉的“罪惡之門”。

據史書記載,朱元璋死後共有40名嬪妃一起陪葬,其中有38名是在活的時候要求殉葬的。那麼這些殉葬的女人是以什麼方式處死的呢?由於這一過程在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因此就有了各種猜測。

有人認為是用水銀

水銀來自礦石的提取,中國歷史上很早就掌握了水銀的提取技術。水銀有防腐的作用,因此採用水銀將宮女毒殺,可以保證她們的容顏不壞。

具體的方法是用蒙汗藥讓這些宮女沉睡,然後將她們的頭頂鑿開,灌入水銀後再用針線將頭部縫好,這樣水銀就會遍佈全身,保證屍體不會腐爛。

這種方法在小說《鬼吹燈》裡有提到過,是在墓裡出現的一對童男童女,就是用這種方法處死後置於墓中。

水銀灌頂的方法只是猜測,在古墓的挖掘中並沒有發現這種現象,而且古代人死後講究“留全屍”,給皇帝陪葬的宮女要在頭上開個洞,那多難看啊?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參照明成祖朱棣的記載,應該是被吊死的。

根據《朝鮮李朝世宗實錄》記載,朱棣死後共有30多宮女被要求殉葬。殉葬那天,先讓宮女們飽餐一頓,然後帶到大堂上,那裡已經放好了30多張小木床,每張木床上面掛著一條繩子。

當時整個大堂“哭聲震殿”,這些宮女年紀都不大,其中有兩名宮女是朝鮮進獻來的,分別是韓氏和崔氏。這兩人乞求回朝鮮,但被明仁宗朱高熾當場拒絕。隨後這些宮女被要求站在小木床上,把脖子套入繩中,太監抽去下面的小木床,大堂上的哭聲嘎然而止……

以上就是關於朱棣去世後,參加殉葬的宮女們被處死的場景,雖然《朝鮮李朝世宗實錄》內容的真實性有待查證,但明朝採用人殉的事實是毋庸置疑的。

結束語

人殉是極度殘忍和自私的一種喪葬方式,自明朝朱元璋將其恢復後,被明英宗朱祁鎮再次廢除。但到了清朝初期,女真族的滿人還保留著這種野蠻的陋習,直到1673年的時候,康熙皇帝才下旨禁止奴僕隨主人殯葬,人殉徹底從歷史中消失。


水煮汗青


在秦漢之前,殉葬關於王公貴族是很普遍的事情,但是由於殉葬手法極其殘忍,在漢朝之後就逐漸被廢除,到唐宋時代就已根本不見了,像李世民死後就命令有後代的妃子,可以在皇宮中善終,沒有後代的一概出家。但是殉葬到了明朝時代就又開端執行。

朱元璋在他的兒子死後,傷心不已,於是命令將皇子的兩位妃子一同陪葬,這種行動可以說是古代的一種刑罰了。不斷持續了無位皇帝,包括大家所知道的朱棣,他的陪葬宮女也到達了三十多位,直到第六位皇帝才制止了這種殉葬的安排。

那麼殉葬的方式有哪些?不斷是所有人關注的重點,當前理解到的有兩種辦法,第一種是注水銀,另一種便是縊刑。

注水銀這種辦法在民間也多用,殉葬時為了使宮女和妃子的容顏永駐,採用一種非常殘忍的辦法,首先把他們燻暈或者用安眠藥物令她們昏睡,之後便隔開他們的頭部,向體內注入水銀,這樣可以讓他們長睡不起,同時也能到達容顏永駐的結果。

另一種便是縊刑,針對那些膽小的或者不敢死的,在一個房間內放上七尺白綾,並且放上一把太師椅,有專門的人負責踢椅子,這種刑罰大概不會那麼疾苦。

自古無情帝王家,殉葬無疑是飛來的橫禍,沒有人會想死,但是卻身不由己,這些陪葬者可以說是死不瞑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