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爸,我媽呢?”

我爸,身高165cm,體重110斤左右,在男性中屬於瘦小型。

這樣的體格,在那個農村基本靠掙工分的年代非常吃虧,這意味著必然幹不過那些人高馬大的同齡人。

我媽以前提起這事時,總會嘮叨說,那會她們村裡的誰誰誰,聽說她嫁給我爸,總為她感覺不值。

這完全可以理解。畢竟,我媽是她們村的幹活能手,年紀雖小,幹活卻麻利異常,總是完成地又快又好,性格又活潑外向,誰都願意和她搭組幹活。

每次我爸聽我媽講這段往事,也不生氣,總嘿嘿一笑,說:“那他們一個月掙幾十塊錢的時候,我還掙過一天十幾塊呢。”

可能是考慮到體格的原因,我爸年輕時並沒有奔著種田這一條路去,中學畢業後在當地拜師學藝,學會了畫畫和做核雕的手藝,基本上算一文化人。

一天掙十幾塊是真事。那會因為會畫畫,有段時間就去給附近城市新建的廟宇畫裝飾畫,收入在那個年代確實不錯。

所以在我家,基本上所有的活都是我媽幹,無論是田裡的重活還是家裡的家務活。

當然,我爸最重要的是揮筆畫畫,賺錢養家。偶爾也會做飯,水平不錯。但我家的院子幾十年來一直是我爸打掃,那裡種著他心愛的花花草草。

“爸,我媽呢?”


說來也怪,我爸雖然身材瘦小,但我的同學卻一直很怕我爸,只要我爸在家,她們絕對不願去我家玩。

記得大概小學二年級的一天,我算好了我爸不在家,放學後就邀請同學到我家一起做作業。

結果還沒進院子,經過窗戶的時候,有個機敏的同學突然停下腳步,對我說:“你先回家去看看你爸在不在家,我怎麼好像聽到你爸的聲音了?”

我飛快跑回家一看,果然爸爸在家。只好出去如實相告,她們一聽說我爸在家,立馬就改變主意,去了另外一個同學家。

這是我當年一直很疑惑的地方。我爸雖然平時不苟言笑,但也不是很兇的人,畢竟也算是個文化人嘛。

很多年後,等我長大成人,才漸漸明白,可能這就是父親的一種威嚴。就算不說話,只是輕輕皺一下眉頭,你就會覺得大事不好,立馬緊張起來。

也正因為如此,我和我爸的關係,幾十年來一直比較遠。

特別是初中開始住校後,感覺和我媽總有說不完的話,但和我爸基本一直只限於進門叫一聲,出門叫一聲,偶爾交流兩句學習的情況。

上高中時,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平時就每週往家裡打一次電話。

每次打電話的時候,如果是爸爸接的,基本就是這樣的對話:

“爸,我媽呢?”

“你媽在院子裡,你等下,我去叫你媽接電話啊。”

“爸,我媽呢?”


我爸脾氣非常好,幾乎不打罵我,只有一次例外。

那是一個五年級的暑假。為了避免漫長的暑假無所事事,我們這些蘇繡發源地的女孩經常會在家做刺繡,同時也賺點零花錢。

那時有專門發放需要做刺繡的布的人,一般是我們去她家看刺繡圖案的複雜性,然後再結合價格比較性價比,決定要不要拿幾塊回家做。

那次我拿了十塊回家,但是做了一會就不想做了。

爸爸就過來和我講道理。一般情況下我都會聽,那天不知道哪根筋扭住了,就是不願意繼續做,要把那些布退回去。

爸爸明顯生氣了,抬手打了我一巴掌,然後我的鼻血就乎乎地流了下來。

本來我媽對我也挺生氣,但看到我爸把我打的都流鼻血了,就開始心疼起我來,責怪我爸怎麼下手那麼狠。

爸爸也沒說什麼,去擰了塊溼毛巾,一邊幫我擦鼻血,一邊告誡我說,自己選擇的事情,無論如何都必須做完。

我一直很有自知,知道自己天資不夠聰穎,能力也很有限。但自從唸完研究生,效力過的幾個公司,領導對我都很認可,是因為我做事最大的特點,就是盡心盡力,絕不敷衍。

這就是我爸當年一巴掌帶給我的影響。

我深深地明白,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爸,我媽呢?”


儘管平時爸爸對我比較嚴厲,我心裡隱隱有些怕他,但那份父親對子女的愛,始終沒有缺席過。

我初中去的是另外一個鎮上的中學。因為離的比較遠,爸媽捨不得讓我每天騎車一個多小時上下學,就想讓我住校。

但一開始學校沒有安排好宿舍,爸爸就帶著我去找了一位他認識的阿姨-他同學的媽媽- 老太太自己一個人住那個鎮子上,點頭哈腰地請求老太太幫忙讓我在她那住一段時間。

儘管老太太答應地很爽快,我也就住了一天就選擇每天騎車上下學,但爸爸為了我不惜低頭求人的樣子,對我有種隱隱地刺激,我不想以後再讓爸爸為我低頭求人。

1998年,我高考的那幾天,天氣格外炎熱。家庭條件好的同學,早就去外面賓館住了,宿舍8個人,就剩下我和另外一個同學。

高考第一天,當我結束上午的考試,走出考場時,聽到有人喊我的名字,才發現爸爸過來看我了。

我爸騎了近兩個小時摩托車來看我,頂著烈日。

看我出了考場,問了下感覺怎麼樣,然後就說,中午想吃點什麼?你媽讓我問問你,想吃什麼就帶你出去吃。

天氣太熱,我一點胃口都沒有,就說了句什麼都不想吃。爸爸聽了沒說什麼,點了點頭說,那我走了,你放輕鬆,盡力就行了。

後來我才反應過來,那個驕陽似火的夏日,爸爸騎了兩個小時的車趕過來看我一眼,連飯都沒吃,就騎車回去了。

父親的愛,不會像母愛那麼熱烈,如果不刻意去感受,有時甚至覺察不到。但是,它永遠都在,從不缺席。

“爸,我媽呢?”


幾年前,我和一個同學吃飯,席間聊起了某件事,我下意識地問了一句:“那你爸什麼意見呢?”

他滿不在乎地回答說:“問我爸意見幹嘛?現在我家我做主,我說了算。”

我這才突然發現,我們這一代開始年近不惑,家裡一向拍板做主的父親,也開始看我們的臉色了。

我自上大學後就離開家鄉,眨眼20多年了。可能因為不在父母身邊,感覺並沒有我的同學那麼明顯。

但後來爸媽相繼生病,我就成了那個凡事拍板的人。

有時候我會和爸爸彙報具體的安排。爸爸每次都會衝我擺擺手說,這個你安排,需要我做什麼,你到時候告訴我就行。

習慣了小時候父母為自己的一次次拍板,突然到了自己為父母做各種安排的時候,終於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父母老了,我們長大了。

“爸,我媽呢?”


如今,媽媽已經走了,留下爸爸一個人,還好,還有我和妹妹。

儘管爸爸還是像以前那樣不善言辭,也很少和我掏心窩地聊天,但只要爸爸還在,老家就是我一直的念想。

祝爸爸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