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山西為什麼是兵家必爭之地?十大著名關隘

縱觀中國歷史,一般“厄某地之咽喉”的關隘、“兼有政治和經濟雙重目的”的城池以及港口都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況且在中國歷史上,因地理條件而受到影響的軍事與戰爭的例證也是不勝枚舉。

首先,從大處著眼,比如中原王朝為什麼要在邊境上修築長城以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在周邊民族大規模入侵中原時,雙方又為什麼常常會以秦嶺、淮河為界。為什麼山西高原、關中地區、四川盆地、江南一帶、福建區域乃至嶺南地區經常會出現軍閥割據。

其次,從小處看,為什麼雁門關、嘉峪關、娘子關、採石磯、劍閣道等關隘的得失總是關係到整個戰爭格局。

山西為什麼是兵家必爭之地?十大著名關隘

險關一般都是“厄某地之咽喉”,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因此,這樣的險關當然也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咯。如下所示:

山西是個多山的省份,屬於黃土高原,東有太行山脈,西有呂梁山脈,南有中條山脈,北有陰山餘脈和恆山,中部有太嶽山脈。此外,還有五臺山、洪濤山、系舟山等。黃河奔騰縈流於西面和南面。山西境內山嶺起伏跌宕,溝谷縱橫交錯,山間多陷落盆地和河流切穿的溝壑深谷。地理形勢所決定,山西關隘眾多,在歷史上,也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的十大關隘

娘子關

娘子關,原名“葦澤關”,有“天下第九關”之稱。因唐代平陽公主率領的“娘子軍”曾在此駐紮,故得今名。就是在抗日時期,娘子關發揮了很重要的防守作用。

雁門關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古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唐代詩人李賀曾為其賦詩《雁門太守行》。而“楊家將”的故事更是讓雁門關家喻戶曉。抗戰時期,賀龍又在此指揮了著名的“雁門關大捷”。

寧武關

寧武關,為歷史上著名的山西“三關”(偏關、雁門、寧武關)之一。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應偏關,東援雁門”的戰略作用。寧武關是三關中歷代戰爭最頻繁的,為農耕名族抵禦遊牧民族的劫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山西為什麼是兵家必爭之地?十大著名關隘

孟門關

孟門關,有“山西的西大門”之稱,是名副其實的兵家必爭之地,古時有“東有娘子關,西有孟門關”之說。

偏頭關

偏頭關,又名偏關,有“三晉之屏藩”、“晉北之鎖鑰”之稱。偏頭關附近的黃河老牛灣為中華民族兩大象徵長城與黃河的握手處。

殺虎關

殺虎關,又名殺虎口,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和著名的稅卡,更以“走西口”中“西口”的身份而聞名天下。明朝為了抵禦蒙古瓦剌南侵,多次從此口出兵征戰,故而起名“殺胡口”。後來為了緩和民族矛盾,正式改其名為“殺虎關”,今又稱“殺虎口”。

風陵渡

風陵渡,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諸多戰事均發生在此。在金庸先生著名小說《神鵰俠侶》中,風陵渡是主人公楊過與郭襄邂逅的地方。

山西為什麼是兵家必爭之地?十大著名關隘

平型關

平型關,北有恆山如屏高峙。南有五臺山巍然聳立,地勢十分險要,這裡又因發生了舉世聞名的平型關大捷而聞名。

金鎖關

金鎖關,這裡曾為軍事要塞,是古代抵禦北方匈奴東進的門戶。

黃澤關

黃澤關,山勢險峻,路徑曲折,又稱十八盤,為通往河北之要隘,有“山西東大門”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