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二戰日本九四式超輕型坦克,還打算製成飛行坦克,解放軍也曾裝備

二戰及之前的時間裡,日本的坦克工業都是極度落後的,不管在坦克設計思路上,還是製造技術上。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上世紀三十年代興起的超輕型坦克風氣也是原因之一。

日軍九四式坦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大約1930年左右,日軍提出了一種可用於彈藥、物資運輸、通訊聯絡,同時具備一定火力的小型履帶式裝甲車輛。1934年,日本東京煤氣和電器工業公司以英國進口的機槍車為基礎,研製出一款輕裝甲的樣車,隨後被正式命名為九四式輕裝甲車並投產。

二戰日本九四式超輕型坦克,還打算製成飛行坦克,解放軍也曾裝備

英國生產的超輕型機槍車

由此可見九四式超輕型坦克並非為坦克戰而生,它只是一款運輸車、偵察車或者通訊車,也可以拖曳輕型火炮等等,執行一些低烈度的作戰任務。加上它是以成熟的底盤改進而來,因此設計目的算是達到了,在它出現的時代看來,它不是最突出的,但是應該算及格的那一類裝備。

九四式超輕型坦克的尺寸和它的原型差不多,坦克全長3.08米,寬度和高度都是1.62米,這個尺寸簡直和現在的QQ車大小差不多,過小的尺寸帶來的就是狹窄的內部空間,坦克成員只有2人,駕駛員和車長,其中車長還負責操作機槍。

二戰日本九四式超輕型坦克,還打算製成飛行坦克,解放軍也曾裝備

日軍步坦協同作戰

該坦克談不上什麼防護能力,裝甲最厚處大約1釐米,最薄處僅6毫米。這樣的裝甲在防禦普通的步槍彈時尚且夠用,如果是特質的鋼芯穿甲彈,或者是12.7毫米口徑的馬克沁機槍這類武器,那就只有捱打的份了,更不要提專業的反坦克火炮。可惜與之對陣的中國軍人連這類武器都奇缺,許多時候只能依靠士兵犧牲生命,用炸藥包去炸燬。因為裝甲板採用鉚接結構,在受到爆炸衝擊時防禦力很低。

火力上早期型號安裝一挺91式6.5毫米機槍,後來改為威力更大的7.7毫米機槍,少部分安裝了37毫米炮。這樣的火力,作為一款執行低烈度任務的坦克而言還是足夠了,現實情況是日軍經常將它當作進攻型坦克投入戰場,在中國戰場上尚且能夠耀武揚威,二戰與美軍等對戰就完全處於下風。

二戰日本九四式超輕型坦克,還打算製成飛行坦克,解放軍也曾裝備

協助八九式中型坦克的九四式(左)

動力佈置很有特點,23.5千瓦功率的發動機佈置在車體的左前方,右前方就是駕駛員,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車體重3.45噸,單位功率將近7千瓦每噸,因此動力還算不錯,最大行駛速度40千米每小時。

1935年,日軍中有11個師團組建了訓練所,專門訓練裝甲兵操作九四式,次年開始組建師團屬裝甲中隊,每個中隊裝備6~10輛不等的九四式。這些裝甲中隊主要負責為師團進行裝甲偵察任務,是師團前進的急先鋒。1937年日軍再次組建獨立的輕裝甲中隊,這個獨立中隊則是為戰鬥而生,平均每個中隊裝備大約17輛九四式。

二戰日本九四式超輕型坦克,還打算製成飛行坦克,解放軍也曾裝備

準備發起進攻的九四式中隊

此時這些原本計劃用於執行低烈度任務的九四式性質已經變了,開始承擔起戰鬥坦克的任務在一線攻城略地。這些九四式往往配合日軍的八九式或者九七式中型坦克。作戰中,日軍發現這種孱弱的坦克面對更加孱弱的中國軍隊時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加上造價低廉,僅為九四式中型坦克的一半,因此大力生產。

九四式參與了我國華北地區的作戰,那張著名的日軍坦克進南京城的照片,裡面也是九四式。同時它還參與了諾門罕戰役以及東南亞地區的戰鬥。在同有強大裝甲力量的軍隊對抗時,九四式的各種缺點就暴露無遺,美軍更是用重機槍對日軍坦克進行過大規模反坦克作戰,效果堪比機關炮。

二戰日本九四式超輕型坦克,還打算製成飛行坦克,解放軍也曾裝備

進入南京城的九四式

二戰中,日本也萌生了和蘇聯一樣的飛行坦克設想,在環顧了手中的幾款裝備之後,看中了超輕的九四式。飛行的九四式被稱為“特三號戰車”,計劃是直接給坦克設計安裝一對滑翔機機翼,由飛機拖曳飛行,抵達目的地上空投放後自行降落。因為日本缺乏重型滑翔機的設計經驗,加上飛行坦克的思路本身就不可行,因此只停留在圖紙階段。

日本投降後,解放軍東北坦克大隊在綏芬河一帶蒐集到了第一輛九四式,後來通過零件組裝等,總共有7輛九四式超輕型坦克。濟南戰役中解放軍繳獲2輛九四式,後來投入作戰,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二戰日本九四式超輕型坦克,還打算製成飛行坦克,解放軍也曾裝備

M4揹負九四式的殘骸

九四式超輕型坦克的出現,主要還是因為東亞、東南亞地區國家當時都是貧弱之國,連完整的工業體系都沒有,又談什麼裝甲部隊建設呢?因此薄皮大餡的九四式才能夠在戰場上逞能,受到日軍的喜愛,從1934年到1937年,總共生產了823輛,這一數字對於坦克產量嚴重不足的日本來說也算是高產了。

二戰日本九四式超輕型坦克,還打算製成飛行坦克,解放軍也曾裝備

九四式超輕型坦克

有意思的是美軍士兵對這種坦克很感興趣,高大的美國人很好奇日本兵是如何擠進狹窄的九四式的,戰鬥結束後士兵們紛紛跟九四式殘骸合影留念,甚至將它擺在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尾部,以顯得九四式是多麼的迷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