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當地人稱“十二連城”,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張蔡莊鄉寇莊村,民國時由寇莊村人李樹洲所建。是一處三晉獨有、全國罕見的石窯城堡建築群。

李樹洲出身於大戶人家,年輕時自費就讀日本士官學校,跟閻錫山是同學不同屆,先後當過河北國民政府專管鹽稅的官員及綏蒙寧遠縣代縣長。他前後花了近10年時間,蓋起了一座石碹窯洞結構莊園城堡式建築,人稱“十二連城”!在“十二連城”的門頭是當時縣長題寫的“誰院”,大門兩側刻有一幅四字聯:半村半堡,可耕可讀,大概是對當時誰院功能的準確定位。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當時的縣長紀澤蒲題寫的“誰院”二字佔了門額的右半邊,左半邊有百餘字的題記:“民國二十一年春,海寰先生築室於其舊宅之南,囑為題‘誰院’二字以額其門。餘曰:‘此非子之院也耶?’先生曰:唯唯,否否,自我築之為我之院,自我居之為我之院,靖節先生曰:吾亦愛吾廬,然則吾寧不愛我院焉?惟是滄海桑田、桑田滄海,吾焉知今日之我不為非有日之我,吾又安禁其為我居之院,不轉而非我居之院,是以‘誰院’也。噫,吾廬誰院,其意殊,其為達觀也,一而已矣,先生亦高世之歟?不其紀澤蒲。”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東門門額是“靜遠”。門兩邊雕刻著兩句出自《論語》的門聯:“常恥躬之不逮”,“欲寡過而未能”。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因為院中間修了一棟十二間的超大型八海窯,東西南北各為3間,互通互連,內部呈六個穹廬式空間佈局,且窯窯相套,間間相連,故名“十二連城”。在這座靠石砌石碹營造出如此超大空間的石窯內,建有6方石柱,依此6方石柱又拓出了四面均為三間的石窯連體,內部空間共享的渾然一體的奇特石砌石碹建築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整體建築呈“回”字形,整個大院佔地6畝,由近60間相連的石窯構成。各個院落居室功能亦各不相同,還建有地下室和暗道。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建造一個10年為期以石頭為建材的大型石砌石碹窯洞建築群,不僅需要就地取材,採石量驚人,而且全部是錘鏨面,工程量十分浩大,絕非容易之事。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舊窗窗欞,每一扇造型圖案都不同,足見當年的匠心。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富甲朔城一方的李先生為了迴避複雜的政局遷至內蒙古,他的後人也開枝散葉居於各地。院外的高粱紅了又紅,窯頂的葦草在朔風中搖曳,見證了此院的前世今生,繁華衰敗。當年的題文“惟是滄海桑田,不轉而非我居之院,是以‘誰院’也”是對現實最好的寫照,主人豪爽大氣、海納百川的性格,對人生、對財富的態度讓今人佩服不已。誰院,誰願,誰知,把握當下才是正道。

誰院?誰願—朔州石窯大院探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