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中科院新任院士陈子江:系山大副校长 工作不分昼夜,三餐靠苹果打发

  11月22日,2019年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名单公布,山东大学陈子江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在同事、同学和学生的眼里,她不仅治学严谨,还一直保持着忘我的工作状态。工作起来有时候会不分白天黑夜,甚至会忘了回家,也忘了休息。为医治有疑难杂症的临床病人,她的三餐仅靠一个苹果就能打发。

中科院新任院士陈子江:系山大副校长 工作不分昼夜,三餐靠苹果打发

  33岁,她从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

  陈子江,1959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1979年考入山东医学院(山东大学医学院前身)临床医学专业,1984年毕业后攻读妇产科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作为山东医学院首批两名博士研究生之一,师从我国著名的妇产科学家苏应宽教授,从事妇产科和生殖医学的研究。在苏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生殖医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人类宫腔配子移植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诞生我国首例宫腔配子移植婴儿。这一成果不但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也奠定了山东大学在生殖医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一新技术是将母体内取出的成熟卵子与其丈夫经获能处理后的精子,同时植于母体宫腔内,让人的精子和卵子在子宫内完成授精、卵裂、胚胎形成和植入,并最终完成整个妊娠、胎儿发育及足月分娩。

  我国首例宫腔配子移植婴儿的诞生,引起了国内外医学同行的热烈反响。一年之后,年仅33岁的陈子江博士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参加晋升正高技术职称的答辩会时,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她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当年,她成为建校以来年龄最小的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早在200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陈子江就对正在深入研究和将来准备进行开发的,诸如生殖医学、优生优育、遗传病防治、人类生殖基因工程等重大课题充满了希望。她说,“发达国家能完成的科研项目,我们中国人一定能更好的完成。”

  对待专业严谨、拼命、努力

  忘我精神一般人达不到

  “陈子江教授是妇产科主任,我是妇科主任。因此在参加各类会议的时候跟她交流较多,她总是去主动了解我们科里的情况,进行专业相关讨论。”在与陈子江共事的26年里,令山东省立医院妇科主任李长忠印象最深的,还是陈子江在专业方面的严谨、拼命、努力。

  “她对专业的追求精神,一般人是达不到的。”据李长忠介绍,1992年左右,陈子江以“宫腔配子移植”研究为突破口,开始了艰苦的科技攻关。她是在山东省立医院病房的两间小屋里开展的研究,那时候科研经费少、仪器设备短缺、实验条件差,各方面条件都非常简陋。但就是在那种非常艰苦的条件下,陈子江阅读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在“人类宫腔配子移植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诞生我国首例宫腔配子移植婴儿。

  “陈子江教授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基本上是忘了回家,也忘了休息。为了医治有疑难杂症的临床病人,陈子江的三餐基本上靠一个苹果就打发了。”李长忠告诉记者,陈子江身兼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部长、省立医院副院长、生殖医学中心主任等多个职务,除了日常的管理工作,还要承担科研任务,“即使在这么忙的情况下,她还是会挤出时间进行‘疑难重症病例及特需会诊’。”

  李长忠说:“陈子江教授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了工作和科研上,基本没有自己的业余时间,更别提休假和出去玩了。她对待工作的热情,和对待专业的执着和探索精神,一般人根本达不到。”

  大学一直名列前茅

  曾任系学生会主席

  山东省立医院的产科主任医师左常婷,是陈子江的大学同学。在左常婷的印象里,她这位老同学头脑特别灵活,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在校期间,陈子江很注重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一直特别好。”左常婷说,除了品学兼优,陈子江还是她们系的学生会主席。“无论是学术还是学校活动,她都能全面发展。”

  现在天津和睦家医院任职的闫雪,曾于2011年获得山东大学妇产科学内分泌专业医学硕士学位,师从陈子江。22日晚,记者辗转联系到了陈子江的这位学生。

  “陈老师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女神,颜值和实力相当,她是我专业上的引路人!今早听说陈老师当选中科院院士之后,我们的同学群都要爆炸了!大家都在群里祝贺老师,我们都觉得陈老师实至名归。”在电话另一头,闫雪抑制不住的激动。

  “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里,陈老师一直是我们的表率。她特别想为大家做些什么,她真的是一个有很大格局的人。”闫雪回忆,当初在学校里遇到困难的时候,陈子江教授就经常鼓励自己学生,“她经常会分享自己的故事,并且在专业上给大家指引方向,这让我们非常受益。”

  在闫雪的印象里,陈子江工作特别忙,“以前在科里的时候,她每天都工作到特别晚。晚上八点多走的时候,她办公室里的灯还是亮着的。老师真的是特别辛苦。”

  记者了解到,陈子江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她的恩师——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苏应宽教授的照片。在11月22日的采访中,李长忠向记者证实了这件事,“无论是山东省立医院,还是自己的实验室,抑或是现在的生殖医院,不管在哪个地方,她的办公室都始终挂着苏应宽教授的照片”。

  李长忠认为,陈子江教授也许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来感恩她的老师,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言行,把老师教给她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来源:齐鲁晚报)

陈子江简介

  陈子江,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副校长,齐鲁医学院院长,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首席专家,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9年当选为生殖医学领域最权威学术组织国际生殖学会联盟(IFFS)的常务执委并兼任秘书长,成为该组织成立50年来第一位华人学术领导人。

  陈子江围绕不孕症等生殖障碍疾病及出生缺陷重大科学问题,在生殖医学理论创新、疾病机制解析和辅助生殖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发现生殖障碍疾病的多个致病基因,系统阐释了其发病机制和早期胚胎发育染色质开放的时空调控规律。完成系列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研究,牵头制定了《不孕症诊断指南》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等10项诊疗规范,推动了我国生殖疾病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和进步。她还带领团队研发了多项基于辅助生殖的优生技术,建立了安全有效的优生技术体系并应用于临床,诞生了我国首例阻断重度遗传性耳聋的PGD健康婴儿等,为降低我国出生缺陷提供了技术保障。她以通讯作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自然》《细胞》等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此外,陈子江教授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线工作30余年,带领和团结同行进行了系列重大技术攻关,解决了多个关键科学问题,推动了行业进步。

  相关链接:

  好事成双!山东大学教授李术才、陈子江分别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