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成就阿里技術的四個瞬間:去IOE、建飛天、中臺、達摩院

在阿里巴巴20週年年會上,馬雲在近3000字的演講中,21次提到“技術”,他提醒所有人:“這次技術革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深刻的變革。技術革命所帶來的影響遠遠超越大家的想象。”他給出一個新的斷言:

“如果過去20年是互聯網公司的20年,那麼未來的30年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30年。”

成就阿里技術的四個瞬間:去IOE、建飛天、中臺、達摩院

這不是“不懂技術”的馬雲第一次大談技術。

2009年,阿里巴巴在創立十年之際成立阿里雲,當時很多巨頭對雲計算的未來不置可否,2010年一次公開活動上,李彥宏表示,雲計算只不過是新瓶裝舊酒,15年來沒有新東西,馬化騰則認為雲計算要像水電一樣用還為時尚早,馬雲當時表示:“雲計算最後是一種分享,是數據的處理、存儲跟分享的機制,我們對雲計算充滿信心、充滿希望。”現在阿里雲已經位居全球前三,亞太第一,參與全球雲計算市場的爭奪。

在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出新零售的同時提出了新技術,他認為數據就是未來的石油,機器吃的不是電,而是數據。

成就阿里技術的四個瞬間:去IOE、建飛天、中臺、達摩院

或許正是因為馬雲“不懂技術”,才對新技術保持一種開放接納的心態,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最害怕的是老酒裝新瓶的東西,你看不清他在玩什麼,突然爆發出來最可怕。一個新的東西出來後,我們會認真思考一下、關注一下,可能會有一些新的問題。”

今天,阿里巴巴已從一家人們印象中的商業公司,成為一家極具技術氣質的科技公司,在阿里20週年年會演講中,馬雲說:“阿里巴巴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家技術公司。”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阿里成為一家技術公司是二十年如一日的技術堅持,數次攻堅克難,終於滴水穿石,阿里巴巴用二十年時間完成了一次技術的長征。

有著清晰的目標和沿著正確的路線努力,比努力本身更重要,在阿里的技術發展歷史上,一共有四次關鍵技術抉擇。

第一次是去IOE,第二次是飛天,第三次是中臺,第四次是達摩院。

去IOE:用業務倒逼技術發展

2005年,淘寶市場份額超過ebay呈現出王者之氣,然而阿里技術體系感受到越來越大的支撐壓力。

在數據庫體系上,淘寶最初用開源的LAMP架構(Linux+Apache+MySQL+PHP),據阿里中間件技術部資深專家沈洵後來回憶,2006年隨著系統壓力越來越大,LAMP已經無法滿足業務的需要,阿里面對新的技術選擇,選型了最成熟的商業數據庫Oracle,逐步形成了 IBM+Oracle+EMC 的架構體系,這是當時大公司包括ebay們的普遍選擇。

“IOE”架構相對封閉,容災成本高、運維成本高、快速擴容難,不適合互聯網企業長期發展。兩年後,阿里工程師就發現IOE架構已無法承載高速發展的業務,他們碰到了商業系統的邊界,環顧四周都找不到可以解決問題的商業系統。

業務不等人,阿里的工程師不得不再次選擇,他們先是在一些非重要業務應用上使用自己研發的系統,再逐步應用到核心業務。到了 2010 年1 月,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啟動去“IOE”計劃,採取“用橫向擴展替代縱向擴展、用開源代替商業軟件”的路線,用PC Server、MySql開源數據庫以及自主研發的系統來替代IOE結構。2013年5月17日,支付寶最後一臺IBM小型機在下線,標誌著阿里“去IOE”完成,這一過程僅僅歷時三年。

成就阿里技術的四個瞬間:去IOE、建飛天、中臺、達摩院

阿里推行去IOE是業務考量,卻有深遠意義,企業高度依賴IOE設備,一方面極大地增加了IT成本;另一方面它會限制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的靈活性以及創新性。

2009年阿里雲正式上線、淘寶商城(天貓前身)打響了雙11第一槍,回頭看這兩件事很大程度決定了阿里今天的業務版圖。

在阿里業務正高速發展時,去IOE就像是在“高速路上換輪子”,對阿里來說是一個艱難的抉擇。阿里電商和金融業務對系統穩定性要求都很高,數據庫出大問題後果不堪設想。在這種情況之下,一些公司可能還是會先“忍一忍”,尋求折中的辦法。但阿里還是果斷做出了第一次關鍵的技術選擇,用業務倒逼技術發展,並把這一思路延續至今。

天貓雙11是一個例子,用馬雲的話說,雙11已是阿里生態的練兵場。隨著交易額的連年攀升,天貓雙11一次次考驗和倒逼阿里技術。2018 年天貓雙11 交易額突破2135 億,不論是淘寶、天貓還是支付寶,都沒出問題,阿里的技術能力與十年前已是雲泥之別。

成就阿里技術的四個瞬間:去IOE、建飛天、中臺、達摩院

很長一段時間,阿里技術都不是“研究院”型,即先儲備大量的技術再找場景,阿里採取用業務倒逼技術發展的思路,只要業務高速發展,技術就會日益精進,反過來再驅動業務增長,形成一個正循環。阿里比誰都明白:不能落地到業務場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沒有任何價值。

建飛天:自主研發而不是用開源

互聯網的基礎計算架構不只是數據庫體系,還有操作系統,跟去IOE平行推進的,是自建系統。

在阿里雲正式推出前,阿里就決定要自主研發大規模分佈式計算操作系統“飛天”,2009年春節後,阿里工程師敲下了飛天系統的第一行代碼。

成就阿里技術的四個瞬間:去IOE、建飛天、中臺、達摩院

飛天不是一款基於開源系統定製的系統,而是從0到1自主研發的國產雲計算系統,阿里大可不必這麼做,因為市面上有開源雲平臺可選。

不過,為了確保對每一行代碼有控制力,可以隨時隨地無間斷升級且實現水平擴展,阿里雲還是選擇了更難的技術路線,自主研發。阿里雲技術研發負責人蔣江偉後來曾對媒體覆盤說:“如果不是自主研發,我們根本無法應對雙11 32.5萬筆/秒的交易創建峰值。”

雲端操作系統是一個宏大的工程,阿里自研充滿坎坷。不論是阿里雲還是飛天,最初都沒有客戶敢用,在公司內部也充滿爭議,甚至有很多人稱“阿里雲之父”王堅是騙子,叫馬雲不要聽他的。不過,馬雲依然堅定支持阿里雲。

成就阿里技術的四個瞬間:去IOE、建飛天、中臺、達摩院

馬雲決定讓阿里金融(螞蟻金服前身)成為阿里雲的第一個客戶,幫助阿里雲試錯與成長,2010年4月阿里金融“牧羊犬”產品在飛天系統上線。

成就阿里技術的四個瞬間:去IOE、建飛天、中臺、達摩院

經歷長達三年的技術攻關、數次推倒重來,飛天和阿里雲終於迎來大成。2013年,阿里雲發佈飛天5K集群,成為全球首家調動服務器集群超過5000臺的雲計算廠商;2017年,飛天已經可以將遍佈全球的百萬級服務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

飛天成為阿里雲的技術基石,正是因為打好了技術的“底子”,阿里雲才可以一騎絕塵。Gartner的報告顯示,阿里雲已經連續兩年穩居亞太市場第一。基於飛天,阿里雲可以給客戶提供全球領先的計算能力,在向數據中心、智能平臺延展時遊刃有餘。

建飛天與去IOE進程幾乎平行,去IOE成就了阿里雲,阿里雲也成為中國企業去IOE的推手。在去IOE的過程中,阿里巴巴採取的是開源和自研兩條腿走路,核心技術自研是阿里的技術選擇。

飛天已成為阿里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品牌,成為很多場雲棲大會的主題。在飛天操作系統外,飛天大數據平臺,也成為中國唯一自主研發的大數據計算引擎,單一引擎可將10萬臺服務器合為一體,是全球集群規模最大的計算平臺。

成就阿里技術的四個瞬間:去IOE、建飛天、中臺、達摩院

大中臺:用技術拓展商業邊界

2015年,馬雲帶領阿里技術團隊參觀了成功打造《部落衝突》、《卡通農場》、《海島奇兵》和《皇室戰爭》等經典款遊戲的 Supercell。Supercell 將遊戲開發過程中公共和通用的遊戲素材和算法整合起來,為小團隊提供工作的工具和框架,從而支持好幾個小團隊能夠在短時間內開發出一款新的遊戲,並鼓勵員工充分試錯,這家創造了年稅前利潤15億美元的公司,只有不到200名員工。

受到這一模式的啟發,半年後,阿里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升級,全面啟動中臺戰略,組建“大中臺,小前臺”的組織機制和業務體制。

中臺戰略被阿里移植到企業管理中,中臺將提煉各個業務條線的共同需求,整合集團的運營數據能力、產品技術能力,打造成組件化產品,以接口的形式提供給前臺各業務部門使用;前臺負責業務創新,“聽得到炮火的人”要靈活敏捷、不斷試錯、聚焦業務,快速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後臺則給中臺和前臺提供生產資料,如數據、計算、標準。

中臺連接前臺和後臺,基於後臺基礎資源包裝、整合和供給資源,助力前臺創新,中臺戰略涵蓋管理機制、組織機制、業務機制和技術機制。在技術層面阿里雲將“雙中臺”作為四張王牌之一,“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讓阿里巴巴經濟體生態中的業務互聯互通,雙中臺給業務前臺提供創新的技術、數據、計算支持,業務端可以對後臺的數據進行深度充分挖掘,基於數據智能創新業務。

成就阿里技術的四個瞬間:去IOE、建飛天、中臺、達摩院

阿里的中臺不只是讓阿里生態業務可以不斷創新和實現數據智能,還基於阿里雲開放實現了技術普惠,波司登等企業均通過阿里雲中臺實現了數據智能,波士登庫存中心智能補貨系統有效減少缺貨損失21%,售罄率同比增長10%。

擁抱“中臺戰略”,是阿里技術的一次關鍵抉擇。“雲”讓計算變得彈性和更加經濟,但阿里已不滿足於只是提供基礎計算能力,而是要讓技術驅動創新和實現數據智能,正如在啟動中臺戰略時張勇所說的那樣:符合DT(數據技術)時代的更創新靈活的機制。“中臺”讓技術可以成為創新的驅動,讓前端業務創新沒有後顧之憂,讓數據智能成為現實。

阿里啟動中臺戰略三年後,2018年開始,騰訊、百度、滴滴、京東、美團等大小巨頭調整組織架構都提出了建設“中臺”的目標。巨頭們的選擇,再一次證明了阿里技術抉擇的前瞻性。

達摩院:探索基礎和顛覆性技術

2017年,三年投資千億,成立達摩院是阿里技術路線的一次關鍵轉變。

在達摩院前,阿里一直都是用業務倒逼技術,“去IOE”是適應快速增長的業務,“建飛天”是阿里雲的戰略抉擇,“大中臺”則是倒逼DT時代業務創新的需要。一直以來,阿里都不是像一些“研究院”型公司先投入巨資研發技術再找場景。

2017年阿里再次作出新的抉擇,先是啟動“NASA計劃”,接著再與浙大共建“之江實驗室”研究基礎技術,醞釀一段時間後,在2017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CTO張建鋒(行癲)宣佈了阿里的達摩院,也是馬雲當年在雲棲大會演講的主題。

成就阿里技術的四個瞬間:去IOE、建飛天、中臺、達摩院

達摩院旨在招攬全球頂尖科研人才進行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網絡安全、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等底層信息技術研發,其在全球不同地區設立實驗室或聯合實驗室,啟動多個前沿創新計劃,計劃在三年內投入啟動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馬雲當時希望達摩院必須要面向未來,解決人類未來的問題;要服務全世界至少20億人口、解決1億的就業機會、創造1000萬個盈利企業,立足高遠。

這表明阿里開始從技術應用轉向做基礎和顛覆性技術的探索,頂尖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都在成為阿里技術的中堅力量。

直接原因在於阿里到了新的發展階段。

張建鋒在發佈達摩院時指出,科學是發現規律、技術是利用規律、工程則是實現規律,阿里巴巴第一階段做的事情是圍繞已有規律來實現,利用成熟技術,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阿里巴巴對於發現和利用規律的需求日盛,比如雙11就是全球互聯網行業獨一無二的商業場景,成熟技術很難支撐;再比如阿里雲已很難通過採購成熟商業產品來滿足計算需求,因此,阿里巴巴必須在操作系統、數據庫甚至芯片、物聯網等底層進行佈局,達摩院的建立,有利於阿里巴巴形成更強的底層技術實力。

科技公司的本質是通過新技術來解決商業世界的問題,發明一個新產品解決了問題,但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因為會有新技術、產品和模式更好地解決問題。因此,科技公司一直都要源源不斷地在技術上投入,創造新產品,更好地解決問題。阿里在前沿基礎技術投入上一躍走在世界前面。

探索基礎和顛覆性技術,長期來看則是阿里的技術情懷。阿里一直強調技術普惠,不論是做雲計算、做螞蟻金服、去IOE、成立芯片公司平頭哥,都不只是希望“只有自己好”,而是要讓技術惠及到更多人,一方面是通過在阿里商業生態落地、驅動“前臺”創新,實現數據智能;另一方面則是開放給更多中小企業。

成就阿里技術的四個瞬間:去IOE、建飛天、中臺、達摩院

在20週年年會的演講中,馬雲再次提到“普惠”,他說:“無論是人工智能還是大數據,還是快進入的5G、IoT時代,所有這些都希望解決人類三個問題:可持續發展、普惠和利他。這個世界如果做不到可持續發展,這個世界做不到普惠,技術普惠、金融普惠、機遇普惠,不能做到讓別人更好,那世界將變得越來越亂。如果技術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技術就毫無意義。”

提出阿里不是要做一家大公司或者強公司,而是要做好公司的馬雲認為:

“技術的強大在於它給社會帶來的價值,給人類帶來的溫暖。阿里雲、達摩院,阿里巴巴所有的技術部門、技術人員,用自己的能力、想象力給世界帶來機會,技術必須向善。”

20年後,阿里不是當年那個只會用現成技術來支撐業務的商業公司。阿里用快速發展的業務倒逼著阿里技術的日益精進,在去IOE和發展雲計算的過程中,開始有意地自主研發核心技術。

在掌握足夠強大的領先技術後,阿里率先通過“中臺”戰略讓技術轉化到業務創新和數據智能中,實現技術的普惠。當實力強大,資金充沛,場景豐富後,阿里終於決定不再只為業務而研發技術,而是讓技術與業務並跑,技術不再因前臺業務而存在,它有了自己的使命。

覆盤阿里技術演進路線不難發現,四個關鍵抉擇每一個都處於阿里20年進程的關鍵節點,每一次技術抉擇又影響了阿里後續的發展速度、戰略落地和想象空間。四次正確的技術戰略選擇,成就了今天的技術地位。

人們會問:為什麼四次關鍵技術路線,阿里每一次都可以選擇正確?阿里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諸多關鍵節點都作出了對的戰略抉擇,用馬雲的話說是小錯不斷、大錯不犯,在我看來原因在於阿里有多年來堅守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技術文化和價值觀,是阿里文化和價值觀的一部分。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阿里的四次關鍵技術抉擇是這八個字的生動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