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巍山六張名片」南詔古都,一個王朝的興衰遺蹟

「巍山六張名片」南詔古都,一個王朝的興衰遺蹟

南詔古都巍山

南詔是唐代時期,由烏蠻在中國西南建立的地方政權,歷時200多年。

巍山是南詔國古都,在這裡,既有輝煌的歷史,也有源於地方土主崇拜的古蹟遺存,今天的巍山,有古城,有古蹟,有歷史,滄海桑田,風貌依舊。

南詔 王朝興起


「巍山六張名片」南詔古都,一個王朝的興衰遺蹟

南詔古都


公元七世紀初葉,大理洱海地區相繼出現一些地方勢力發展起來的政權,其中,以六詔為規模最甚。

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南詔始祖細奴邏滅白子國,建蒙舍詔,建號大蒙國,自稱奇嘉王,蒙舍詔因位於六詔之南,所以又被稱為南詔。

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細奴邏在今巍山壠嶼山築壠嶼圖城,至今仍有南詔古都遺蹟。

南詔由細奴邏建立,後經邏盛、盛邏皮、皮邏閣三代經營達到鼎盛。

統一六詔 南詔盛景

唐開元二十五年(737年),皮邏閣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

唐開元二十九年(737年),南詔遷都大理蒼山佛鼎峰麓太和城。

皮邏閣勵精圖治,開疆擴土,南詔國成為了與唐王朝共存250多年的邊疆地方民族政權。

南詔國曆時悠久,疆域遼闊,最強盛時,其疆域包括今雲南全省和四川、貴州、廣西的一部分,勢力達到越南、緬甸、老撾部分地區。


「巍山六張名片」南詔古都,一個王朝的興衰遺蹟

唐朝政權分佈圖

公元902年,南詔國滅亡,傳王位13代,其中在巍山經營四代,歷時90餘年。今天的巍山境內,除了壠嶼圖城遺址外,仍有一批基於本土崇拜建造的寺廟殿宇,可以從中窺視一番南詔古國的文化信仰。

壠嶼圖城


「巍山六張名片」南詔古都,一個王朝的興衰遺蹟

壠嶼圖城遺址

壠嶼圖城是南詔國的重要都城,山樑築雲隱寺(天姆崖寺,俗稱西邊大寺),是南詔宗教祭祀活動名山,建有南詔宗廟。

土主廟


「巍山六張名片」南詔古都,一個王朝的興衰遺蹟

南詔土主廟

巍寶山南詔土主廟,現存的典型南詔宗祠。巡山殿是巍寶山修建最早的殿宇,初為唐開元二年(714年)皮邏閣所建,為南詔祖廟。清鹹通年間毀於兵禍,光緒年間賀道姑重建。

名聯“問南詔五百里山河寸土皆非,歸來福地洞天,不忘昔日耕耘處;與李唐十三傳相始終,雄圖何在,似此孤雲野鶴,獲遂當年崖穴心”即出於此。

玄珠觀


「巍山六張名片」南詔古都,一個王朝的興衰遺蹟

玄龍寺天王殿

即今大小寺玄龍寺。唐貞觀年間細奴邏所建,為南詔祖廟,南詔滅亡後改為道觀。

「巍山六張名片」南詔古都,一個王朝的興衰遺蹟

古風依舊

在南詔故地巍山,除以上三座宗祠外,將南詔王奉為土主進行崇拜的還有九座寺廟殿宇,分別是:

蒙舍廟。巍山廟街蒙舍山,祀四代王皮邏閣;

牧甸羅土主廟。巍山廟街河上灣,祭祀南詔二代王邏盛;

利可村土主廟。廟街利可村,祭祀四代王皮邏閣;

大倉土主廟。大倉鎮東山,祭祀南詔五代王閣羅鳳;

北山寺土主廟。永建永利村公所北山,祭祀南詔副王鳳嘉異;

羅甸勃土主廟。大倉羅甸村,祭祀南詔十代王勸豐佑;

嗟耶土主廟。巍山縣城東山,祭祀十二代王隆舜;

白牛土主廟。廟街大廠村,祭祀十三代王舜化貞;

壠嶼山土主廟。明彝族土司左琳及母張恭人建祀南詔始祖細奴邏。

廟宇、古塔都是古人的信仰具象化,南詔時期巍山古塔有壠嶼山雲隱寺塔,巍山古城西寺塔等,今僅剩遺址。


「巍山六張名片」南詔古都,一個王朝的興衰遺蹟

王朝興衰


至此,曾經興盛一時的王朝終於落幕。


整理編輯:巍山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