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道光帝面對危局,為何還選擇平庸的咸豐帝?

向敬之

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皇帝旻寧病重,立了老四奕詝為後繼之君,再封老六奕訢為和碩親王,看似跳過了老五奕誴。

當時,他召宗人府宗令載銓,御前大臣載垣、端華、僧格林沁,軍機大臣穆彰阿、賽尚阿,總管內務府大臣文慶一干人等,公啟秘匣,宣示御書“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

也就是這一道硃諭,由於道光帝將“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居中,而將“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偏右首,故而被很多人以古人書寫從右至左的習慣,認為道光帝到了立儲時還首先想著奕訢。

道光帝面對危局,為何還選擇平庸的咸豐帝?

道光帝

在我看來,雖然道光是一個循規蹈矩、謹小慎微的守成皇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輸得慘敗,而被迫簽訂了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但他不是昏君,也是呆傻,即便對能幹的奕訢很是重視,而在立儲這樣國家頭等要務,他自然是老早就想清楚了。所以,他特地在左首寫了一段滿文為立老四為儲作佐證。

道光生子九人,前三子早逝,咸豐就成了新的老大。至其駕崩前,老七奕譞十歲,老八奕詥六歲,老九奕譓五歲,都還少不更事。

諸子中,只有老四奕詝、老五奕誴和老六奕訢已成年。奕誴因稟性粗荒,不愛讀書,不得道光帝喜歡,於道光二十六年正月過繼給道光三弟、惇恪親王綿愷為嗣,降襲為多羅惇郡王。

老五被過繼,繼承了惇親王的爵位。因而,道光立儲封子時,也就只考慮老四和老六,希望這兄弟倆和衷共濟,守好大清江山。

老五已為他系嗣子,故封直接封老六算不得跳過其他兒子了。

道光帝面對危局,為何還選擇平庸的咸豐帝?

咸豐帝

論能力,奕訢當比奕詝強。《清史稿·奕訢傳》寫道:奕訢“與文宗同在書房,肄武事,共制槍法二十八勢,刀法十八勢,宣宗賜以名,槍曰‘棣華協力’,刀曰‘寶鍔宣威’,並以白虹刀賜奕訢。”

但,道光最後還是弄了一道貌似奇怪的立儲朱瑜:立儲硃諭豎寫三行字,右邊是“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中間是“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左邊是以滿文豎寫的“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

很多人因古人寫字從右至左的習慣,認為道光立儲,到了最後還是先考慮怎麼安排奕訢,或者是理想的接班人選還是奕訢。

但又可以理解,道光先寫中間的一行字,立奕詝為儲後,再寫對奕訢的彌補。道光封能幹的奕訢為恭親王,不無希望他對既定之君奕詝多懷恭敬之意。

道光帝面對危局,為何還選擇平庸的咸豐帝?

道光儲位詔

一、奕詝仁德寬厚,奕訢聰穎明達。道光帝喜歡奕訢不假,但他執政後期,國家剛經歷了一場鴉片戰爭,開啟了被迫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的序幕。道光帝要的還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後世之君,而不對他的屈辱的外交史進行顛覆翻案。奕訢較易於接受新事物,是很多保守大臣眼中的“鬼子六”,恃才傲物,鋒芒外露,很容易徹底改變他的既定國策。雖然道光帝很清楚奕訢接班會使國家發展得更好,但他拘謹怯弱的性格決定了他對儲君選擇的標準。他厭惡戰爭,他需要一個堅持“正道”而非具有銳氣的接班人,而在此點上,穩重寬謹的奕詝較之趨新應時的奕訢要略勝一籌。

二、奕詝生母鈕祜祿氏,道光五年晉全貴妃,十三年晉全皇貴妃攝六宮事,十四年冊立為皇后。道光的前兩任皇后,均無子嗣留後。皇四子奕詝無疑成了嫡長子。清朝立儲雖無立嫡立長的祖制,但在皇子中,子憑母貴也成了一種慣例。雖然奕訢生母博爾濟吉特氏,於鈕祜祿氏皇后死後由貴妃晉為皇貴妃,攝六宮事,但道光始終沒立其為後。生母地位決定皇子尊卑,奕詝要高了奕訢一個等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