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廣汽新能源 Aion 品牌作為廣汽旗下的全新純電動車系列從較早之前的 Aion S 開始就受到廣大用戶的關注和好評,其中最為矚目的當然是因為 Aion S 在市面上純電動車還處於 400+km 續航量級的時候成為了第一批突破了 500km 續航的車型,就在競爭對手們紛紛向著 500km 大關邁進的時候 Aion 給我們帶來了 600+km 級別的車型了,沒錯,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敢弄小賽道挑戰操控的 SUV 車型真不多

2 分鐘短暫瞭解 Aion LX

此次新上市的 Aion LX 車型十分豐富其中主要分為兩驅版本和四驅版本車型,在發佈會中廣汽官方公佈兩驅 60 版本車型車型售價為 24.96 萬(2020年 5 月交付),兩驅 70 版本車型車型售價為 25.96 萬(2019 年 10 月交付),兩驅 80 版本車型車型售價為 27.96 萬(2019 年 10 月交付),四驅 80D 車型的售價為 29.96 萬(2020 年 2 月交付),最頂配的四驅 80D 車型售價為 34.96萬元(2020 年 2 月交付)。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兩驅 60 版本:車輛採用了最大功率 135Kw 、最大扭矩 350Nm 的電機、車輛採用了 NCM 523 配比的軟包電池組,電池容量為 70kWh 綜合續航為 503km。兩驅 70 版本:車輛採用了最大功率 135Kw 、最大扭矩 350Nm 的電機、綜合續航為 520km。兩驅 80 版本:車輛採用了最大功率 150Kw 、最大扭矩 350Nm 的電機、電池採用了來自寧德時代的 NCM 811 電池組電池容量為 93kWh 綜合續航達到了 650km。80D /80D MAX四驅版本車型則採用了雙電機的設計,車輛的最大功率達到 300kW 峰值扭矩達到了 700Nm,該版本車型的綜合續航達到了 600km, 車輛的 0~100km/h 加速將會定格在 4.8 秒(選裝之後可達 3.9 秒),可謂相當暴力。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除了車輛的續航能力和加速能力之外 Aion LX 還將會搭載了 L3 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而這也是目前市面上首款自主品牌車型達到了 L3 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級別的車型。根據發佈會上的信息表示,Aion LX 一些版本的車型將會在在本月正式的上市。而在預定期之內下定可以享受第一年 6 次代客充電以及直升機救援終身免費。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穿雲箭前臉、鋒利線條 更像跑車的設計

廣汽新能源 Aion LX 雖然定位是一款 SUV 車型,但是整車在外觀的設計上面都能看出非常強烈的衝擊感,較為低矮的車身和我們一般認識到的 SUV 車型有所不同,整體車輛設計更像是一臺跨界式的轎跑車型如同奧迪的 Allroad 車型一般,但根據廣汽官方的宣傳 Aion LX 的定位是一臺豪華智能純電動超跑 SUV,這一次我們就會帶著這個“命題”去看看 Aion LX 到底是超跑?還是 SUV?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在車輛的前臉中我們明顯能看到的就是車輛採用了 Aion 家族的家族“穿雲箭”式前臉設計,兩側不規則形狀LED大燈中間用了鍍鉻材質進行了連接,讓車輛的前臉看起來非常有辨識度,除此以外整車前臉的線條設計都採用了比較鋒利的設計、更少的圓潤設計更多筆直線條的勾勒除了讓車輛看起來更加兇悍外還能讓車輛的風阻係數更加的低。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穿雲箭前臉是 Aion 家族的標誌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從側面看大燈依舊有非常高的辨識度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前置鏡頭清晰度很高

在車輛的前臉下方可以看到一枚 ACC 雷達,按照官方宣傳表示該車搭載的高精度雷達可以探測到 200 米內 50% 特徵即可識別行人,從識別到緊急制動的反應僅為 0.3 秒,而使用中國版高精地圖精度更是可以達到 0.2 米,非常強悍的數據。而 LX 上的 Adigo 智能駕駛系統也將會結合該高精度地圖為車主帶來非常強悍的自動尋找停車位和讓車輛自動召喚功能。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在現場的工作人員表示該“自動泊車”系統將會通過車輛的雷達加上攝像頭以及地圖。在車主駕駛車輛學習認知了停車場後系統內將會構建一幅該停車場的高精度地圖,當車輛學習完畢之後車主就可以將車停在自家門口後用手機 APP 將車輛控制自動尋找車位停車(車速不會超過 10km/h),而車輛將會在該停車場內找到適合條件的第一個車位進行泊入。而同樣,當車主需要出門的時候同樣可以通過手機 APP 將車輛進行召喚到門口,在現場我也乘坐在車內體驗了工作人員控制車輛自動泊車,總的來說這套系統還是比較精準的。這套系統可以記錄最多 5 個停車場,基本上可以涵蓋車主日常生活的 80% 左右的使用環境。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自動泊車實測穩定程度非常高

除此以外,根據官方宣傳來說,廣汽新能源 Aion LX 這款車是首款達到 L3 級別自動輔助駕駛的量產自主車,L3 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相較於我們所認識和了解到的 L2 級別自動輔助駕駛而言提升的點主要在於車輛的周邊監控從 L2 級別輔助駕駛的人為監控升級到了車輛可自行監控,並且從 L2 級別自動輔助駕駛的人類負責其餘駕駛動作車輛負責轉向和加減速升級為車輛完成大部分操作,人類僅需保持注意力以備不時之需。但是很遺憾的是該 L3 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僅有綜合續航 650 km (80版本)版本車型可以選擇,選裝的價格是 39800 元。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至於很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頂配的 80 D 車型不能選裝這套 L3 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就這個問題我也問了廣汽新能源的相關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稱該 L3 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在將來會適配於 80D 的車型,目前由於匹配和重新研發的原因暫時不能在 80D 車輛上裝載。

而在廣汽新能源 Aion LX 的車輛側面造型上也呈現除了車輛非常強的設計感,車身側面的亮點也非常多,首先能看到的就是車輛裝載的 20 英寸接近全封閉式的亮黑色輪轂,但該輪轂其實只是和特斯拉形式相似的“輪轂蓋”,作用很明顯是為了讓車輛降低風阻獲得更高的續航能力。與這套有特色的輪轂相搭配的輪胎是來自米其林的 Primacy 4 輪胎,尺寸為 245/50 R20,在實際體驗中這套輪胎還是在舒適、節能和性能中找到了一個比較良好的折中點。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而 Aion LX 的車身尺寸為 4786/1935/1685mm,雖然車輛的長度和競爭對手相比並不佔有太大的優勢,但是 Aion LX 的車輛軸距是達到了 2920mm,相較於競爭對手們來說要長出不少,而在外觀上我們也能看到 Aion LX 的四輪其實非常貼近四角,這樣的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能為車內營造出最大的空間。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全黑的封閉式輪轂很有辨識度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但個人更偏向於這款雙色輪轂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而我們在車輛的側面也能看到 Aion LX 全系車型都帶有了隱藏式的門把手設計,這個設計除了讓車輛看起來高級感和科技感更足之外,結合了車輛的各種流線型以及全封閉式輪轂的設計可以讓這臺車的風阻低至 0.288Cd ,對於這樣一款 SUV 車型來說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風阻數字。該隱藏式門把手有兩種彈出方式,第一種是當車主帶著車輛的要是靠近車輛的時候車輛將會自動的彈出隱藏式門把手,另外一種是通過按壓將車輛的門把手進行彈出。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車輛後視鏡帶有盲區監測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側方鏡頭顯示同樣清晰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Aion LX 的充電口位於車輛的右側車尾,車輛並沒有分開快充口以及慢充口,而是選擇將兩個充電口放置在同一個位置,實際操作非常方便。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尾部也同樣能看出 Aion 家族的影子,大尾翼、溜背、大擾流的設計很明顯讓 Aion LX 向著高性能運動車型方面靠攏,貫穿式的尾燈繼承了 Aion S 點亮後的顏值,整體尾部設計非常動感大氣。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貫穿式尾燈非常有辨識度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全車鏡頭都保持了非常高的水準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作為一款主打年輕個性化的電動車型,在車輛的顏色選擇上 Aion LX 也帶來了 6 種車輛顏色和雙色車頂的選項,除此之外車輛還將會根據不一樣的選裝套件包決定車輛的 D 柱採用什麼顏色的飾板,個性化程度相當高。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不同的外觀套件有不同的 D 柱選項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內飾做工完善 用料高級讓我挑不出毛病

在進入到 Aion LX 車內的時候其實我是並沒有發現太大的亮點的,整體設計還是沿用了 Aion S 那種車內大面積麂皮面料,能摸到的都是軟的等等,但是當我深入瞭解和細看了之後發現 Aion LX 和 Aion S 的“像”僅僅在表面,內裡有許多東西都經過了廣汽新能源設計師的精心設計,在許多細節上的設計都要相較於 Aion S 來的更加貼心。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內飾整體風格和 Aion S 保持一致

首先在車輛的方向盤位置上可以看到 Aion LX 和 Aion S 採用了相同樣式的雙幅式方向盤,有著真皮包覆的方向盤手感還算比較優秀,只是我覺得面向運動市場的話方向盤尺寸可以更小一點條幅也可以更粗一點,而方向盤的左側區域中是車輛的語音系統控制按鍵,右側位置則是車輛的自動輔助駕駛調節按鈕。按鍵比較大且清晰使用的時候非常方便,同時車輛的方向盤還支持 4 向電動調節,該功能在 25~30 萬區間的車輛出現頻率並不高。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雙幅式方向盤質感不錯,但條幅稍細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多功能按鍵非常清晰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只是整體稍顯靠外,激烈駕駛比較容易誤觸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電動方向盤調節顯得高級

在車內的儀表盤和中控臺位置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採用了一塊名為 168°的一體冷彎屏幕,在發佈會中官方表示這塊屏幕是由德賽西威所提供的,在明年的 CES 展會上該廠商也會單獨的展出該項技術,Aion LX 則是該屏幕首次搭載到車輛上。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168°一體屏對駕駛者很友好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車輛儀表盤顯示很清晰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顯示車輛胎壓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車輛能耗記錄表

在實際體驗中這兩塊屏幕的顯示效果都非常的棒,儀表內顯示車輛的車速、電耗等信息都非常的簡潔明瞭,連同中控大屏還可以控制車輛的大部分操作,而中控大屏內的顯示則採用了非常易懂實用的卡片式設計,屏幕左側的卡片還可以通過駕駛者的使用習慣進行定製,整體車機的操作易用程度還是相當優秀的。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除了屏幕可以對其進行觸摸式的操作外車輛也延續了廣汽家族的一些易用特性,在車輛的空調設置按鍵和 ESP 等功能按鍵上 Aion LX 還是採用了傳統的實體按鍵,雖然觸摸式調節很酷炫很有科技感,但是我覺得這些常用的按鍵還是實體化設定+語音控制才是最直觀最方便的。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而廣汽新能源 Aion LX 的車載空調系統也相當有特色,其採用了雙層流的熱泵空調,這種空調的特點是可以在打開空調之後車輛上半部分吹冷風而下半部分可以吹熱風,且熱泵空調的設計要相較於傳統的 PTC 空調來說更加的節省電量消耗,可以讓車輛的行駛里程進一步加強。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在空調出風口往後的區域中還能看到車輛帶有了手機無線充電的功能,配合現在逐漸帶有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來說確實非常方便,在無線充電機構的後方可以看到車輛採用了旋鈕式的換擋桿,換擋桿上帶有金屬質感的菱格紋路使用的旋鈕質感非常優秀,值得一提的是該換擋桿還會和之前的捷豹車型類似的一旦熄火後會縮進儀表臺中,點亮車輛後會升起來,非常有儀式感。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如同日系般隨手可得的儲物空間 超過 2.9 米軸距帶來強大乘坐空間

雖然 Aion LX 有著非常強大的車輛性能,但是車輛主打市場更多的其實還是家用事成,而作為家用市場中的 SUV 車型車輛的空間表現自然非常重要,在進入到 Aion LX 中不難發現車輛儲物空間非常豐富,基本的門板、手套箱等空間自然不在話下,由於電動車沒有變速箱這一項配置在 Aion LX 的換擋機構下方有一個比較深的挖空處理,一些紙巾、零食等瑣碎物品都可以放在該位置中,在該位置前方還帶有兩個 USB 接口和一個點菸器接口,一些需要充電的設備同樣也可以放置在該空間中。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儲物空間內帶有 12V 接口和兩個 USB 接口

而在剛剛的文章中也說到了雖然 Aion LX 的車長度並不突出,但是車輛的軸距和寬度在同級別中都有一定的優勢,四輪貼近四角加上超長軸距的車身還不帶七座設計,這就奠定了車內空間優秀的基礎,身高 188cm 的我進入到車內將車輛座位調整到正常的駕駛位置後我的頭部空間還能剩餘一拳,在保證前排不變的情況下我進入到車輛的後排位置中。雖然車輛採用了溜背式的造型,但是溜背的位置已經完美躲開了乘用需要的頭部空間,所以在後排我的頭部空間依然能保證一拳的空間,腿部甚至有著超越兩拳的超大空間,翹起二郎腿來輕而易舉。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身高 188cm 的我調整好駕駛位置後還能有一拳兩指的空間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保證前排不變的情況下進入後排能有超過兩拳的空間,非常寬敞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由於溜背靠後的原因後排頭部依舊能有一拳空間,非常不錯

而除了空間外,廣汽新能源 Aion LX 的座椅也有非常大的亮點,在之前的 Aion S 上我們已經可以看到 Aion 家族慣用的一體式座椅,雖然一體式座椅外觀是很帥,但是很多一體式座椅都會忽略掉頸部支撐這一點,在 Aion LX 上設計師們似乎是察覺到了這一點,特地在一體式座椅中帶來了一個頭枕,有了該頭枕調節高度後雖然整體頭枕質感偏硬,但確實在整體乘坐舒適性中要比之前強不少,且前排座椅在駕駛者的肩部和腰部的位置中還帶有護翼的設計。儘管座椅乘坐比較寬鬆,一旦進行激烈駕駛兩側的護翼還是可以對駕駛者的肩膀和腰部有一定的固定效果的。而且在座椅的面料上廣汽新能源還為 Aion LX 使用了 NAPPA 皮質包覆,整體質感的營造相當豪華。車輛前排主駕駛還帶有 10 向電動調節(副駕駛 4 向)整體乘坐質感和配置都相當到位。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雖然座椅是一體化設計,但是整體還是偏向於舒適性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單獨的頭枕對頸部支撐比較友好

除了前排座椅外, Aion LX 的後排座椅也有非常亮眼的設定,在車輛副駕駛位置後方的後排座椅中帶有了電動腿託的設定,並且在電動腿託的設置按鍵下方帶有了俗稱“老闆鍵”的前排座椅調節按鈕,但是根據我的實際體驗來看這個電動腿託其實並不舒服,在腿託升起來的時候會頂住我的小腿和大腿後側,並不能很好地對我的小腿進行支撐。而且在電動腿託升起來之後我的腳背會與前排座椅的下方進行互相碰撞,甚至乘坐舒適度還不如腿託放下的時候。而在 APP 中我看到的信息是該腿託並不是標配選項是需要加錢選裝的,售價為 8800 人民幣,各位想要選裝的消費者們可以先到店進行體驗再決定要不要這個腿託。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除了座椅的面料值得稱讚外,車輛內部的用料做工其實都非常到位,在車輛的儀表臺中除了一體屏幕和空調出風口上的塑料外基本上你能觸摸到的所有地方都是軟的,而在門板上 Aion LX 則和之前的 Aion S 一樣採用了麂皮材質作為材料,這種材料對車內乘客的肌膚非常有親和力無論在視覺上還是在觸覺上都有非常優秀的體驗,只是一旦髒了的話確實不好清理。在車輛的頂棚位置 Aion LX 也並沒有忽視,同樣選用了類似麂皮的材質,而黑色的麂皮則有著比車門上更強的抗汙能力對於 30 萬左右價位的車型來說 Aion LX 的內飾質感營造甚至已經可以說達到了“越級”的感受了。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後備箱空間足夠大,即使溜背也沒有太大影響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中間帶有隔層設計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作為旗艦產品,電動尾門必不可少

除了快,這還是一臺“好彎”之車

在試駕開始之前廣汽新能源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們在講解會上說到 Aion LX 的底盤架構和一些車輛的駕駛特性,當我聽完他們的介紹之後其實我還是對 Aion LX 的底盤調教抱著半信半疑的心理的,因為之前實在有個別廠商的“買家秀”和“賣家秀”存在著不小的差異。尤其是此次廣汽新能源找來了兩臺“越級”的競爭對手保時捷卡宴S和特斯拉 Model X 作為同場對比,我心裡一度在疑問“Aion LX 真的能和這兩位 SUV 界中的運動健將同場競技嗎?”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廠商帶來兩款競品和 Aion LX 對比

在場地試駕中一共分為了 3 個項目,分別是直線加速、小賽道操控測試、自動駕駛體驗,在直線加速中我們可以選擇卡宴或是 Model X 進行對比,我所在的媒體組對比的車輛是保時捷的卡宴 S ,其實在官方數據上看已經不難發現 Aion LX 在直線加速上有著絕對的優勢,雖然保時捷卡宴 S 有著非常動聽的排氣聲音但是在動力上還是和 Aion LX 有不小差距,所以兩車直線對飆基本上在起步的一瞬間就已經分出了勝負。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和保時捷、特斯拉對戰基本上是秒殺狀態

說實話,我在做 Aion LX 的百公里加速測試的時候真的沒有感覺到車輛加速能有 3.9 秒的感覺,(直線加速測試採用的是 80D 版本車型)在加速踏板踩到底後強大的扭矩讓車上搭載的 245 寬度米其林 PRIMACY 4 都抓不住地,起步瞬間輪胎就開始尖叫。說真的雖然 Aion LX 的加速很快但是在加速全程車輛表現都非常穩定,並沒有任何不安感,以我自己的測試成績來看 AION LX 的百公里加速時間是 3.917 秒和官方表示的 3.9 秒基本上沒有出入。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而且有一點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場的每一位媒體都對車輛進行了加速測試出來的成績均為 3.8~3.9 秒,在多次測試後輪胎或多或少都會有磨損且電量也會有變化,能一直維持穩定的 3.9 秒左右加速實屬不易。而且車輛在 100km/h 往後的加速中依舊保持了非常強大的勢頭,在加速場地中 80D 車型在過了 120km/h 後速度上升依舊非常迅速能輕鬆的達到140~150km/h,並不會因為前段加速快就忽略了後段加速。但是我覺得在起步的時候的前輪打滑還是浪費了一定的時間,相信換上兩條抓地力較好的前胎後突破官方所說的 3.9 秒成績還是比較容易的。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而在駕駛 Aion LX 跑小跑道之前主辦方還讓我們先試駕保時捷卡宴和 Model X 後在對比 Aion LX ,不得不說的是保時捷雖然加速不如 Aion LX 但是在運動模式下卡宴 S 的車身支撐性能確實非常到位並不像是一臺 SUV 車型,只是受限於車種限制在進入比較急的彎道時車輛還是有推頭現象出現,駕駛者還是要適當的放慢車速,但車輛在過彎的時候尋跡性確實對得起保時捷三個字。只是即便是保時捷, SUV 車型還是舒舒服服的開吧。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卡宴雖然是保時捷的車,但 SUV 我覺得還是老老實實開吧

至於特斯拉 Model X 這款車已經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在運動模式下方向盤有多“重”我在之前已經有所體會,對於這類用小樁桶擺出來的賽道而言 Model X 的大車體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包袱,在急速反打的彎道中 Model X 會有一種“甩不回來”的感覺,而 Model X 和卡宴在低速急彎中給油都會出現比較大的方向回正力度,會有一種你需要和車身以及 G 值對抗的感覺。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Model X 過彎讓人感覺有種“甩不回來”的感覺

在感受了卡宴和 Model X 之後再開上廣汽新能源的 Aion LX 後首先會發現即使在運動模式下車輛的轉向也要相較於兩款競爭車型更加的輕,在沒開上 Aion LX 的時候我一度在想這臺車好像有點不太靈活的樣子,但是在開出第一個彎之後我就對他刮目相看了。由於 Aion LX 的車身比較寬,但是車輛高度並不高(相對於 SUV 來說)所以在過同樣的急速反打的方向時候車輛的反應還是比 MODEL X 要更快的,而且在加速到一定速度重剎後入彎車輛的“推頭”來的甚至要比卡宴 S 還要更輕微,出彎大加速與車輛的對抗感也相較於另外兩位對手來說更加的輕微,但是用相近的速度進行繞樁測試的話車輛的“響胎”要相較於兩位對手出現的更早以及更強烈,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在直線加速時候就說這臺車值得擁有更強大抓地力的輪胎的原因。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Aion LX 完全值得有一套更好的輪胎

離開場地試駕回到我們日常行駛中,在坐進 Aion LX 後我的第一感受是車輛的寬度要比以往試駕的車型來的更寬,但是在行駛出去之後會發現 Aion LX 的車輛視野非常好,在右側 A 柱位置由於三角窗的設計所以並不會阻擋過多的視線。Aion LX 的性格和之前 Aion S 可以說是毫無關係,Aion S 的車輛性格是完全偏向於舒適性的調校,比較模糊的路感和較軟的懸掛都讓我覺得這臺車沒有太大的駕駛樂趣,但是 Aion LX 在不同的行駛模式下車輛會展現出不同的方向盤回饋力度, ECO 模式下車輛轉動方向盤非常輕鬆,normal 模式下轉向就會開始逐漸厚實起來,一旦調整到 Sport 模式下車輛的反向盤反饋就會明顯的顯得偏重了,ECO 模式和 Sport 模式間大概差異能在 40% 左右,並不像一些車型各個模式之間差異較小。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Aion LX 的方向設定終於不是“軟綿綿”的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車輛的整體行駛質感很高

雖然車輛的方向重量可以隨著駕駛模式進行調整,但是在車頭的指向性來說 Aion LX 在同價位同級別可以說非常精準了,車身更矮帶來更好的車身響應性能,更寬的車身則帶來更好的穩定性。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更寬的車身、更低的車高帶來的是更優秀的操控感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在繞樁和小賽道中都表現出非常優秀的動態表現

而在車輛動力方面我們在開放道路上試駕的並不是最快的 80D 版本,而是續航最長的 80 版本車型,車輛在道路上行駛的時候雖然在全力加速時給到駕駛者的感覺並不如 80D 般兇悍,但是實際給到我的體驗也非常迅速由於沒有儀器的測試根據我粗略的估計車輛也有 6 秒左右的加速實力,且車輛在快速路上(80km/h以上)的超車動作也非常乾脆,即使沒有 3.9 秒的加速但是整體動力對於日常使用來說動力綽綽有餘。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即使不是 80D 車型也有非常強大的動力表現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車輛在駕駛的時候雖然有著非常深厚的動力儲備,但是車輛在日常行駛的時候還是保證了日常駕駛的舒適性,車輛電門控制還是比較線性的,而且車輛的動能回收調校也是更加的偏向於燃油車,在鬆開了加速踏板的時候車輛還是會和燃油車一樣向前溜車,這一點對於開習慣燃油車的駕駛者來說還是非常有好的。但是車輛的剎車調校並不像是轉向般厚重,在踩下剎車的初段車輛的剎車力度跟以前的日系車一樣顯得有些疲軟,想要獲得更大的剎車力度還是需要駕駛者用力深踩下涉車踏板,這點開習慣歐洲車的小夥伴們可能需要習慣一下。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開習慣日系車的朋友應該對 Aion LX 的剎車很快上手

至於車輛的懸掛系統,Aion LX 採用了前麥弗遜後五連桿的懸掛,在同級別中是較為常見的懸掛系統,雖然相較於雙叉臂懸掛在先天性上稍有不及,但是廣汽新能源對 Aion LX 的這套懸掛系統的調校和優化還是相當到位的,在駕駛時候車輛無論城裡行駛還是高速行駛都呈現出一種非常穩定的姿態,相較於 AION S 的“軟”來說 Aion LX 避震可以說是相當的“硬”了,在轉向的時候車身姿態還是趨於平穩穩健的姿態,車內成員並不會因為在高速變線或者轉彎的時候產生過多的身體搖晃,在過濾路面細微震動的時候 Aion LX 還會呈現出一種豪華車的高級感,濾震非常到位。但是由於大輪轂和頗為“歐味”的避震,所以在車輛行駛到大的溝坎時候車內成員還是會感覺到車輛的下盤稍硬,不過這種稍帶硬朗的感覺反而個人更加的喜歡,在保證了大部分時間成員舒適乘坐的時候還帶有一定的駕駛樂趣,這點做的非常好。總的來說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可能是該價位中我最喜歡開的 SUV 車型。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車輛避震的支撐性能非常強

雖然車很棒,但是仍有進步空間

雖然在全文中我好像都在誇 Aion LX 這款車這裡怎麼好、那裡怎麼棒。那 Aion LX 是不是真的那麼完美呢?在我這一整天的試駕下來我還是發現了幾點不是太盡人意的地方。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很棒,但仍有提升空間

首先就是方向盤按鈕,雖然按鈕很大很清晰,但是按鍵的佈局有些太靠外了。在激烈駕駛的時候非常容易誤觸到按鍵,我駕駛Aion LX 在小賽道跑的時候激烈駕駛中就試過幾次誤觸到方向盤按鍵調出了車輛的語音助手。當然,如果在日常行駛的話誤觸幾率會低上不少。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方向盤按鍵太靠邊,激烈駕駛比較容易誤觸

第二就是車輛的大屏採用了全新的卡片式設計風格非常好看,但是車機在滑動的時候稍卡,相較於同價位的蔚來 ES6 、比亞迪唐 EV 的車機來說這點有點不應該。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屏幕在 30 萬元級別中跟手度顯得稍低

第三就是雖然 Aion LX 的動態性能非常不錯,但是車主想要調校車輛的駕駛模式必須使用中控屏幕進入二級菜單或桌面下滑處進行調節,對於在行駛中如果想要調節模式後駕駛這點十分不便。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駕駛模式只能通過下滑和二級菜單調整,比較不便

24.96~34.96 萬元這個區間你會選誰?

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在昨晚已經正式的發佈了,車輛的售價從 24.96 萬起到 34.96 萬元。在該售價區間內,廣汽新能源 Aion LX 與比亞迪唐 EV、蔚來 ES6 有著一定的重疊,那在該價格區間內這幾款車應該怎麼選擇呢?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比亞迪唐 EV 這款車,這款車上市到現在一直在市場上有著非常不錯的反響,科技感滿滿的內飾設計加上車輛有七座版本的選擇這些都是和廣汽新能源 Aion LX 的差異化選項,有七座需求的用戶毫無疑問這是純電多人出行的首選之一,但是在電動車行業更新迭代飛快的今天相較於 Aion LX 的NEDC 600/650km 續航而言比亞迪唐 EV 的續航確實有所不及了,而且在內飾的精緻豪華程度而言也與 Aion LX 有所不足,相較於 Aion LX 而言唐 EV 最大的優勢就是在於車輛的 DiLink 系統和七座空間。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比亞迪唐 EV 一直都是 30 萬元區間電動 SUV 的佼佼者

而蔚來 ES6 則是我覺得與廣汽新能源 Aion LX 定位非常相似的車型,兩款車都非常的“好動”,都有著非常強大的加速能力,且兩款車均為 5 座車型,車輛的內部設計也偏向於豪華和高質感的方向,兩車最大的差異化還是在於車輛的續航能力和購車後續服務,在車輛的續航能力方面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毫無疑問的要比蔚來 ES6 更強大,但是蔚來在購車的後續服務中卻有著絕對的優勢,若想享受後續用車無微不至的服務而又並不需要如此強悍續航的話蔚來 ES6 或將是更好的選擇,而如果對超長續航有要求而又比較看淡服務的話廣汽新能源 Aion X 相信會更加適合您。

或是自主性能 SUV代表作丨新出行試駕廣汽新能源 Aion LX

雖然動力不及 Aion LX 但是 ES6 也有不凡的動力表現

SWOT 帶你看這款年度重磅產品

S (strengths)優勢

就這次試駕到的廣汽新能源 Aion LX (80/80D)來說這兩款車的市場競爭力實在不低,首先這款車的定價為 24.96~34.96 萬元,在這個價位中可以選的對手都是現在競爭力不低的產品,而在試駕完 Aion LX 之後我發現 Aion LX 有著非常強大的實力可以將現有該售價區間產品推翻的實力,首先在車輛的動力性能上 3.9 秒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已經是該價格區間中最快加速的 SUV 產品,其次 600/650km 的車輛續航不要說在這個價格區間,無論在任何價格區間而言都是非常有競爭力的數據,而且廣汽新能源 Aion LX 的整車內飾質感、空間方面相較於競爭對手來說都有不少的優勢,相信在上市之後這款車成為爆款的潛力非常大。

W(weakness)劣勢

廣汽新能源 Aion LX 這款車給到我的驚喜真的非常大,要說這款車的優勢劣勢比的話我想大概是 9:1 吧,動力大、續航長、科技感高等等,但是我覺得 Aion LX 的車機系統有點不是很對得起這個價位的車型,在滑動的時候會有稍許的卡頓,且在行駛的時候試過一次死機黑屏的情況,若能把這一點在後續的升級中修復了相信車內成員的人機交互將會更完善更強大。另外車輛雖然價格上有一定優勢,但是車輛的選裝包非常多價格也都並不便宜,而且選裝包並不是所有車型都能隨心而選,在不同版本之間有一定限制,這點比較容易讓消費者在選裝的之後帶來一定的侷限性。

O (opportunities) 機會

對於廣汽新能源 Aion LX 來說自身非常強大的硬實力就是這款車最大的機會,而且車輛的續航能力在目前來看也是冠絕同級的存在,在昨晚上市之後車輛的定價更是給本身強大的硬實力基礎上上多了一枚子彈用於狙擊同級別對手,對於這款年度“超”重磅產品來說它就是瞄準這同級別的市場標杆誕生的。

T(threats)威脅

就像上文所提到的,現在新能源市場上的 SUV 車型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的 SUV 7座、5座、轎跑等等只要是同價位的都有一定程度將會威脅到廣汽新能源 Aion LX,其中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剛剛說到的蔚來 ES6 和比亞迪唐 EV,這兩款車型和廣汽新能源 Aion LX 一樣都是純電動的車型,而且這兩款車型都有著非常龐大的用戶群和粉絲群,雖然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有著非常強悍的硬實力,但是比亞迪和蔚來都有著各自的優勢和口碑,除了保證自己的銷量很重要外,廣汽新能源還要提防一下自身的客源會被這兩款產品所搶走。

廣汽新能源 Aion LX 不僅僅是廣汽新能源今年的重磅產品,更是整個新能源車行業中今年最重要的產品之一,超快的加速、超長的續航、加上合理的價格,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臺哪哪都挑不出毛病的車型,對我個人而言這款車確實非常對我的胃口,但這款重磅產品能不能對上大家的胃口那就要看市場的考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