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灵石二小忆旧

灵石二小曾办过半日制,我没有上过。灵石二小80年代初期的样子却是我终身难忘,经常梦见和忆起的。那些师,那些友,至今是我感恩的对象。

1983年9月,我从景家沟小学转入县城就读,是冯玉英校长通过一份卷子测验,接收了我,安排进了新组建的26班,班主任是个中年女教师,叫张明英,同学大几十个,现在仍大都能认得出且叫上名来,少数则成一生好友。

26班是个另类班,同届另三个班在前院,我们班独居于后院排房最东,出教室就是全校大厕所。第二年四年级,我们换成了张慧虹老师当班主任,教室也挪到了前院主楼的一层西头一间。当时是五年制,最后一年班主任换成了李海青,教室上了二层同一位置。

灵石有一小,但当时二小教师团队积极上进,硬是把各种荣誉都争到了,二小就成了实验小学,印象中其标志包括试用全县独家新教材,试办六年制等。后来即使又出现三至六小,却始终没捍动二小优势地位。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十多年前,由于耿彦波县长任上统一规范校名,灵石县第二小学已成母校公章名称,在新校落成后的门匾上,仍被倔强地单写着"灵石县实验小学",对此名实不符,我们说起来是不赞成的。

教过我的老师都是待生如子的负责任好教师,且多为太谷师范毕业。几年前我偶然地加上了张明英老师二女儿微信号,曾满怀深情表达过对其母的颂扬:张老师会用戒尺打你手心,会把你留下来背课文,甚至带回她家,她家住旧城入口坡下右侧第一个院即中医院大杂院,她忙着操持家务,而你得带着尴尬心态抓紧背会尽早逃离。当学生因故请假缺课后,她会挤时间耐心给你补上落下的课。

那时候的老师没有一个收费补课的,进入班集体就象进了穷家小舍,大家互帮互衬相携成长,记得张慧虹老师嫁物资局上班的丈夫,李海青老师娶同带一个班的杨丽老师,都是教我们时的事,他们的喜就含了全班同学的祝福。

当时二小学最知名的老师应该是这几位:

教导主任王妙芳,戴个眼镜,好说,喜书法,事无巨细精心办理,是冯校长的好助手。

体育老师房成有,魁梧身材,却有几分文雅,话不多,颇严厉。

体育老师李冬花,因为有勤劳的父母而出名,更因为其泼辣敬业而出名,后来她嫁了灵中体育组的平遥籍老师,我们保持联系至今。交代一下她父母:他们是灵石第一户摆摊卖水果的个体户。

音乐老师李素云,宽大脸庞,热情似火的她,擅长手风琴,那也是我最早见过的高级乐器,她教我们唱歌时,同学们撕开嗓子响应的样子仿佛就是在昨天发生的。

自然老师任志宏,刚上班就和我们打成一片,让我们快乐地走进自然科学的世界,还记得他让我们分小组制作万花筒,记得学校搞的标本小展览等。

说起来,二小更著名的几位主课老师却没带过我们:全国优秀的李灵丹老师、讲课大伙佩服的牛维荣老师、后来当上校长的李锐灵老师,还有刚毕业不几年就脱颖而出,最后成了教研招牌名师的史海莲老师,等等。

二小学的老师在教师地位不够高的岁月流失不少,加之岁月已久,想来现在仍在母校上着班的我们那时的老师,已趋0。

二小学的大会演上,最令我们这拨人保有共同记忆的,是吃鸡,但见舞台上,空手上来一个学长,随音乐而表情丰富地变化着,模拟吃未煮烂整鸡的样子,全身都在动弹,从饥肠辘辘费尽力气直到吃至肚皮圆滚。那时候生活不富裕,表演吃鸡带给众人能吃上高级食物的心理满足,所以记得特别清楚:时隔不久就演过两次。

上小学时还有件县史大事件让我们经历了:灵石被挖起来了!本是吕祖庙中神物的这块全国著名大陨石,吊起后扔在了一旁,紧锣密鼓建成八角小亭后被重新放入。当日,分隔两院的围墙也推倒了,同学们顽皮地在废墟中穿来走去,从此我们成了少数见过、摸过灵石底部的灵石人。

二小学的校园现已成为灵石文化艺术中心广场,而我胆小在李冬花老师体育课上尿裤子、在李灵丹老师监考时将人填为野生动物、在被个高发赖单亲同学打脑袋却于张慧虹老师欲撑腰时坚称没事的一众囧事,当然还有更多的是快乐事,都已跑步进入童年记忆之中。

我永远填简历时会自豪地把母校写入表格中:灵石二小学,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