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他是日本在二戰中最後一位首相,因為決定投降所以戰後免於起訴

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標誌著二戰的結束,但雖然各路戰線的失敗已經讓裕仁天皇預感到了戰敗,但一個國家的投降也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句話就可以了事,其中有一個日本人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這個人就是鈴木貫太郎。

他是日本在二戰中最後一位首相,因為決定投降所以戰後免於起訴

鈴木貫太郎是日本戰時的最後一任內閣首相,因為他在8月15日當天率領全體內閣成員集體下野,所以他也被稱為是“終戰首相”。

要知道,鈴木貫太郎的名氣遠遠比不上他的前任們東條英機和小磯國昭,但這兩人的名氣再響也是臭的,在戰後一個被絞死,一個被判處無期徒刑,而鈴木貫太郎同樣身為日本首相卻免於被起訴,主要就是因為他在上任之後為追求和平做出的貢獻。

雖然鈴木貫太郎名聲不顯,但他在日本政界也算是德高望重,因為早在甲午海戰時期,他是魚雷艇艇長,正是他視死如歸的衝進北洋艦隊紮營地,擊沉了遠東第一鉅艦“定遠號”,一下子讓他成為了日本人盡皆知的人物。之後鈴木貫太郎就平步青雲,一路做到了日本海軍的最高統帥。

不過晚年的鈴木貫太郎頓悟了,開始變得嚮往和平,他曾在訪問美國時親口說,蓄意發動戰爭的人都要遭受天譴。所以裕仁天皇心中想做投降的決定時,就把鈴木貫太郎請出來主持大局。

他是日本在二戰中最後一位首相,因為決定投降所以戰後免於起訴

鈴木貫太郎可不想在這最後關口背上戰犯的罪名,所以一開始他想推掉這個任務,但天皇沒有給他抗命的機會,所以鈴木貫太郎被迫臨危受命,為裕仁天皇尋求“體面的終戰”。

這時候留給鈴木貫太郎的時間已經不多,再拖一拖美軍就有可能打上日本本土,那麼日本很有可能迎來亡國的命運。於是鈴木貫太郎立刻聯合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和海軍大臣米光內政組成主導投降事宜的“鐵三角”。鈴木貫太郎的眼光相當不錯,當時有針對天皇的政變,最後就是被阿南惟幾平定的。

之後美軍進行了一系列針對日本本土的行動,包括東京大轟炸、沖繩島戰役、原子彈轟炸等等。此時裕仁天皇本人都已經快要崩潰了,但日本還是有很多頑固派拒不投降,提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

到底還是鈴木貫太郎老謀深算,在這個關鍵時刻又把裕仁天皇搬了出來,畢竟日本是君主立憲制,忠君護國的道理不能變,隨後裕仁天皇表態: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他是日本在二戰中最後一位首相,因為決定投降所以戰後免於起訴

此時頑固派已經大勢已去,最終的政變也無功而返,鈴木貫太郎終於是完成了任務。在戰後的審判中,因為鈴木貫太郎並沒有參與到侵略戰爭中,而且力主投降,所以他最後沒有被判為戰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