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全球華商熱議赴英投資 放眼歐洲機遇無限

【歐洲時報實習記者那娜、劉佩瑤、曾思敏報道】10月22日,第十五屆世界華商大會的平行論壇之一“投資英國,放眼歐洲”在倫敦ExCel國際會展中心召開。論壇由RIT Capital Partners董事長詹姆斯·雷-彭伯頓(James Leigh-Pemberton)主持,英國國際貿易國務大臣伊麗莎白·特拉斯(Liz Truss)出席論壇並發表了主旨演講。

全球华商热议赴英投资 放眼欧洲机遇无限

“投資英國,放眼歐洲”論壇現場。(圖片來源:第十五屆世界華商大會指定圖片直播媒體VPhoto)

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蔡冠深、安永英國及愛爾蘭區中國業務部主管合夥人李素雯、總部基地全球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許為平、直布羅陀政府金融服務和博彩部長艾伯特·伊索拉(Albert Isola)、中國銀行倫敦分行行長方文建、倫敦證券交易所初級市場主管羅伯特·巴恩斯(Robert Barnes)、中國國家發改委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才泓冰才泓冰等7位中英政商界精英參與論壇並致辭。

伊麗莎白·特拉斯介紹,今年中國企業在英投資額再破紀錄。對於脫歐,英國將在維持現有貿易關係的前提下主導自己的貿易和關稅政策,尋求與中國乃至亞洲貿易關係深化,促進世界自由貿易進程,為世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她相信英國脫歐會幫助降低兩國關稅障礙以吸引投資。

李素雯說,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努力和數字創新經濟的能力有目共睹。在國家基礎建設層面,中國融資模式大幅變革使得可持續合作更加重要;在綠色技術方面,兩國加強綠色合作項目,創新綠色融資值得期待;在教育領域,英國教育模式值得中國借鑑;同時,作為華商投資引入歐洲的門戶渠道,英國開放的稅務政策對投資者很有吸引力。

蔡冠深表示,投資是雙向的,我們推崇自由貿易,不希望保護主義,而希望雙邊的甚至多邊的交易。在過去的這些年中,中國企業已經對水利、核電站、機場等領域進行投資。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上第四個大灣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聯盟主席,他邀請全球各地華商和英國朋友參加接下來廣州舉辦的全球大灣區論壇。

全球經濟不穩定的特殊時期,海外市場的無限機遇也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如何抓住此次中英歐政商界精英匯聚一堂的機會,分析英國市場,放眼歐洲各行各業,共商未來合作的無限機遇和挑戰成為了論壇的討論熱點。

方文建認為,目前為止,中國企業在英投資所佔比例與中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是不相稱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中資企業在英發展的趨勢以迅速、廣泛及風險和機遇並存為主要特點。對此他給全球華商三點建議:立足於長遠,脫歐對英國的競爭力基本面並沒有改變;立足於英國金融及服務業的優勢;立足於本地化,重視人才、資源和合作夥伴的利用。

BGF首席執行官史蒂芬·韋爾頓(Stephen Welton)和渣打銀行英國首席執行官克萊爾·佛朗西斯(Clare Francis) 就中英如何投資合作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史蒂芬認為,對於小型初創企業,中國企業可以把資本和專長帶來英國,結合英國在生命科學、醫學研究機構和製藥機構等新興企業的優勢,進一步探討如何應用這些研究成果實現英國在中國和國際的商業化。克萊爾認為,銀行業在倫敦創造的金融網絡將大力支持華商在倫敦和其他國家地區的市場交流和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