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糖尿病人的餓不是餓?你說的心慌又是什麼慌?

《你是我的眼》這首歌,很喜歡,聽著“眼前的黑不是黑 你說的白是什麼白 人們說的天空藍 是我記憶中那團白雲背後的藍天 我望向你的臉 卻只能看見一片虛無”

,非常有畫面感。這首歌被很多人演繹,也拍成了電視劇,還沒有時間去看,不知道是不是能夠營造出一樣的意境。

之所以想到這首歌,是因為經常有糖尿病人問,

糖尿病人的餓不是餓?你說的心慌又是什麼慌?

孫醫生,我經常會感覺到餓,心慌,是不是低血糖了?可有時候吃糖也不緩解呢?

是的,很多糖尿病人在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餓、心慌、出汗、手抖等各種情況。可是都是低血糖嗎?

我們在患教中,反覆告訴病人的就是低血糖的各種症狀及處理方法,那些不就是糖尿病的症狀嗎?

可是,不一定哦!

糖尿病的餓不是真的餓

這些症狀可能是低血糖,但也有例外。低血糖會出現這些症狀,但不出現也不能排除低血糖。

糖尿病人的餓會是什麼餓呢?

  • 到了正常的進餐時間:因為患者平常進餐量就比較大。在控糖過程中,要求的進餐量滿足不了患者對食物的渴望,經常會感覺餓。要鼓勵患者儘量定時定量進餐,建立起適合自己的飲食規律,這樣有利於藥效的更好發揮。因為糖尿病藥物的起效時間基本是固定的,例如促泌劑,磺脲類促泌劑,我們建議患者餐前半小時服用,而非磺脲類促泌劑,如瑞格列奈,則在餐前15分鐘服用。我們通常建議患者要早7:00、中午12:00、晚上6:00進餐, 這樣可以保證藥效的正常發揮,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糖尿病人的餓不是餓?你說的心慌又是什麼慌?

  • 血糖高,能量得不到利用,大腦就會發出餓的信號。糖尿病的典型臨床表現“三多一少”指的就是患者的易飢、餓的症狀。由於患者吃進的食物得不到充分利用,以尿糖的形式排出體外。糖尿病患者長時間處於能量缺乏狀態,所以經常會感覺餓,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儘快的降低血糖,而不是一味進食來讓飢餓感消失。這種情況下在加強降糖治療的同時,可以讓患者喝水沖淡胃液,吃一些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如蔬菜填滿胃腔,這些措施都可以減輕餓的感覺。
糖尿病人的餓不是餓?你說的心慌又是什麼慌?

  • 出現心慌最常見的情況就是低血糖,這也是需要患者儘快處理的。在應用降糖藥物的過程中,血糖下降較快或者降到正常值以下,就會出現低血糖的症狀,也就是會出現心慌、出汗、頭暈
  • 手抖等症狀。這時測血糖是什麼情況呢?可能低於3.9mmol/L,也可能正常或偏高。前者非常容易理解,症狀和血糖情況都非常吻合。那麼後者是什麼情況呢?在應用降糖藥物,特別是應用胰島素時,血糖在短時間內下降過快,就會出現低血糖症狀,也需要進食含糖食物才能改善。
糖尿病人的餓不是餓?你說的心慌又是什麼慌?

他們的慌是什麼慌呢?

低血糖、飢餓等情況都可以出現心慌的情況,但心慌要警惕心臟病變的出現。因為血糖高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極易合併心臟病變,特別是冠狀動脈的病變,急性發生時可能出現心絞痛或者心梗。因為有糖尿病的病理基礎。長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冠狀動脈會出現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血管狹窄。

糖尿病人的餓不是餓?你說的心慌又是什麼慌?

當情緒變化、體力活動增加或者低血糖等會誘發缺血部位血管突然痙攣、狹窄、閉塞,心肌就會出現缺血、壞死,導致生命危險。患者可能會出現疼痛,提醒患者及家人儘快就醫。但是合併神經病變時會出現無痛性心肌梗塞,這種情況是最可怕的,它會沒有任何症狀就出現猝死的情況,從而失去搶救機會。所以定期檢查心電圖,觀察心臟供血情況非常重要。

經常會有患者向我們描述心慌,吃些食物就會緩解。這在隨訪的時候就非常容易認為是低血糖,可是他們描述的不舒服的位置卻是上腹部,這是因為很多糖尿病患者也合併胃病。胃粘膜的損傷會讓他們感覺上腹部不適(心慌)。糖尿病患者腫瘤的發病率很高,出現消化系統腫瘤的時候也會首先描述心慌的感覺,胰腺炎、下壁的心梗或缺血也會有上腹部不適的感覺,所以要根據症狀進行心電圖、電子胃鏡、B超、CT等的檢查,進行定期的體檢。

糖尿病人的餓不是餓?你說的心慌又是什麼慌?

保持血糖平穩是非常重要的!患者應對自己高低血糖時候的症狀有所瞭解,無論餓還是慌,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