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代州“神醫”柳傑

柳傑(1793-1873年)代州正下社村人。幼時聰穎、好學,識禮儀,施仁義,勵心志,遠名利,務實效。成人後,先任教官,後行醫。因醫術高明,用藥獨到,療效神奇,被人稱為神醫。

各位看官,這裡先表一下正下社村。據州志載:正下社村,大村也,歷有名醫,尤以柳氏族門多出名人矣。民間關於柳傑先生行醫救人的故事,傳聞頗廣。柳傑先生一生窮經篤理,諳熟脈診,辨證用藥,多有創新。有一年道臺的千金得了一種怪病,請了不少名醫,吃了不少湯藥,病體就是不見好轉。這可急壞了道臺府邸上上下下。後來經人介紹來代縣正下社村請柳傑先生。手下差役備了快馬星夜加鞭來到村裡找到先生,說明來意。當時柳傑先生正在下棋,見此情景,心中甚為不悅。便單刀直入地問來人:“你們老爺出門是怎樣的出法?”來人如實說:“我們老爺出門時坐轎。”先生沒好氣地說:“你回去吧,改日再來。”說罷繼續下棋。

差役回去後,不敢隱瞞,只好向老爺如實稟報。道臺老爺一下明白了。第二天,派人抬了官轎,走大道,一路好生伺候地將柳傑先生請進府邸。

柳傑去了以後,先診脈,後開方。結果,他開出的藥方和其他大夫開的藥方基本一樣,道臺上下你看我,我看你,十分失望。柳傑看著府上人懷疑的神色,他也納悶起來:為什麼藥病不投不對症呢?天色已晚,柳傑一時找不到答案,藉著月光到花園裡散步解悶。柳傑只顧揹著手低頭思考,不料幾滴涼水滴在脖子上。抬頭一看,原來是走到了葡萄架下。先生用手輕輕一擦,忽然茅塞頓開。於是,順手掐了幾根葡萄絲,悄悄揣進袖筒。回去以後,不露聲色地對道臺老爺說:“藥由我來煎。”

到廚房解藥時,柳傑暗暗放入葡萄絲作為處方藥引子。煎完藥並將藥渣背過別人做了處理。誰知道臺小姐趁熱服下後,第二天就像換了個人似的,神智也清醒了,渾身有了力氣,真的是藥到病除。“太神了——”結果全府上下都樂壞了,紛紛對柳傑嘖嘖讚歎,言行間格外敬重有加。小姐病好了,柳傑先生的名氣也更大了。原來奧秘就在藥引子上,因為用對了藥引子,藥材才發揮了效力。

話說一次本村奶奶廟唱大戲,家家戶戶請親戚叫朋友來看戲。有一天,散戲後,柳傑先生在戲臺後發現地上有一口剛吐下的痰,眉頭皺了皺,上前用柺杖拔弄了幾下,問道:“誰吐得痰?!”旁邊有個人用手指了一下說,是二毛家峨口東村的親戚吐的。先生不假思索地讓人趕緊把二毛家人找來,告訴他說:“此人有病,而且病的不輕,趕快送人家回去,送晚了人會死在半路上。”跟前人起初聽了十分詫異,繼而一想,既然是柳傑先生說的,自有它的道理。吩咐下去,立馬備車送人。

車馬到家,二毛家的親戚一下車,就開始大口吐血,不久暈倒在地,氣絕身亡。這下方圓幾里的百姓口口相傳,傳得柳傑先生益發神了。

柳用霖是柳傑先生的四兒子,醫術也不錯。一年柳用霖的妻子產後體虛,由於上火,也是得了一種怪病。病人本來面前油燈很亮,她卻叫人點燈,弄得人們啼笑皆非。柳用霖給妻子用藥精心調治多時,卻不見好轉。無奈只好請父親給診治。柳傑先生的給兒媳診過脈後,不開方也不用藥,只是吩咐兒子給兒媳弄個大西瓜吃,越大越好。一般人聽了,很是吃驚。輩輩相傳,產婦不能吃涼東西,怎麼敢吃西瓜呢?既然是父親說的話,用霖又不敢不聽。家裡人半信半疑,買了個大西瓜,讓用霖妻子吃下,令人蹊蹺的是,病人病情立刻好轉。用霖由衷佩服父親,自愧不如,之後更加精進。

柳世昌年輕時,跟隨服侍柳傑先生,得了先生不少真傳。後來柳世昌在太原看到一張告示,是山西督軍閻錫山的母親得了重病,急需診治云云。名醫請了不少,沒一個能治好的。為此閻錫山坐臥不安。柳世昌藝高人膽大,就直接揭了去。一看有人揭榜,衛兵一擁而上,就將柳世昌帶回閻府。閻錫山上下打量一番柳世昌,問柳世昌是哪裡人氏,高姓大名。柳世昌大大方方回話:“代縣正下社人,姓柳。”閻錫山一聽說是代縣人,還姓柳,陡然間精神為之一振,徑直問道:“聽說代縣正下社村有個姓柳的柳漢三,你可認識?”柳世昌心下歡喜,漢三不正是師父柳傑先生的字嗎?迅即喜形於色地應道:“閻大帥,漢三是我叔父,也是我師父。”閻錫山聞聽,喜出望外,當下吩咐下人備飯款待。

飯後柳世昌詢問了閻母病況,接著仔細診脈,繼而眉頭鎖成了個疙瘩。只好如實稟告閻大帥,自己學識淺薄,需師父確診。閻錫山見柳世昌誠懇,欣然同意。柳世昌然後把病人情況詳細地寫信函告柳傑先生。先生看後,函告柳世昌,不用湯藥,用針灸治療即可,並詳告他如何辯證選穴,以及進針深度、留針時間、如何去灸等細節。

經過幾天針灸調理,閻母病體大有起色,不久痊癒。“柳老的治法太神了,的確醫術異於常人。高手在民間哪。”閻錫山大悅,盛情款待柳傑先生得意門生,席上問世昌:“你是讀書呀,還是想謀個差事幹啊?”柳世昌興奮地直截了當回應道:“我想讀書。”於是,閻錫山就送柳世昌去日本留學。據柳氏族譜載,柳世昌在日本攻讀醫學,回國後,閻錫山又安排他去太原道生醫院當大夫。後來柳世昌當了道生醫院院長,再後來委任為上海法醫研究所所長。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各位看官,今天,我們已經走到一個不得不反思傳統與尋找未來的關鍵時刻,中醫如何發展才能斬獲生機,泰然自處,亟需中醫工作者形成共識。而不是各自為陣,相互攻盱。

代州“神醫”柳傑

原雪瑞:山西代縣人,國家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兼高級按摩師,代縣政協委員。作品散見於各類報刊雜誌,多篇被國家、省、市新聞媒體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