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牛幣圈:礦幣,多少資金盤假汝之名以行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2018年被稱為是公鏈元年,全球約有上百條公鏈展開角逐。路演、峰會、meetup,公鏈市場如火如荼的開展。隨著幣價的低迷,如今區塊鏈市場早已不復去年的欣欣向榮,那個寫個白皮書就能輕鬆融資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只要有人的地方,不僅僅有江湖,還有賭場,這或許就是人性。人性的趨利是自由市場經濟調節的永動機。當公鏈的博彩DApp成為了過去,披著公鏈外殼的資金盤早已悄然登場。同時還有一個拉風的名字——“公鏈盤”。

著名的資金盤事件不在少數,前有Fcoin攜款跑路,後有貝爾鏈通過遊戲盤、分紅以及多級推廣的模式,實現了最高漲幅158倍(127元),而後暴跌至14元,創始人發佈致謝信而告終。無獨有偶,今年VDS憑藉共振、CX的模式以及131頁英文白皮書,從1.4元狂漲至140元人民幣,隨後跌至7元。可以說VDS的模式比貝爾鏈來得更加快速,貝爾鏈持續了11個月,而VDS只用了半年。

有些投資者明知道是資金盤仍然要一頭扎入,他們恰恰知道其中的高風險,他們認為在熊市只有資金盤才有拉盤的可能,也從不願意相信自己就是擊鼓傳花裡的最後一個。另外一部分投資者,他們甚至分不清什麼是公鏈,又何謂資金盤,更遑論區分兩者之間的區別。

簡單來說,公鏈盤一般採用市場倍數增長來吸引投資者,其收益率往往遠超市場,但回本週期卻極短。除了令人乍舌的高收益之外,多級推廣和多層返傭,一直是“公鏈盤”引以為傲的重要手段,不斷地發展擴張下線,其本質類似於金字塔式傳銷。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最後往往帶來的就是徹底崩盤。無論是資金盤也好公鏈盤也罷,種種模式的背後,往往都有一個清晰可循的界限,那就是——項目資金的流入和流出。

講到這裡,我們不妨來定義下公鏈,公鏈也稱“公有鏈”,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讀取、發送交易且交易能獲得有效確認的、也可以參與其中共識過程的區塊鏈。為什麼資金盤喜歡假借公鏈的名義呢?大概率這樣更方便洗腦,以及佔據合理性。因為公鏈的造福神話不在少數,以太坊、EOS、瑞波都是公鏈,這也就意味著其中的想象空間巨大。

區塊鏈可以被分為兩層,第一層是底層公鏈,第二層才是應用層。當大家在討論商業化應用落地的時候,往往忘記了底層公鏈。一直以來,公鏈都是區塊鏈應用價值的底層支撐。區塊鏈一般都會遵循底層公鏈到解決方案,再到行業引用的發展邏輯。只有底層公鏈保持其高效運轉,區塊鏈的商業化應用才有發展和落地的可能性。公鏈作為基礎,本身的技術對於驅動整個行業,有著無法比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儘管公鏈的吞吐量、共識機制引起的資源浪費以及中心化問題,正在逐漸困擾著公鏈的發展。但是隨著全球區塊鏈愛好者孜孜不倦的探索,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公鏈項目脫穎而出。有的也許是為了增加吞吐量,例如ZIL;有的是通過跨鏈技術,在各條鏈間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實現大連通,例如Polkadot;也有的則是為了改善資源浪費和去中心化問題,如ETH。

且不說,公鏈的發展能否引領區塊鏈3.0時代。但是在巨大的財富效應之下,越來越多的項目開始標榜自己是公鏈,但是掛羊頭賣狗肉,資金盤的生意做的越來越紅火。如果,一個項目從長期來看,它的實際價值很難體現,那麼它成為空氣項目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作為一條以PoW為核心的公鏈,從根本上解決挖礦難、成本高以及中心化問題。以算力為支撐,以社區為基礎,打造一個公平的區塊鏈世界,這個重任只能由小礦幣實現。

我們相信,小礦幣一定有著非比尋常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並且可以持續推動區塊鏈行業高效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