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為人所不齒的王朝,歷史多次重演弟奪兄位,叔侄相殺,不放過嫂子

導語:為人所不齒的王朝,歷史多次重演,皇帝哥哥傳位給弟弟,叔侄相殺,不放過嫂子

公元561年,北齊的第三任皇帝高演駕崩,臨終前他將代表皇權的玉璽交到弟弟高湛的手裡,並囑咐他要好好善待自己的侄子高百年。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儘管喊著“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口號,可實際上天子的話就是法,連執法人的生命都被牢牢地捏在天子手心裡。皇位的誘惑力要遠遠高於世間的一切,歷代帝王都傾向於“父死子繼”的繼承原則,那麼是什麼原因促使高演願意將皇位傳給弟弟高湛,而不是親生兒子高百年呢?

為人所不齒的王朝,歷史多次重演弟奪兄位,叔侄相殺,不放過嫂子

其實這與高演的上位有關,北齊王朝的皇位本來也不是高演的,但野心勃勃的高演仗著朝中權勢,成功廢掉新帝高殷,並隨便找了個理由暗害了高殷。北齊王朝的開國皇帝是高洋,他在臨終前對高演說過這樣一句話:“假如你哪天想做皇帝,千萬要留住高殷的性命。”當時的高演有種被人看穿的恐懼,當即磕頭如搗蒜,賭咒發誓不會覬覦皇位,可轉眼高演就上演了一出逼宮大戲。

要是高演放高殷一條生路,隨便給點賞賜和待遇,這樣一來也不算違背高洋的囑託。但高演性格謹慎多疑,高殷雖然眼下被廢,可畢竟是先帝冊封的名正言順的天子,自己則是鳩佔鵲巢的野心家,得位不正不說,民心也會發生變動。

為人所不齒的王朝,歷史多次重演弟奪兄位,叔侄相殺,不放過嫂子

最可怕的是,留下高殷後患無窮,萬一哪天大臣高喊著讓高殷復位,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放絆腳石?高演越想越怕,隨即派人賜給高殷一杯毒酒,他堅信只有高殷離開這個世界,繼位才會合乎常理。然而高演這個皇帝只當了不到一年,或許是做賊心虛的心理,高演每晚都會做噩夢,夢裡鮮血直流的高殷哀嚎不已,怒氣衝衝的高洋來興師問罪。醒來後的高演大汗淋漓,他開始後悔自己的心狠手辣,痛恨自己當初那顆蠢蠢欲動的心。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高演在高湛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尤其是眼神裡流露出對皇位的渴望,簡直和自己一模一樣。高湛的勢力羽翼漸豐,一時也奈何不了他,恰在此時高演想通了一件事情,皇位並非當初自己想得那麼美好,坐在這個位置必然要拋棄兒女情長,淪為鐵石心腸的野獸。

為人所不齒的王朝,歷史多次重演弟奪兄位,叔侄相殺,不放過嫂子

如果太子高百年繼位稱帝,那麼勢必會落入複雜的利益交錯網裡,高湛會不會留高百年一命都很難說;心裡打定主意的高演臨終前決定將皇位傳給高湛,並情深意切地懇求高湛留高百年一命,誠惶誠恐的高湛跪了下來,表示一定會善待侄子高百年。

然而高湛的所作所為卻是下一個高演,高百年同樣沒能逃脫被殺的命運,因為他的舊太子身份就必然要成為高湛坐穩皇位的犧牲品。

為人所不齒的王朝,歷史多次重演弟奪兄位,叔侄相殺,不放過嫂子

北齊王朝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王朝之一,這個只有二十八年壽命的短命王朝,卻經歷了六位皇帝,且皆是荒淫殘暴的“佼佼者”;北齊建立的基礎來自東魏時期的權臣高歡,他是高氏家族發跡的先祖,沒有他的努力,北齊王朝就不會誕生。

高歡的最大嗜好就是強佔他人妻女,東魏上到皇后下到諸侯王的王妃,幾乎都沒能逃出高歡的魔爪。高歡的兒子高澄繼承了東魏大丞相的職位,同樣繼承了父親高歡的惡劣嗜好,臣子薛直的老婆姿色出眾,高澄一眼就相中,並強行拉入府內想要施暴。

豈料薛直的妻子性情剛烈,始終不肯讓高澄冒犯,氣得高澄當場拔劍殺掉,隨後派人將薛直一家滅族。此後高澄竟然將目光放到親弟弟高洋的妻子身上,等到高澄被刺身亡後,隱忍多年的高洋猛然爆發,展現出過人的指揮能力,成功穩定住局面。

為人所不齒的王朝,歷史多次重演弟奪兄位,叔侄相殺,不放過嫂子

高洋掌握實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自立為帝,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高洋不只是為了完成高家的遺願,更是為了顯示自己比父兄更加強大。很不幸的是,初期表現不俗的高洋,不可避免地繼承了高氏癲狂好淫的基因,他經常將自己家族的女人召進宮裡,要她們脫光衣服,赤身裸體地和寵臣行周公之禮。

為了給自己的妻子報仇,高洋也強行霸佔了哥哥高澄的妻子,還美其名曰:一報還一報;高洋似乎還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病發前的他可以坦然自若地處理政務,病發時的他則帶領一群寵臣脫光衣服,在街上狂奔不止,這大概是最早的裸奔愛好者。

第四位皇帝高湛比起前幾任皇帝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先是將高演的囑託拋之腦後,隨後對自己的嫂子李氏起了歹心,並以李氏之子太原王高紹德的性命相要挾。不久後,李氏懷孕了,倍感屈辱的李氏決定打掉這個孽種,這下可惹怒了喪心病狂的高湛,他對李氏咆哮:“你殺了我兒子,我也要殺了你兒子。”說罷高湛當著李氏的面,用刀柄活生生敲死了太原王高紹德。

為人所不齒的王朝,歷史多次重演弟奪兄位,叔侄相殺,不放過嫂子

北齊王朝的皇帝,包括高歡和高澄在內,不是沒有進取開拓的心思,兩個人在把持東魏政權的時候,對南朝的政權和北方的幾個國家都進行過征伐。高洋在稱帝初期被人看作是英雄天子,一統天下的希望,但之後的高洋很快陷入無休止的淫樂中去。高氏子孫對北齊王朝的為所欲為,徹底消耗了北齊的國力,與之相反的是鄰近的北周日益強大,北齊覆滅的國運由此註定。

早在東西魏分裂的時期,東魏權臣高歡和西魏權臣宇文泰就是一對死對頭,兩人時常誰也不服誰,誰也看不慣誰,時不時地發動戰爭。高歡和宇文泰直到死也沒能分出勝負,可終究最後還是宇文泰贏了,因為他的子孫有個英明神武的宇文贇。反觀高歡身後,一眾是尋歡作樂、無心政事的荒唐皇帝,這種局勢已然輸定,隋朝接了北周的班,完成了南北朝梟雄一統天下的夙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