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50歲的陳小春因為在第五季《爸爸去哪兒》中“帶娃”的上佳表現又火了一把,“萌、懂事、堅強”的“小小春”Jasper更是吸粉無數。網友們很好奇,兇巴巴的小春哥能養出懂事可人的兒子,到底有什麼魔法?
其實仔細看正片了才知道,雖然小春哥表面嚴肅,但在情商方面,他給很多爸爸都做了好示範:
共情:呵護孩子的自尊心
節目中,有一個安排分房間的環節,陳小春和Jasper分到比較大的房間,但Jasper不喜歡房間味道,一開始拒絕進去。
即使陳小春問孩子:“要不要進來坐?”,意思是讓他“試一試”,但小小春臉上還是寫滿了不情願,“不要,不要”。
蓬蓽土房,Jasper看到了很不開心,坐在門口想媽媽想回家。
兒子不聽自己的話,一般脾氣不好的爸爸很快就會吼起來,各種“不懂事、不聽話”的帽子給孩子扣起來,但是陳小春沒有這麼做。
他尊重孩子,抱著他:“爸爸在這呢,沒人會傷害你”,理解孩子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
尤其讓人感到暖的是,他說起自己小時候“也是住這樣的房子,比這個還爛呢。”幫助孩子拉近與環境的距離。
然後在房間裡噴了空氣清新劑,層層鋪墊,沒有強迫,而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幫助他嘗試自己不喜歡的環境,很快Jasper沒有牴觸,而是安靜地想了一會,就進屋了。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在孩子明顯拒絕的時候,不是強迫或者忽悠孩子去接受,而是站在了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並和孩子一起努力,去嘗試接受一些他未曾接觸過的事物。火爆脾氣的陳小春用“共情”做了個好示範:商量的語氣,“共情”地回想類似場景,讓孩子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孩子是不是會更容易接受?
情緒,不是災難
孩子小,走路慢,當然跟不上長腿爸爸的腳步。在帶著大喇叭回家的路上,各種石階彎曲陡峭,Jasper走得很慢,陳小春就生氣了,衝他大吼“哎!快點!”火爆的聲音甚至嚇跑了躲在角落拍照的路人。
要是換做一般小孩,估計會哭著追上去,但Jasper卻鎮定自若,像個大人一樣問爸爸:“你能不生氣了嗎?”
Jasper的冷靜表現,更加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在他們家,發火不是什麼天大的事情。情緒不是災難,不是噩夢,不是失控動手,情緒只是情緒而已。
Jasper體察到爸爸在“生氣”的情緒,讓陳小春都愣住了,意識到自己態度不好,終於不再繃著臉了,說“對不起”。
在回到房子後,Jasper就像個大人一樣對爸爸說“你今天生了很多氣。”
陳小春也意識到自己今天很多地方沒做好,放低姿態對兒子道歉,並且希望兒子能原諒自己。
在一天即將結束的時候,父子倆和媽媽應採兒視頻通話的時候,陳小春再次當著老婆的面,對今天自己向兒子發脾氣的事,再次道歉,並獲得了Jasper的原諒。
陳小春後來表示,他被兒子當時的表現震驚了:
我從來沒想過他會跟我有那個對話,我想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那段話。不難看出,小小春之所以這麼暖萌,是他已經具有了一個情商高手的基本功,就是察覺自己的情緒狀態,能很快了解自己的當下情緒,並且表達了出來。
幫助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狀態,陳小春夫妻的育兒方法棒棒噠。
而“兇爸爸”陳小春也做了很好的示範:
中國的父親表達愛的方式是非常深沉和含蓄的,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男子漢大丈夫”四個字。
有了孩子後,他們內心渴望兒子超越自己,但男性固有的競爭意識,又讓他們要在兒子面前彰顯自己,所以,對兒子的愛中,他們會夾雜著苛責、批評,攻擊。
在和兒子的溝通中,陳小春做到了主動認真傾聽,他聽到了兒子對爸爸發火的“焦慮”,這份耐心表達的是尊重和關注,對建立兒子的自信心很有好處。同時,放下架子,及時溝通,培養了彼此的情感溝通能力。
大聲說“愛”,孩子更自信
陳小春另外還有一個讓人很喜歡的優點,就是懂得對孩子表達愛意。在出去做任務的時候,讓孩子給自己加油,最後還說了一句“I LOVE YOU”。
在夜晚睡覺前,和孩子聊天的時候,除了表達歉意,也表達了愛意。
很多爸爸都不善於對自己的孩子說“我愛你”,甚至覺得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會不好意思,說不出口,以為心裡默默愛著孩子,默默付出就可以了。父母對孩子大聲說愛,其實能讓孩子從小就明白,愛一個人,坦坦蕩蕩說出來,沒什麼好害羞的。
中國式的教育比較注重智商,較少顧及情商,父母眼中只有“聽話”才是好孩子,極少關注孩子情感上的缺失。
而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在愛意中長大的孩子,會更自信。因為父母“愛”的表達中有正向的肯定和欣賞,幫助孩子在面對別人的惡意攻擊時能沉穩以對,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壓能力,在人際關係上得心應手。
自控力:不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Jasper喜歡大喇叭,在沙灘活動結束後,Jasper想把大喇叭帶回自己的房子。陳小春看見兒子想拿走大喇叭,就一臉嚴肅不願意了,強調這個東西不是你的,不能拿。
在Jasper多次強調村長已經把大喇叭送給自己後,發現孩子真的喜歡大喇叭,才讓孩子帶回家。
一個小喇叭勾引著孩子的好奇心,卻考量著家長培養孩子的“秩序”和“自控力”情商意識。
想拿走遊樂園人家遺落的玩具,還沒到付款時就迫不及待要擰開飲料喝水,這些具體的生活中“自控力”考驗,都會漸漸延伸到心理“自控力”的成長。
兒童和成人不同。孩子天生就有內在的秩序感,他喜歡遵守規則。因此,父母在孩子年幼時就要不斷強化類似“別人的東西不亂拿”的“自控力”準則,幫助孩子形成“自律”。
孩子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會漸漸把內化規則,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關係到兒童長大後的道德、文明素質以及情商表現。
很多人說陳小春兇巴巴,對孩子沒有很多耐心,這點也的確是他的不足之處。但從整體帶孩子的情況來說,他兇巴巴的嚴肅的表情下,其實隱藏著可愛簡單,含蓄又溫柔的心和值得學習的情商育兒方法。
他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在孩子不願嘗試的時候給孩子滿滿的能量鼓勵,看到孩子的錯誤及時糾正,並不會以“他只是個孩子”的想法去糊弄過去了。如果他還能收收自己的暴脾氣,再溫柔一點,就是一個更高情商的爸爸了,是不是呢?
(本文中的圖片均來自網絡)
閱讀更多 張怡筠博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