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如何選擇合適的單招院校?

體育生純乾貨 | 如何選擇合適的單招院校?

由於體育單招政策的特殊性,大部分學生的評估能力不夠,不具備獨自完成志願報考的能力,可能需要家長的協助,依據家長為主、學生為輔原則去選擇學校。

但如果能結合專業培訓學校的意見更好,選擇學校要結合所學專業、學習及訓練水平、學校地理位置、學校招生專業熱門程度,期待的就業方向等綜合考慮。學生可以選擇學校,學校也會選擇學生,擇優錄取。

報考與錄取是選擇與被選擇的過程。

體育生純乾貨 | 如何選擇合適的單招院校?

那麼單招生和統招生待遇有差別嗎?

首先明確一點:單招和高考統招只是兩種不同的考試模式,但是同學們入學以後的待遇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相同點:統招與單招的學員這兩者的待遇是相同的。單招與高考錄取的組織方式相同,都由當地招生考試部門統一組織考試、填報志願、劃線錄取;招生計劃性質相同,享受統招生學生同等待遇,單獨招生納入普通高等教育計劃,是專科層次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屬於成人教育,也不屬於自學考試。

單招考生在校期間待遇,國家補助政策,畢業時享受的就業政策及就業後的工資、福利、職稱評定,畢業證書,報到證,均與普通專科學生完全一樣。單招錄取後的考生與高考上線錄取考生同年入學,同時畢業,入學時學費住宿相同,學生畢業後可以專接本普通本科,可以在全國網上查詢。

不同點:

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報名時間不同,考試時間不同,考試模式不同;考試內容不同。單招的錄取率相對比統招的錄取率高,統招的選擇很多,也意味著競爭更激烈。

體育生純乾貨 | 如何選擇合適的單招院校?

今天幫你解析,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單招院校:

體育生純乾貨 | 如何選擇合適的單招院校?

以上示例不難看出,體育學僅在體育類學校是重點學科,在師範類、綜合類都不是重點學科,再好的學校,如浙江大學同屬211/985的學校,體育也是非重點學科,或者說是邊緣學科。

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概念,211工程學校和985工程學校,這兩個教育工程都是中央政府、集中地方各種資源從學校整體條件、學科建設及學校公共服務為標準的大學建設工程,旨在提升大學的綜合實力及學校國際競爭力,是對學校綜合實力的評價,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重點學科,但不是學校所有的學科都是重點。

我們發現大部分家長的擇校觀是這樣的:

1、孩子學歷是敲門磚,儘量上重點院校,優先考慮211/985院校。

2、孩子不想練體育,希望考上綜合類學校,入學後調換其他專業。

3、孩子想從事教師工作,關注教師資格證,希望孩子上師範類學校。

4、孩子成績不好,隨便上那個學校都行,拿大錄取通知書便是大吉。

5、孩子成績不錯,非北體不上。

體育生純乾貨 | 如何選擇合適的單招院校?

211與985的學校確實是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一批院校,但各學校重點建設學科不一樣,只有考上了學校對口實力較強的學科才能算的上真正意義的211和985。單純為了追求211與985的資質而去學體育並非是體育生的最佳選擇。

專業體育院校的師資、支持體育的基礎設施優於師範類和綜合類。近幾年的體育生就業形式分析,同樣的體育類崗位專業體育院校的學生錄用率優先於師範與綜合類。

從錄取難度上分析,體育類院校各項目招生人數較多,相對容易一些。部分師範類學校文化分要求高,難度大。

體育生純乾貨 | 如何選擇合適的單招院校?

記住報考要有宏觀原則和微觀考查

從宏觀原則上來說,報考院校還考慮以下四點。

第一個原則就是大城市。

這裡沒有歧視中小城市的意思。與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信息量更充分,就業機會也更多。有句老話叫做“山溝溝裡面讀書,不如十字街頭聽講”就是這個意思,上學的目的就是要擴大視野。在大城市中也有區分,比如,廣東、浙江的產業比較發達,北京、上海的服務業相對更集中。

第二個原則是規模。沒有合格的教學設備,難以培養出合格的技能人才。老師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學校可以招很多學生,如果老師和設備跟不上,難以保證學生的教學質量。而且,學校規模過大,在管理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同時,如果學校規模過小,比如只有一兩千人,也有其他的問題存在,考生一定要慎重考慮。

第三個原則是興趣。考生在填報普通本科志願的時候,專家都建議要以興趣為主。同樣是高等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學生報考高職志願的時候,也要講興趣。如果沒有興趣,學生一樣會學不好。不論什麼層次,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

第四個原則是寬口徑。上大學所學的專業未必是一輩子的職業,很可能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要轉向其他的行業。如果專業過於狹窄,不具備轉型的基礎,也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看所選的專業有沒有一個職業群為背景,有沒有一定的職業適應性。另外,挑選專業也要看得“深”一些,應該是社會未來發展的朝陽事業,而不是眼前的熱門職業。

從微觀層面而言,就是看這個學校是不是出現在各省區市招辦印發的招生學校名冊上。如果想了解得更詳細,可以登錄教育部網站進入相關頁面,驗證這所學校是否具備資格。

這麼多學校,怎麼選?

那麼,該如何判斷其他院校的含金量呢?以下這些因素還請您多加留意:

1.畢業生質量。就業狀況是最能反映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指標。考生、家長不妨參看一些第三方調查機構發佈的各院校畢業生薪酬調查、排行榜等資訊。

2.辦學歷史。歷史悠久的學校,開辦歷史比較早,經驗豐富,已經適應了市場經濟的變化需求,在就業市場就會有很高的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