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徐聞縣龍塘鎮包宅村————徐聞生態旅遊第一村

徐聞縣龍塘鎮包宅村—— ——徐聞生態旅遊第一村

包宅村位於徐聞東南海濱,自然景觀秀麗,東鄰棚寮角,西倚排尾角,兩角如“雙龍出海”,形成青安灣。 灣內風輕浪細,海水清澈透明,潔白的沙灘綿延6000多米。岸邊,龍圖溪自北向南,蜿蜒流人青安灣,兒幹畝木麻黃林鬱鬱蔥蔥,還有田野、椰樹、古井、農家,構成一幅迷人的風景畫,成為徐聞生態旅遊的第一村。

包宅村文化獨特深厚。 據考證,包宅村為北宋名臣包拯後裔包文魁,於明末清初從上黨遷徙至此定居。 村民世代亦漁亦農,樂居於青山綠水間。 清朝末年雷州拔貢譚昌朝,為包宅村題詩: “青彩側鸞斑,勳在當年稱貴胄; 安榮垂燕翼,澤留奕世裕貽謀。”

解放戰爭時期,包宅村是解放軍渡瓊作戰訓練基地之一。 有43名村民自覺加人作戰行列,舵手包振祥壯烈犧牲,他的英雄事蹟被載入《中國共產黨英烈大典》》,一批船工榮立功勳。 村民為紀念渡瓊作戰的豐功偉績和革命先烈英雄事蹟,在村中安置了“護航三號”英雄船,並建造英雄碑刻,供遊人觀瞻。

包宅村民風淳樸,民俗豐厚,具有濃郁的紅土文化風情。 村中文物眾多,有包公祠、白馬廟、石狗、石磨,石椎,石罾等。風味小食有包公扁粽、蝦餅、蝦糟、蝦汁,米粉、水餅、年糕等。海灣內可游泳,泛舟、垂釣、拉網、打罾、摸螺、拾海馬,趣味十足。

包宅村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優勢,積極開展生態文明村建設活動,改造村容村貌,重新修建了包公祠,白馬廟,完善了海上各項娛樂項目,建設了渡瓊作戰訓球基地紀念園,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句宇村曾被評為“廣東省美德在我家示範點“、”湛江市生態文明村“。

徐聞縣龍塘鎮包宅村————徐聞生態旅遊第一村

大型海邊浴場

徐聞縣龍塘鎮包宅村————徐聞生態旅遊第一村

包宅生態旅遊開放剪綵

徐聞縣龍塘鎮包宅村————徐聞生態旅遊第一村

村道

徐聞縣龍塘鎮包宅村————徐聞生態旅遊第一村

椰林風光

(注:本文素材經湛江市民俗特色研究協會會長龐建雄授權使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其他用途,一經發現,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