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覆盤丨2019年哪些政策讓動力電池產業“變天”?

愈臨近財政補貼退坡的時間節點,市場的陣痛就愈加明顯。當然,在陣痛之中也孕育著劇變。很顯然,2019年整個動力電池產業就是處於強烈陣痛和劇變之中。財政補貼大幅退坡,動力電池產業大門對外開放,“白名單”成為歷史,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安全排查及約談一輪接著一輪,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召回也不再是新鮮事……

細數之下,哪一項都與政策的出臺、調整或退出有關。從政府的角度來看,為了完善市場運營環境及監管,政策必不可少;從市場角度來看,任何一項政策的變動,都會對產業發展造成深遠影響,甚至可能會決定企業的前途;從個人來看,唯有政策不斷完善,大家才可以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

2019年即將過去,這一年,對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都有哪些牽動產業神經的政策或出臺,或調整,或退出?又對產業發展產生了何許影響?電池中國網將啟動“2019丨年度覆盤”活動,帶你一探究竟。今天,我們將從政策角度,梳理2019年對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影響較為至深的產業政策。

★★★★★: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關鍵詞:2019年補貼政策、補貼退坡

發文機構: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

發佈日期:2019年3月26日(過渡期: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

政策要點:

一、補貼金額在2018年基礎上下滑超過50%(純電動乘用車補貼下滑超50%,客車補貼下滑70%左右);

二、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低於125Wh/kg無補貼;

三、電動乘用車續航里程250公里、客車200公里以下的車型取消補貼;

四、地補取消,轉為補貼充電基礎設施等;

五、不再對系統能量密度160Wh/kg以上車型設置獎勵係數,均按1倍補貼。

縱觀近十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歷程可看,補貼政策對於產業的貢獻度在所有政策中一直超過50%。2019年財政補貼政策大幅退坡,對產業發展造成了非常大的衝擊。

市場反應:

自6月25日新政過渡期結束,新能源汽車產銷迎來5連降。並且多位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全年產銷將持平,甚至負增長。這與年初當時不少機構給出的160萬輛銷量目標相差較大。據電池中國統計,實際上今年國內幾家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也不盡如人意。

財政補貼大幅退坡,新能源汽車製造成本明顯上升,產業鏈各環節技術創新降成本的速度趕不上財政補貼退坡力度,產業發展出現放緩。進而出現一連串反映,導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鋰電設備等產業鏈洗牌加速,產業優勝劣汰比預期來得更早。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秘書長董揚建議,政府採取“穩政策”措施,明確宣佈明年政府財政補貼政策不變。

★★★★☆:切實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 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安全、動力電池安全

發文機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

發佈日期:2019年6月17日

政策要點:

一是強化整車運行監控體系;二是切實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三是健全安全標準規範體系;四是加強行業自律,做好宣傳引導。

具體工作:

6月17日,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佈《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促請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對本公司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重點對已售車輛、庫存車輛的防水保護、高壓線束、車輛碰撞、車載動力電池、車載充電裝置、電池箱、機械部件和易損件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呈上升態勢,2019年相關安全事故頻發,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是工信部自2018年9月以來發布的第三份關於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的文件,較前兩次要求更加嚴謹,且首次對車企提出了“應當主動向主管部門備案召回”的要求。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產品召回管理的通知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召回

發文機構: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

發佈日期:2019年3月15日

政策要點:

一、有關生產者(主要為汽車)獲知其生產、銷售或進口的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上發生交通碰撞、火災等相關事故,應按規定,立即組織調查分析,並向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報告調查分析結果。

二、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等零部件生產者獲知新能源汽車可能存在缺陷的,應按照規定,向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報告,並通報生產者。同時,配合缺陷調查、召回實施等相關工作。

三、新能源汽車生產者應按規定和要求,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可追溯信息管理制度,落實產品安全主體責任。經調查分析發現存在缺陷的,應立即停止生產、銷售、進口缺陷汽車產品,並實施召回。

事實上,隨著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的增多,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10月9日又發佈了《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關於進一步規範新能源汽車事故報告的補充通知》,對新能源汽車召回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和規範。

市場反應:召回管理通知出臺後,新能源汽車召回也有法可依。今年以來,包括蔚來汽車、北汽新能源、南京金龍客車、湖南江南汽車等陸續有新能源汽車因安全問題被召回。召回工作不僅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給企業品牌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對產品保持足夠的“敬畏之心”已成為電池企業的生存法則之一。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2035、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

發文機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

發文日期:2019年12月3日

政策要點:

1、力爭經過15年努力,純電動汽車成為主流,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

2、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市場佔比將達到25%左右;

3、以資本市場為依託,發揮各類基金的協同作用,推動新能源汽車整車、動力電池等零部件企業優化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4、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被列為“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攻關工程”;

5、攻克氫能儲運、加氫站、車載儲氫等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支撐技術;

6、開展高壓氣態、低溫液態及固態等多種形式儲運技術示範應用,探索建設氫氣運輸管道,逐步降低氫燃料儲運成本。健全氫氣制儲運、加註等標準體系;

7、大力推動充換電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

政策解析: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作為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綱領性文件,對我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裡面涉及到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等多項建議,將對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詳情:推進燃料電池汽車、鼓勵光儲充放 工信部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

★★★☆☆:關於支持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的通知

關鍵詞:新能源公交車

發文機構: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發展改革委

發佈日期:2019年5月8日

政策要點:

1、地方可繼續對購置新能源公交車給予補貼支持;

2、落實好新能源公交車免徵車輛購置稅、車船稅政策;

3、應將除公交車外的新能源汽車地方購置補貼資金集中用於支持充電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環節;

4、從2020年開始,採取“以獎代補”方式重點支持新能源公交車運營。

政策解析:

通知要求,地方政府應制定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明確新能源公交車替代目標和時間表,於2019年8月1日前按程序報送至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備案。

詳情:重磅!四部門發文:支持力度加大 2020年新能源公交車將“以獎代補”

推動公共交通領域新能源化,仍然是我國政府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同時,由於政府的支持,新能源客車產量也在穩步增長,對磷酸鐵鋰裝機量的貢獻也非常不錯。

★★★☆☆:《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廢止

關鍵詞:動力電池白名單

發文機構:工業和信息化部

發佈日期:2019年6月21日

政策要點:

工信部決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規範條件企業目錄同時廢止。

“白名單”的實施,極大程度上促進了本土動力電池產業的高速發展,為本土企業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出現一批優秀電池企業。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外資動力電池企業與國內企業同臺競爭,將能夠進一步引入有效競爭,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和市場環境優化。

當然,只給這個政策三顆星,是因為隨著補貼將於2020年年底退出,《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對於國內整車企業配套外資電池幾乎無約束力。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燃料電池汽車的財政補貼政策最終還是沒有出臺。2020年,對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來說是極為重要和關鍵的一年,未來的“政策”是否具有延續性、穩健性,仍受產業界重點關注。電池中國網將持續跟蹤和關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變動,為產業界帶來最新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