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隋朝和唐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呢?

月音吐槽


隋唐是中國帝制時代的第二個鼎盛期,它們都曾數次興兵遼東,征伐高句麗,直到唐高宗總章元年才艱難的將其滅國。高句麗作為一個偏居東北一隅的小國,為什麼被強大的隋唐視作眼中釘,必除之而後快?

其實原因無外乎有以下幾點:

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草原汗國勾結,威脅中央王朝

高句麗之所以有底氣和強大的中央王朝抗衡,不是他自身有多強,而是藉助了草原汗國的威勢,用來以小博大。除此以外,遼東所在的位置也得天獨厚,進可威脅中原王朝的河北之地,退則能依託茫茫大山進行防守。

隋朝消滅南陳,統一江南以後,偏居東北的高句麗就已經很有危機感了,其君臣上下都很清楚,強大的隋軍馬上就會劍指遼東。

在這段時期,高句麗的處境開始變得尷尬,由於地區小強國的身份,一直遭到遼東各部族忌憚。如當時還不是很強大的契丹,始終頻繁接觸突厥和隋朝,試圖擺脫高句麗的控制。

所以,突厥對待高句麗的態度則比較曖昧,一面削弱,一面又拉攏。當隋朝有意聯合突厥共同打擊高句麗時,突厥往往很願意出兵。但是,一旦隋朝要打滅國之戰,突厥就會消極抵制,甚至在背後捅刀。

開皇十八年,隋文帝第一次征伐高句麗,便遭遇了突厥人大規模的襲擾犯境。與高句麗開戰以後,隋朝不得不同時在東北、漠北、西北三處分別作戰。

當隋軍遭遇挫折時,隋文帝對形勢做了清醒的判斷,果斷選擇撤軍。為了報復突厥的背後插刀,隋文帝在開皇十九年大舉進攻突厥,此戰突厥汗國大亂,自此以後分裂為東西兩汗國。

表面上隋朝已經控制住局面,但突厥並不甘心臣服於隋朝,於是又搞起了外交戰略。從西北的吐谷渾到東北的契丹、高句麗都成了它拉攏的對象。

直到隋煬帝繼位以後,突厥的外交戰略已經基本實現,隋朝周邊大大小小的部族均已被拉攏過去,由西北到東北對隋朝形成了包圍和夾擊的態勢。

而高句麗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自然成為這個包圍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大業三年,隋煬帝徵發五十萬眾北巡,當他發現突厥牙帳中竟然聚集著奚、室韋、吐谷渾、高昌以及高句麗等數十部落的酋長時,不免心生警惕。

為了打破突厥的外交包圍,隋煬帝在大業五年征討吐谷渾,掃平來自西北的威脅,大業六年又謀劃分裂西突厥,到大業八年,基本達成目標。

當解決了來自西北方的威脅以後,隋煬帝在大業八年正式下詔,親征高句麗。只要滅了高句麗,就會徹底打破突厥謀劃的包圍戰略。

這也是隋煬帝執意攻打高句麗的直接肇因。

而唐朝滅高句麗,其原因固然是解除來自東北方的軍事威脅,但這已經不是主要因素了。

大一統思想下的收復故土

由於有了隋朝三徵高句麗而亡國的前車之鑑,唐朝在對待高句麗時就謹慎了許多,即便這個東北小強國帶來的威脅一點也不比隋朝時代小。出於現實局勢考量,從唐高祖到唐太宗執政早期,與高句麗始終都維持了相對友好的關係。

這種情況直到唐軍生擒頡利可汗才有了改變,草原上的突厥汗國轟然倒塌,圍繞在唐朝周邊的敵對部族基本都被消滅,孤零零的高句麗失去了可堪借力的支點,再無法博弈於大國之間而得利。

即便形勢一片大好,唐太宗也沒有急於興兵征討高句麗,而是安穩的消化突厥內附以後眾多的部眾。

所以,這一時期,唐朝征討高句麗,主要目的已經從消除威脅轉為收復故土。唐太宗曾不止一次提過:

“高句麗所居本四郡。”

這明確表示了,攻打高句麗乃是恢復漢家四郡之地。高句麗竊據於此,唐朝出兵討伐,為了收復故土,是正義之師。

收復故土,看起來只是遲早的問題。

可惜好景不長,突厥內附以後,薛延陀部填補了草原上的權力空間,建立薛延陀汗國,很快就成為唐朝最強勁的對手。

想必高句麗君臣上下肯定長長鬆一口氣,他們又可以玩博弈於兩強之間的把戲了。

貞觀十七年,高句麗打算吞併新羅,為了阻撓唐朝的干涉,遣使往薛延陀,挑撥他們與唐朝之間的關係。

高句麗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唐太宗在進行了一年的準備以後,於貞觀十九年御駕親征。此戰雖然未能全功,但仍舊大大削弱了高句麗的實力,使之距離亡國只剩下一步之遙。

唐太宗尚在遼東戰場時,薛延陀汗國可汗夷男病死。短短一兩年間,這個曾經敢於叫板唐朝的草原汗國分崩離析。

高句麗再次失去了可堪利用的支點,這一次,再沒有奇蹟出現,草原上也沒有出現取代薛延陀的強大汗國。

在薛延陀汗國瓦解以後,唐朝邊境的軍事壓力變得相對寬鬆,針對高句麗的戰爭便不再追求速戰速決,而是打成了持久戰,步步蠶食。

直到總章元年,九月,唐軍攻入平壤城,高句麗滅亡,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四郡故土盡歸唐朝。

高句麗極度敵視中央王朝,隋唐為了維護宗藩體制

高句麗作為區域強國,對中央王朝一直懷有深深的敵視。而中央王朝出於自漢朝以來的政治傳統,對周邊部族小國均採取羈縻朝貢政策。這樣一個桀驁不馴的藩屬,叛服不定,對中央王朝的宗藩體制帶來了嚴重衝擊,為各藩國做了極不好的示範。

如果中央王朝不能對此予以適當的懲罰,身為宗主將威信盡失。

隋朝建立之初,高句麗尚能遣使來朝,但隨著雙方關係惡化,高句麗便斷絕了與隋朝的一切往來。

直到隋朝滅南陳以後,雙方關係在短暫的緩和以後再度惡化,其整體外交策略也是親突厥而遠隋朝。尤其是隋朝頻頻要求高句麗國王親自來朝的情況下,高句麗出於不信任,幾次三番的明確表示拒絕。

從開皇十八年,隋文帝第一次征討高句麗開始,直至隋亡,高句麗始終以強硬之態對抗隋王朝。就算隋煬帝第三次親征時,高句麗曾短暫稱臣,也僅僅是權宜之計的表面敷衍。更何況,隋煬帝返回國內以後,其君臣仍舊不奉命,甚至連隋朝俘虜都不肯放歸。

所謂稱臣,就是高句麗對隋朝徹頭徹尾的欺騙。隋軍前腳剛走,它馬上就變臉不認賬。

當然,隋煬帝已經沒有能力懲罰這種欺騙行為。回去以後,他被國內此起彼伏的叛亂折騰的焦頭爛額,心灰意冷,社稷尚且難保,哪裡還有心思和精力繼續征討東北一隅的高句麗?

唐朝立國以後,高句麗雖然與之保持了相對友好的關係,但在某種程度上,雙方之間更像盟友,而並非宗主與藩屬。

高句麗始終試圖讓自身與唐朝保持相對一致的地位。其中緣由,除了隋煬帝以送人頭方式帶給他們的自信以外,更多則出自於對中原王朝懷有深深的敵意和蔑視。

這種看似與實力不匹配的自信並非無中生有,隋煬帝征討高句麗,三次都損失慘重。高句麗將斬殺的隋軍將士屍骨堆成一座座“京觀”,一者炫耀武功,二者用以警告來犯者。這些京觀在遼東十數年,至太宗貞觀年間,才為唐軍所搗毀,隋軍將士遺骨得以運回安葬。

如此強悍的高句麗又怎麼可能甘心情願認中央王朝做宗主呢?當唐軍生擒頡利可汗以後,高句麗的態度才有所改變,遣使入唐,進獻封域圖,以示臣服。

但這種所謂的臣服也僅僅是以一種相對緩和的態度,讓唐朝承認它對遼東以及朝鮮半島北部的統權治。

在這個桀驁不馴的藩屬面前,無論隋朝或唐朝,都會臉面無光。他們所能做的,要麼忍氣吞聲,要麼興兵討伐,維護宗主權威。

隋唐都是強盛的朝代,當然只能選擇出兵。然而,更多時候,所謂維護宗主權威,不過是維護政治利益的藉口而已。

歸根結底是中央王朝與高句麗的政治利益衝突

如前文所述,無論解決軍事威脅、收復固有領土抑或宗藩體制,最根本的原因都是為了維護政治利益。

高句麗不但不肯放棄遼東,還要對遼西有所染指,更將朝鮮半島南端視作自家後院。這是隋朝和唐朝絕對無法容忍的。

所以,隋唐若要保住自身利益,就勢必要滅高句麗而後快。收復故土或宗藩體制就成了發動戰爭,維護利益的絕佳藉口。


五酒煮史


高句(gōu)麗(lí),位於今天中國的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相傳是由扶余王族高句麗人朱蒙所建立,從公元前一世紀建國,到公元七世紀被唐所滅,前後存在將近700年之久。

高句麗的人種構成主要是濊貊人、扶余人、靺鞨人,古朝鮮遺民等。高句麗最強盛的時候,疆域東臨日本海,南到漢江流域,西北到遼河兩岸,北到輝發河、松花江流域。

PS:後來的高麗和本篇文章說的高句麗,不是一碼事。

老人家早就說過,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為什麼隋唐一定要前仆後繼滅亡高句麗,得從最早說起。

一、歷史上高句麗曾經多次入寇內地

都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高句麗從建立伊始,就不是一個善茬。每次中原陷入內亂,高句麗就要發兵侵略內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高句麗乘機聯合烏桓侵擾遼東郡、樂浪郡,兩郡百姓水生火熱,中央無力顧及,地方長官顢頇無能,根本無法遏制高句麗、烏桓的趁火打劫。最後出了一個能人公孫度才將其擺平,消停了好長一段時間。

西晉初年,高句麗充分學習中原先進的文化、制度,很快又恢復生氣並且變得更強大。

等到五胡亂華,中原喪亂的時候,高句麗本性難移,再次內侵,不僅藉機吞併了朝鮮半島以及遼東半島的大片土地。

北周到隋時期,高句麗反覆聯合靺鞨、突厥南下,給北周和隋造成了巨大困擾。

當隋朝建立時,擁軍60萬的高句麗,猶如一把鋒利的尖刀抵在中原後背。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無疑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威脅。

此時,無論是從邊境安寧還是長治久安來看,消滅高句麗都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

高句麗對此心知肚明,早在隋平陳以前,就知道下一個目標無疑是自己,早就積極備武,積糧近達百年,即“治兵積穀,為守拒之策”。

二、隋唐兩朝開疆拓土消滅威脅的本能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簡單的規律: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自然而然要向外擴張,一方面是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是消除邊境上的安全隱患。

秦漢隋唐,乃至清朝,都是中國歷史上擴張性強烈的王朝,匈奴、南越、吐蕃、突厥、高句麗、準格爾蒙古,四夷八荒,無論多麼強大,無論付出多少代價,最後都只能進入歷史的垃圾堆。

為什麼?

跟你丫死磕!

至於兩晉,宋明以後,中原王朝或者陷入內亂,或者重文輕武自廢武功,視開邊為生事,邊境上的蠻夷部落,就有機可趁,前者是“五胡亂華”,後者是遼金元清相繼入主中原,惡果就是生民披髮左衽,文明文化,經濟社會嚴重倒退。

隋滅陳完成統一以後,隋文帝在給高句麗的詔書中很不客氣地警告說:

“王謂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殷勤曉示,許王自新耳。宜得朕懷,自求多福。”

不久,高句麗的嬰陽王高元即位,隋文帝冊封其為開府儀同三司、遼東郡公、高麗王。

僅僅過了十年,598年,隋文帝開皇十八年,高句麗王率靺鞨騎兵萬餘進攻遼西。隋文帝大怒,下詔黜除高麗王高元官爵,同時發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

不過天公不給力,陸路進攻遭遇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軍中又流行疫病流行,根本無力作戰;水路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

最終,水陸兩路被迫撤軍,軍隊喪失大半。不過高麗王懾於隋朝軍威,趕緊遣使謝罪,上表自稱“遼東糞土臣元”。

隋文帝一看,謙卑得稱自己為“糞土”了,天子還能跟糞土一般見識嗎?

於是,罷兵。

我們知道,隋朝僅僅兩代就滅亡,關於隋朝的歷史都是由唐人所寫。為了顯示自己取代隋朝的正確性,唐人在記錄隋煬帝的時候,自然不會太客氣。

隋煬帝固然有好大喜功的一面,但在滅亡高句麗上,卻是有說不出口的苦衷,即詔書所言“兼契丹之黨,虔劉海戍,習靺鞨之服,侵軼遼西”。

這是因為,高句麗同時具有遊牧政權和農耕政權的雙層特性(就像後來的建州韃奴),對中原政權的潛在威脅非常致命。

否則如果征伐高句麗沒有必要的話,為什麼唐朝歷經太宗高宗父子兩代,也要堅持繼續隋朝的政策?

儘管如此,隋朝三次征伐高句麗,雖然達到了攻克平壤,迫使其稱臣的目的,但也耗費了自己的實力,引發了天下大亂,最終導致隋朝兩代而亡。

不過,高句麗的威脅明擺在那裡,所以到了唐朝,儘管代價巨大,依然堅持攻打,直到最終將其消滅。

三、唐朝歷經兩代終於“為中國報子弟之仇”

唐朝建立後,高句麗主動接連遣使朝朝貢,唐高祖李淵也借坡騎驢,對其採取了安撫政策,冊封榮留王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並放回隋朝虜獲的高句麗人。

對此,高句麗也放還俘虜的漢人萬餘,並毀了由戰死隋軍骸骨堆積而成的京觀,收斂安葬隋軍骸骨等。

在這期間,高句麗曾派人11次入貢,甚至還曾派世子朝唐,雙方使者來往頻繁,似乎和平可期。不過雙方心知肚明的是,最終不免一戰。

高句麗方面,不惜花費了巨大人力、物力,沿邊境修築了高句麗長城,自夫餘城(吉林四平以西)至海,總長度達千餘里,前後歷時十六年修成。

在唐朝方面,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不可能允許高句麗臥榻在側,因為如果唐朝不採取果斷措施,任由高句麗一統遼東,那高句麗將繼續吞併靺鞨、百濟、新羅這些周邊國家,最終聯合北方的東突厥。

“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屆時,唐朝面臨這個強大的敵人,後悔都來不及。

所以,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勵精圖治十多年後,國力逐漸恢復,決心出征,於是下詔痛斥高句麗"殘虐其民"、"侵暴鄰國"、"違我詔令",並昭告天下"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今朕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雪君父之恥耳"。

最後,歷經父子兩代,終於在唐高宗手裡完成了中原王朝幾百年來的一個心願:滅亡高句麗。

公元668年,薛仁貴滅高句麗。唐朝分置9個都督府 42 州100縣,總隸於安東都護府,以薛仁貴為安東都護,統兵2萬,駐屯平壤。

不久,由於高句麗遺民常發生叛亂,就高句麗數10萬戶內遷到江淮以南及河南、隴右諸州的空曠之地,餘下的小部分高句麗族眾或奔突厥和渤海國,或向南奔新羅。

高句麗作為一個政權,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高句麗人,作為一個民族也與其他民族融合,從此銷聲匿跡蕩然無存。

PS:如果隋唐沒有堅持消滅高句麗的話,恐怕遼金元清入主中原的時間表就要提前了。


小奔說史


隋朝和唐朝可以說與高句麗較上勁了。從隋文帝開始到唐高宗結束,連續兩個朝代四位皇帝。無論是千古明君的隋文帝、唐太宗,還是亡國之君的隋煬帝,還是政治平庸的唐高宗,都要和高句麗打一架。這四位皇帝,就像跑接力賽一樣,一棒接一棒,一直到把強大的高句麗消滅為止。

那麼,這四位皇帝,為何一定要與高句麗較勁,為何感覺不滅掉高句麗,他們就像寢食難安呢?

(隋文帝畫像)

我們先來看看四位皇帝攻打高句麗的情況。

隋文帝和高句麗打,敗得很慘。《資治通鑑》記載:“師還,死者什八九。”也就是說,十之八九被打死了,由此可見,隋文帝敗到哪種程度。

隋煬帝上臺以後,不服,發動了一系列與高句麗的聲勢浩大的戰爭。隋煬帝先後三次征討高句麗,第一次就動用了兵力一百一十多萬人。這還是兵力,參與後勤保障的,可以說不計其數。《資治通鑑》描述了當時的情況:“填咽於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就是說人多地擠滿了路,而且是白天晚上都有人在走。路上死了的人一個個堆疊在一起,滿路都是汙臭的味道。

可見,隋煬帝為了征討高句麗,發動的人之多,手段之粗暴,境況之慘烈,都是空前絕後的。

實際上,從隋煬帝第一次征討高句麗開始,老百姓就因為不滿,全國各地爆發了不少農民起義。但是,隋煬帝根本就沒有當回事,還要繼續征討高句麗。征討了第二次,又征討了第三次。最終,由於窮兵黷武、橫徵暴斂,隋煬帝沒有把高句麗滅掉,反而自己的國家被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和諸侯造反給滅亡了。

(隋煬帝畫像)

唐太宗上臺以後,十分注意自己不要重蹈隋煬帝的覆轍,避免二世而亡。但是,他依然不忘打高句麗。而且他還為自己征討高句麗狡辯,說:“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豈比隋之行怨民哉!”他的意思是說,興兵前往征討高句麗,都是老百姓自願的。本來只徵集十個人,卻有一百個人自願來參加;本來只徵集一百個人,卻有一千個人自願來參加。

唐太宗打高句麗,雖然勝利了,但是代價也不小,以至於連他自己都不滿意。還感嘆說,如果魏徵還活著,絕對不會讓他幹打高句麗的事情。說是這麼說,但打高句麗這事,他絲毫不含糊。

唐高宗政治上比較平庸,很多政務都要仰仗武則天。但奇怪的是,在攻打高句麗上一點兒也不含糊。而且他在攻打高句麗上,也是四個皇帝中成就最高的。最終,高句麗被滅,高句麗百姓,有些被強行遷入中原內地,有的逃跑去與突厥融合,只有少數還留在原地。由此,高句麗滅亡。

我們再來看看,為什麼隋唐的皇帝們,一定要把高句麗打趴下為止。

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原國家不允許強鄰環伺。

(唐太宗畫像)

中國古代中原國家和周邊少數民族國家之間,是一種朝貢關係。周邊的少數民族國家,會奉中原國家為宗主國,他們則成為宗主國的藩屬國。如果是這樣,那麼古代社會將非常平穩。

但是,這種朝貢體系,只有在中原國家十分強大,以及周邊少數民族國家比較弱小的情況下才會成立。如果中原國家比較弱,而周邊少數民族國家很強大,則周邊少數民族國家肯定不服,兩國之間必然發動戰爭。

這種戰爭,首先是周邊少數民族國家向中原國家挑戰。中原國家自然要應對,並給予打擊。

隋唐之前是東晉十六國及南北朝。這些國家都比較弱小,高句麗因此發展起來。但隋唐建立後,中原國家就成了統一的強大國家,自然不允許周邊少數民族國家強大。因此,要對高句麗進行猛烈打擊。這種打擊,和秦漢時期打匈奴,是一樣的道理。當年漢朝發展到漢武帝時期,強大起來以後,就是對匈奴一陣窮追猛打,不把匈奴打得“遠遁”,決不罷休。

當然了,隋唐之所以一定要打高句麗,還有一個原因,是高句麗所在的遼東,和匈奴、突厥等民族所在的漠北及河西是不一樣。漠北與河西從來就不太平,而遼東則從來都比較穩定,至少在隋唐以前,基本上沒有強大過,也沒有試圖侵擾中原國家。因此,中原國家對高句麗的強大,顯然是無法接受的。不把他打下去,那口氣就順不過來。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隋書》《舊唐書》)


張生全精彩歷史


隋唐時期的高句麗,可以說已經是發展到最頂峰的時候,對中原地帶的威脅與影響隨處可見,為了防止國家被侵犯,自然隋唐皇帝要多次征討高句麗。關於具體的事情經過,不妨讓我為你細細分說。


一、高句麗的歷史

高句麗原本只是中原的一個諸侯國,在公元前37年(漢元帝時期),他們的諸侯是朱蒙,後來隨著中原的戰亂以及衰弱,對諸侯國管理失控,最終導致高句麗不斷髮展強大,以至於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高句麗實力雄厚,獨立成國。

自從高句麗成為一個國家之後,可以說跟中原的戰爭基本上沒有停止過。不管是曹操東征高句麗,還是北魏時期與高句麗的戰爭,都打得轟轟烈烈,讓人驚心動魄。


可是這個國家人民就是好戰,不管怎麼打,他們還是閒不住。在隋朝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原以後,高句麗的鄰居兄弟新羅都已經向隋朝低頭,就是高句麗還在陽奉陰違,專門搞破壞。

也就是隋唐時期,高句麗發展狀況達到頂峰,他不僅國內整個運行系統健全完整,而且國家地勢易守難攻再加上得天獨厚的肥沃土地,讓這個國家過上富裕生活。一旦國家富裕了,野心也就會變大,隋唐時期的高句麗在朝鮮半島可謂是老大,還有小弟新羅總被欺負,不讓新羅到中原進貢。

除了新羅之外,百濟可是高句麗的鐵桿粉絲,高句麗去哪裡他去哪裡,還有日本,三個國家形成戰略合作關係,不管哪個國家被打或者出兵打其他國家,另外兩個都會鼎力支持。

根據史料記載,高句麗不僅土地廣袤,還人口眾多,並且全民皆兵,軍隊人數高達六十萬,要知道在唐朝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十個節度使的兵力加起來還不到六十萬,足以見得高句麗的戰鬥力有多讓人恐懼。


(高句麗)其國東西二千里,南北千餘里。—《隋書》

本來自身實力雄厚,再加上還有兩個鐵桿粉絲支持,高句麗在隋唐時期簡直迷失自我,一不注意就偷偷偷襲中原。比如最開始在隋朝時期,高句麗就悄悄進攻遼西重鎮,讓隋文帝楊堅十分火大。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時期,本來打算去跟他們好好溝通和平相處,結果高句麗高姿態對唐太宗李世民愛搭不理,氣得李世民只想滅他國家。


二、隋唐時期對高句麗的征戰

公元598年,由於高句麗突襲遼西地帶,讓隋文帝楊堅很是火大,就集中三十萬軍隊去親征高句麗,想要一舉把高句麗滅掉。

可是隋文帝還是太小看這個國家,經過長途跋涉,隋文帝的軍隊很多士兵得了疾病,無法作戰,還有高句麗特殊的地勢條件,易守難攻,再加上高句麗軍隊還有點猛,這場戰爭最後匆匆結束,隋文帝也擔心自己軍力消耗過大,就帶兵回家。


到了隋煬帝楊廣時期,楊廣更是暴脾氣,必須剷除高句麗,曾經三次叫軍隊去攻打高句麗,但是還是同他父親隋文帝一樣的結果。畢竟這個國家還是有點厲害,哪有那麼容易滅掉。

不僅沒有把高句麗滅掉,隋煬帝楊廣還把自己國家搞的支離破碎,最終被部下宇文化及起兵將其殺死,從此隋朝江山易主。直到李淵以及李世民等人最後再次統一,建立唐朝,中原局勢才穩定下來。

在唐高祖李淵時期,為了國家內部穩定,當然是沒有精力去攻打高句麗的,正是這些時間,高句麗繼續悄悄在中原的一些地帶進行揩油,最後李世民登基,不得不對這個國家引起重視。

公元645年,李世民覺得唐朝如此強大,想去跟高句麗談談,雙方和平相處,誰知道高句麗並不買賬,殘忍拒絕李世民,讓李世民一氣之下再次帶兵親征高句麗。

李世民親征,雖然取得一定的勝利,但是還是沒有滅掉高句麗,高句麗更加猖獗。後來李世民去世,把滅高句麗的任務交給唐高宗李治。李治派手下大將薛仁貴、徐茂公等紛紛前往高句麗征戰,效果逐漸顯現出來。



但是依舊沒有滅掉高句麗,綜合分析原因就是高句麗的兩個鐵桿粉絲日本和百濟總派兵支援高句麗。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於是唐朝軍隊於663年將百濟滅掉,又把日本打得落花流水再也不敢支持高句麗。

基本戰局勝利局勢已經形成,666年,高句麗又給了唐朝一個助攻,他們的名將淵蓋蘇文去世,其兒子開始爭奪政權,搞得內部一片兵荒馬亂、人心惶惶。唐朝軍隊在徐茂公(李勣、徐世勣為同一人)的帶領下趁虛而入,兩年後(668年)一舉拿下高句麗,完成了隋唐兩個朝代四個皇帝持續七十年的大業。


三、為何要攻打高句麗

關於為何攻打這個問題,通過以上戰事的再現,我們理解起來就容易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高句麗不老實

前邊已經說過,在隋朝時期,高句麗不僅打壓新羅,不讓他們到中原進貢,還時不時就對遼西重鎮進行突襲,搞得隋朝國內一片恐慌。唐朝時期高句麗也是和百濟、日本拉幫結派,對中原地帶虎視眈眈。

在這樣的情況下,隋唐君王當然會引起足夠重視。剛剛經過數次戰爭取得國家統一的君主隋文帝與唐太宗,對國家政權穩定和國土完整看得十分重,並且堅決不允許其他國家侵犯自己領土。


剛好高句麗觸犯了兩個君主的底線,當然隋唐就要派重兵好好收拾高句麗。

2、高句麗威脅很大

高句麗除了人口眾多地域廣之外,還與百濟、日本搞聯盟,這在中原隋唐的眼中,明顯他們就是想對中原有行動。只要稍微有點政治覺悟的領導,都能很清楚明白這種形勢,要是我方不主動剿滅對方,最後換來的結果必然是被對方剿滅我方,所謂先下手為強,於是隋唐紛紛攻打高句麗。

3、隋唐國力強盛

以上兩個原因都是從利益關係分析的,現在我們從實力分析一下。隋唐時期的中原地帶實力雄厚,不管是隋文帝楊堅還是唐太宗李世民,兩個人本來就是南征北戰打下江山的,對自己綜合實力很自信。

不僅僅是自信,實際上當時實力也很強大,唐朝在李世民時期把周圍國家打得服服帖帖,沒人敢惹,還有隋文帝也是很不錯,要是換一個時期,比如唐玄宗李隆基時期,估計就是高句麗打中原,而不是中原打高句麗。


所以說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才是最具有說服力的,要是隋唐時期綜合實力不足,怎麼可能與高句麗對抗,更加不可能主動出擊,去滅掉高句麗。


結語

這場經過七十年的滅高句麗之戰,不僅最後取得勝利,還是一場對中原地帶後期穩定奠定基礎的戰爭。它充分讓周圍國家看到隋唐的實力,從而再也不敢侵犯領土,這何嘗不是一件值得記入史冊的大事呢?



嗔痴歷史觀


因為高句麗是隋唐等中原王朝的強大威脅存在。打個比如來說,高句麗就是後面契丹人的遼國、女真人的金國、滿清族一樣的存在,這麼說就很容易理解隋朝唐朝一定要滅高句麗了吧。

為什麼說高句麗是隋唐等中原王朝的強大威脅存在呢?

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進可攻退可守,易守難攻

看高句麗的政權地圖,就是相當於現在的遼東等東北一帶,面積不大不小,這個位置很容易孕育個自給自足的政權出來,同時這個位置離中原中心比較偏遠,但是又有一條遼西走廊跟中原相通,這個地理位置決定了高句麗這個政權易守難攻,而高句麗則進可攻退可守。

二、高句麗自古有好戰的傳統,發展逐漸強大,甚至挑釁中原王朝

可以說高句麗自從成為政權以來,可以說跟中原的戰爭基本上沒有停止過。不管是曹操,漢武帝、司馬懿,毌丘儉都遠征過高句麗,用戰爭換了各自統治期間的和平。

後來中原大亂,進入長達三百年的五胡亂華時代。在這期間,高句麗趁中原大亂,通過積蓄實力,逐步發展壯大,而且全民皆兵。到隋唐時期,當時已經立國六百餘年,佔據了我國東北大部分地區和朝鮮半島北部地區,該國常備軍隊人數至少不低於三十萬,甚至有人認為,高句麗總軍隊兵力高達六十萬人。

高句麗政權是中國東北的古代民族扶余人所建,當時的東北亞地區,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同種族、同語言的以高句麗為首的“扶余共同體”,就是現在所說的戰略合作共同體,包涵了關係密切的高句麗、百濟和日本三個國家。除了新羅之外,百濟和日本可是高句麗的鐵粉,高句麗去哪裡他們去哪裡,不管哪個國家被打或者出兵打其他國家,另外兩個都會鼎力支持。

在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原以後,高句麗的鄰居新羅已經向隋朝臣服,就是高句麗還在陽奉陰違,專門搞破壞。這個也可以理解的,畢竟自古高句麗閒不住,怎麼打都不服,更何況這時候的確有點實力,還有兩個小老弟跟隨,膨脹起來了。

隋唐遠征高句麗的過程

公元598年,高句麗偷襲遼西重鎮,讓隋文帝楊堅十分火大,剛好在老婆面前受的氣沒有地方撒了,今天就全部撒在你身上。帶著三十萬軍隊去親征高句麗,想要一舉把高句麗滅掉。

可是隋文帝太小看高句麗,高句麗軍隊還有點猛的,還有高句麗特殊的地勢條件,易守難攻。經過長途跋涉,隋文帝軍隊很多士兵得了疾病,加上自然災害洪水,颶風,導致士兵損失很多,隋文帝也擔心自己軍力消耗過大,就帶兵回家,這場戰爭最後就這樣草草收場了。

到了隋煬帝楊廣時期,楊廣這個暴脾氣,必須要把高句麗滅了,曾三次去攻打高句麗,但是還是沒有成功。不僅沒有把高句麗滅掉,隋煬帝楊廣還把自己國家搞的支離破碎,最終被部下宇文化及起兵將其殺死,從此隋朝江山易主。

直到李淵統一全國,建立唐朝,中原局勢穩定下來。在唐高祖李淵時期,忙於處理穩定內部政治,沒有時間處理高句麗,在這一段時間內,高句麗又開始躁動了。直到李世民時期不得不重視高句麗這個定時炸彈。

公元645年,李世民覺得唐朝如此強大,想去跟高句麗和談,兩國和平相處,高句麗竟然無情拒絕了李世民,讓李世民一氣之下帶兵親征高句麗。

李世民親征,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還是沒有滅掉高句麗。後來李世民去世,唐高宗李治即位。李治派手下大將薛仁貴等大將前往高句麗征戰,但是依舊沒有滅掉高句麗。

唐朝後面決定改變戰爭策略,與新羅聯軍,並且逐一擊破百濟日本兩個高句麗的小弟,再來打高句麗,加上當時,高句麗強大的軍事獨裁者蘇文去世了。後面一舉拿下高句麗,完成持續了隋唐兩個朝代四個皇帝的滅高句麗七十年大業。

隋唐兩大帝國之所以對遠征高句麗這麼執著,高句麗地處我國遼東等東北地區,這個位置向來就是我國的一處亂源,經過五胡亂華時期,高句麗發展壯大了,又喜歡搞事情,成為隋唐王朝的強大威脅。

而隋唐又是古代中國的國力強盛朝代,此時不滅高句麗更待何時,等中原王朝弱了就極有可能被高句麗反打過來了,席捲整個中原,後面不堪設想。不得不說,隋唐遠征高句麗是個正確的歷史選擇!


叨說歷史


公元前108年夏,漢武大帝的軍隊平定了朝鮮,朝鮮故地變為了大漢朝的四個郡,即:樂浪、玄菟、真番、臨屯。

僅僅61年後,即公元前37年,扶余王室成員朱蒙因王室鬥爭南奔至大漢朝玄菟郡的高句麗縣,建立了高句麗。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高句麗的國土已經擴大到幾乎將原本的真番、臨屯、樂浪三郡全部,玄菟郡以及遼東郡的很大一部分,漸漸成為了中原北面的一個威脅。

隋徵高句麗

隋文帝開皇十七年(597年),高句麗聯合靺鞨共同發兵,襲擊大隋的遼西軍事駐地,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這才引起次漢,大隋出兵攻打高句麗,結果,30萬大軍分水陸兩路共三十萬軍竟都意外撤退,陸路碰上了雨季,道路難行,時間拉長,糧草不繼,而水路則碰上了海上大風,多艘船支沉沒,大軍未到便撤退了。自此,隋文帝未再征伐高句麗,高句麗自然也不再守藩國之禮。

所以,一為教育高句麗不守藩禮,二為解除北方的威脅,隋煬帝於大業八年(612年)一徵高句麗,結果慘敗;大業九年(613年),二徵高句麗,趕上楊玄感造反,隋煬帝不得不退兵;大業十九(614年),國內已經大亂的大隋第三次征伐同樣不堪戰爭的高句麗,高句麗王被迫請降,以行緩兵這計。隋煬帝不知有詐,命令撤軍。

結果,高句麗王不但沒有來大隋朝見,還俘獲了大量高句麗人。大隋國不但沒有拿下小小高句麗,最後還在內憂外患之間,很快便滅亡了。

唐徵高句麗

貞觀十七年(643年),新羅遣使來大唐,述說高句麗如何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多麼似曾相識的一幕。當年,辰國(位於朝鮮半鳥中南部)的國君想要朝見漢武大帝,也是被當時的朝鮮阻止的。本著先禮兵兵的原則,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不過被高句麗一口回絕了。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也做出了當年漢武大帝一樣的命令,攻打高句麗。貞觀十九年(645年)四月到九月,整整打了半年的時間,大唐攻城掠地,收穫頗豐,但是卻遲遲未能拿下安市城,天氣漸冷、糧食將盡,大唐的軍隊也只得撤退。

此後,大唐開始採用騷擾的政策,不再派大軍大規模戰爭,卻開始派一萬餘軍隊不定時進行騷擾,破壞高句麗的收成。與此同時,南方的新羅和百濟也開始了對高句麗的戰爭。

最終,在668年,終於全面平定高句麗,並在其境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統一管理。高句麗王被俘虜,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及眾多百姓被遷至中原,融入中原民族之中。


可以看得出來,無論是隋還是唐,對高句麗最初的態度都不是非滅不可的,更多的是希望他們臣服,而不是成為自己的威脅,更不要因為高句麗的存在,而影響大隋或大唐與周圍國家的邦交,這才是根本的。但是高句麗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幾次三番挑釁,最終導致了自己亡國的命運。


水一白聊歷史


隋朝和唐朝之所以傾盡國力也要把高句麗滅亡是因為高句麗自己作死。在隋唐時期高句麗一直是中原王朝東北邊境的大國,隋王朝建立之初實行修生養民的政策,國力不斷強大,當時的高句麗也經過發展國力和隋朝不相上下,在隋煬帝時期高句麗就把隋朝視為威脅,聯合其他草原民族入侵隋朝邊境。

隋煬帝本來就是一位志向遠大的君主,夢想著自己的文治武功可以超越自己的父親隋文帝,因此在隋朝國力最強大的時候隋煬帝第一次調集全國一百多萬軍隊對高句麗進行征討,第一次征討高句麗早期很順利連續攻下高句麗數十座城池,但是後期因為指揮失誤導致大敗。第一次遠征高句麗失敗之後隋煬帝又先後發動了兩次對高句麗的遠征,但都告失敗,並耗盡的隋朝的國力直接導致隋朝的滅亡。

雖然隋朝沒有將高句麗滅亡但是隋朝的多次征伐也是讓高句麗損失慘重,處在滅亡的邊緣。但是隋朝滅亡和唐朝建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唐朝都沒有對高句麗用兵,高句麗迎來了一段很好的恢復國力時期。當時唐朝主要的目標是北方的草原民族和西邊的草原民族,唐朝和這些民族之間的戰爭不斷,而高句麗國力恢復之後又變得不安分起來,當唐軍正和北方草原民族激戰的時候,高句麗卻明目張膽的斷絕了唐軍的後路。

唐軍把那些草原民族解決以後李世民就把主要的作戰目標放在的高句麗身上,對高句麗長期的征伐,把高句麗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唐高宗即位之後繼續對高句麗發動戰爭,最終把高句麗完全滅亡,土地被唐朝和新羅等國瓜分。從此高句麗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高句麗的國民也融入到唐朝和新羅之中!


微風書房


這個問題說起來並不複雜,隋唐兩代孜孜不倦的不滅高句麗不罷休是因為威脅實在太了。這不是邊患性質的小威脅,而是極有可能毀掉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那時候的高句麗完全佔據遼東半島,甚至將勢力拓展的到現代的遼西地區。讓古代中原王朝防禦北方外敵的長城出現了一個缺口(那時候還沒有山海關),這個缺口又直指中原腹地,隨時可能釀成滅國大禍。換句話說,隋唐不滅高句麗,就很可能被東北方來的強敵滅掉,即使不是高句麗,也可能是契丹、靺鞨或者其他民族。

上面的地圖其實有給自己臉上貼金的成分,實際上地圖東北角淡綠色契丹部分以下都不是隋朝的有效控制範圍。隋朝開皇三年修建的渝關是在現在山海關的西南方向,位於河北撫寧東榆關鎮,並且沒有與渤海連接。那條狹長的紅色通道,反過來就是高句麗進取中原的路線。而且實際的高句麗也比地圖上顯示的強大很多,因為更東北的靺鞨根本不是一個整體,他們是由幾十個部落組成,一盤散沙。契丹也原沒有後來那麼強悍,都沒有形成政權。突厥東部的室韋更不是被成吉思汗合併後的蒙古帝國。面對高句麗,他們幾乎沒什麼抵抗的能力,也沒有抵抗的必要。

在這種情況下,遼東就是必取之地,必須把半島上的政權壓回半島裡,然後讓長城一直修到渤海邊,這樣才能有效保護中原之地。甚至都不能讓他們渡過鴨綠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隋唐的皇帝們都很清楚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所以才前赴後繼的不停徵討。歷經近百年才算把高句麗徹底滅國,取代的新羅政權被迫讓出遼東,以大同江為國界。

其實換個角度我們可以想想,以隋唐這種超級帝國都要近百年才能消滅的國家,會是個菜雞嗎?而且唐朝甚至需要一直等到蓋蘇文死掉,高句麗發生內亂才徹底將其滅國。以唐朝的軍事實力滅突厥,滅吐谷渾、滅高昌,那次打的這麼費勁過?這樣的對手多存在一天都會讓中原王朝寢食難安,必除之而後快,只是隋煬帝選擇泰山壓頂,唐朝兩代皇帝都選擇了鈍刀割肉,方法不同,目的其實一樣。

所以老朽的拙見是,隋唐對高句麗的執著不是好大喜功或者矢志復仇,是那個國家已經實實在在的威脅到了帝國的根基。這個威脅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建立了現在的山海關和連接到丹東的虎山長城,才算把缺口徹底堵上。可即使這樣,明太祖還是毫不客氣的跟半島政權明確,鴨綠江就是國界,不能越過雷池一步,否則等待他們的就是戰爭。


歷史吐槽機


高句麗在東北勢力範圍大時達到遼西。這樣一來對隋唐的統一造成非常大的威脅。古時候有個燕雲十六州。燕在東,雲在西。先說燕,就是現在的北京,如果北京被高句麗攻克那麼往南一直到淮河流域將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而且無險可守。再說雲,雲就是現在的大同,山西省的地勢真是很有意思的,兩側為山中間有很多的小盆地一樣的平原,從南往北有四五個之多,有興趣的條友可以數一下,這種地勢對防守方來說是極為有利的。可以步步為營,就算前方要地失手咱可以後撤接著奸敵。介於高句麗對隋唐輕能裂其土,重能取而代之的危害。所以它在被隋唐接力打擊之下就玩完了。


重名的名字都太長


高句麗是我國東北的一個民族,其源出可能出自西漢末朝時的濊貊和扶余人,在南北朝末期和隋朝初年,發展壯大起來,成立了強大的奴隸制高句麗王國。其管轄範圍大致在遼寧、內蒙東和吉林省,疆域最大時包括了北朝鮮,因此韓國人不停地跟中國爭歷史。其實後來的高麗國與高句麗沒有繼承關係!

隋煬帝楊廣在位時,高句麗已經座大建國了。楊廣為了解決後顧之憂,毅然率領百萬大軍徵東。軍隊長途遠征,糧草給養都是大問題,加之當時天寒地凍幾次都被高句麗擊敗,楊廣大興土木,修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種種原因疊加導致了國內紛爭,人民紛紛起義反抗,最終斷送了隋朝的江山。

隋滅唐立,高句麗一直威脅著唐朝的江山。到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經過唐初的修養生息和“貞觀之治",國家實力得到大大的提升。唐太宗親自徵東,幾番爭戰,雖沒有滅掉高句麗,但有效地遏止了高句麗的擴張和對邊界的騷擾。大大地削弱了高句麗的實力,導致高句麗國內大亂,幾個貴族勢力互相爭權,民不聊生。

到了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時,高句麗已構不成對唐朝的威脅,但唐朝對其的征伐在繼續,終於在高宗時期滅掉了高句麗。遷其王族和貴族諸部到華夏大地,滅絕了其死灰復燃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