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他整整活了100歲,創辦復旦大學,抗日時期賣字救國

他,一生整整活了100歲。是復旦大學創始人、中國第一個神學博士,“九▪一八”事變後,90多歲高齡的他,揮毫作榜書、對聯義賣,將所得錢財全部用於支援抗日。

他整整活了100歲,創辦復旦大學,抗日時期賣字救國

他就是馬相伯,1840年4月生於江蘇丹陽,中國著名教育家和愛國人士。蔡元培、民于右任、邵力子等人,都曾是他的弟子。

成為中國第一個神學博士

由於高相伯的父母信奉天主教,襁褓之時,高相伯便成為天主教徒。12歲時,馬相伯靠著驚人的毅力花費了整整11天走到了上海,進入一家小修院接受所謂的“神修”訓練。1870年,馬相伯獲神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第一個神學博士。

創辦復旦大學

1902年,南洋公學發生“墨水瓶事件”,200餘名學生主動退學。時任班主任的蔡元培找到了馬相伯,馬相伯覺得學生無學可上,實在不忍,便租用上海徐家彙老天文臺的一些房間,以“中西大學堂”的理念,創辦了震旦學院,這也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學。

他整整活了100歲,創辦復旦大學,抗日時期賣字救國

馬相伯希望學生自治,這與教會的死板教條有所衝突1905年,耶穌會想把震旦學院變為教會學校,將馬相伯踢出局,改變了教學方針。學生們對此十分不滿,紛紛罷課退學。馬相伯決意站在學生一邊,為學生負責,在張謇、嚴復等名流的支持下,另行籌建復旦公學,也即現在的復旦大學。馬相伯任校長兼法文教授。

開始的條件雖然艱苦,但還是走出了竺可楨、李叔同、陳寅恪等大師級人物。

寫字和對聯賣錢捐給抗日前線

1931年“九▪一八”爆發,當時的馬相伯已經91歲高齡,積極參加救國運動,為抗日救國奔走呼號。他曾連續4個月,發表了12次國難演說。而後為支持日益激烈的抗日戰爭,馬相伯走上街頭,靠寫字寫對聯賣錢捐款的方式支援前線。一個字30元,一副對聯50元,就這樣,馬相伯寫出了整整10萬元。

他整整活了100歲,創辦復旦大學,抗日時期賣字救國

1939年11月4日馬相伯溘然長逝,享年100歲。他的弟子于右任稱其“生死護中華“。

馬相伯去世前不久在面對《國際新聞》採訪時,他還在一直表達著對國家未來、民族希望的擔憂。百感交集處,他甚至說道:“我是一條狗,一條叫了一百年都沒有把國人叫醒的狗!”

他整整活了100歲,創辦復旦大學,抗日時期賣字救國

不過,現在的中國已經變得強大,國人也早已覺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