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勝芳張家大院主人家世揭祕⑥——戲劇家張雲驤的多樣文學成就

就目前的史料而知,勝芳張雲驤生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十月初八日,卒年不詳。其又名,毓楨,字叔,號南湖。初為順天府文安縣廩膳生,同治十二年(1873)選貢,至晚於光緒六年(1880)充為內閣中書,直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仍在任,前後長達近三十年,其後所去不詳。

勝芳張家大院主人家世揭秘⑥——戲劇家張雲驤的多樣文學成就

各類史志對張雲驤(毓楨)的記載非常少,民國十一年李蘭增等纂《文安縣誌》對張雲驤未載,對張毓楨只記有簡單的一句,記為:“張毓楨,字南湖, 勝芳里人。內閣中書。”在網絡進行搜索,對張雲驤有單獨條目,記其“工作曲,著有《芙蓉碣》傳奇一本,《曲錄》傳於世”。《曲錄》一書未見,《芙蓉碣》現存光緒九年(1883)刻本,花山文藝出版社2017年出版吳秀華主編《清雜劇傳奇九種》收秦佩校注本。此本共二卷十四出。封面題“芙蓉碣傳奇二卷”,內有武威樊增祥及作者自序。另有鹽山劉溎焴,上元蔣師轍、常德易順鼎、同邑王璞、伯兄張雲鴻、宗室盛昱六人的“題辭”。卷末又有王夢湘總評、作者自題【調寄·水調歌頭】曲與吳孝緒跋。

張雲驤《芙蓉碣》一劇所演述的本事是在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碼頭村發生的李蓉姑與其婢女陳春華的真實故事。民國二十五年劉鍾英、馬鍾琇等纂增刊本《安次縣誌》卷一《地理志》記有“李蓉姑墓碣”,言其在碼頭村北。卷七《列女傳》載有其事,並在末尾說:“文安張雲驤《芙蓉碣》傳奇以紀其事。”卷十一《藝文志外編·詩》收有梁右偓《兩烈女行》、崔宜枚《石樑雙烈行》兩詩。同時期,寄籍於寶坻的文人高繼珩撰有《蜨階外史》,被學界稱為是能與《閱微草堂筆記》《聊齋志異》相媲美的筆記小說。該書記載此事說:“榮姑,文安縣馬頭村李氏女。有婢曰春華,姓陳氏,相依數年,既如姊妹行,春華亦盡心事主。榮姑幼字朱氏子,朱官於浙,婿隨往。十餘年音問斷絕,女待字年逾三十矣。父母在時撫育之,有兄無賴,略不過問。二老相繼死,女饘粥不給,且患痿癉,仰婢十指為活。女兄以博債急,將鬻婢以償。婢戀主不肯去,撻之;女護婢,並撻女,血狼藉不能堪。主、婢謀曰:‘與其分離而死,何如並命之為愈乎?’夜相持大慟,密綴衣褌,門臨大河,遲明,偕往溺焉。”張雲驤改作《芙蓉碣》時,將榮姑作蓉姑,名出其兄為李豹。豹假傳蓉姑未婚夫朱生死信,暗將蓉姑賣人抵賭債。蓉姑寫信給舅父何子餘,講述其悲慘處境。瞭解朱生消息的舅父匆忙北返,可惜在他到來之前,蓉姑與春華剛剛同沉於河。朱生名天霞,聞訊亦趕至,臨墓痛悼不已。

勝芳張家大院主人家世揭秘⑥——戲劇家張雲驤的多樣文學成就

本劇依據作者家鄉附近的真人真事而寫,反映當時社會動盪,普通百姓貧苦無依、難以掌握自己命運的悲慘現實,同時又虛化出浪漫幻境“芙蓉城”的奇瑰,歌頌青年男女蓉姑、朱生的重情和婢女春華的義烈,鞭撻無賴李豹的不務正業和厚顏無恥,具有較深厚的社會意義。作品結構完整,情節曲折生動;語言流暢靈動,曲詞既華美雕飾,又融入當地的方言俗語,明白如話。王夢湘在全劇末尾撰評語稱:“合觀十四折,才情富有,波瀾老成。有云亭音節之高,兼藏園書卷之富。視笠翁輩專以場面見長,直臥之樓下矣。”吳孝緒所撰《跋》也說:“繼出新曲《芙蓉碣》傳奇十四折,謬以餘為老馬識途,囑為按拍。餘受而讀之,音節圓朗,清濁適宜,無咽不出、揭不起之病。間有一二未合者,量為增減,續鳧之誚,知不免焉。至其文則疊矩重規,其意則青天白日,淋漓酣透,哀豔纏綿。洵有關風教之文,未可僅以詞曲目之。即起東塘、昉思、心餘諸君於地下,亦當引為同調。”此兩人均將張雲驤本劇的藝術成就,視為可與名家孔尚任(號雲亭山人)、蔣士銓(號藏園)相比肩,又高出李漁(號笠翁)“專以場面見長”的創作,對張雲驤在我國戲劇發展史上不容忽視的地位給與了充分地肯定。此外,對於該劇的用韻,後人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著名戲曲史家周貽白認為:“宮調尚無乖舛,文詞平穩。”而吳梅則認為:“近人傳奇,以此為最不堪入目。乖音舛律,全不合度,由見元明人雜劇少也。”這樣的意見分歧,也是應該加以瞭解的。

張雲驤在當時即有文名,吳孝緒所撰《跋》記:“餘留心於音律幾三十年,向有《雙燕樓》《鷫鸘裘》雜劇二種。南京之亂,毀於兵燹。今已垂垂老矣,不敢向旗亭樂府賭唱回黃河也。近識南湖舍人於大明湖上,風采遙秀,佳士也。而談論古今,眉宇間時露英爽之氣,餘心重其人。”除去《芙蓉碣》傳奇,張雲驤還寫有《桃花源》雜劇,同邑文人王璞在“題辭”中說:“綺歲輸君好才調,武陵春水唱桃花”。下又有文字補充解釋:“南湖十七歲時,譜《桃花源》)雜劇,詞甚瑰麗”,此即說明張雲驤十七歲時,曾創作《桃花源》雜劇,惜已不存,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見載。至於360百度上說有《曲錄》傳於世,未見,估計亦已不存。

勝芳張家大院主人家世揭秘⑥——戲劇家張雲驤的多樣文學成就

張雲驤雖以戲劇創作為世人所知,而其傳世的詩文作品亦十分豐富,現存《南湖詩集》《鐵笛樓詩》《冰壺詞》《浩然堂文》等。《南湖詩集》十一卷,清末刻本,見收於《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卷首有光緒十四年(1885年)新城王樹楠序。各集分別名為《滄浪集》《帝京集》《鳳池集》《雲鳥集》《煙波集》《浮湘集》《峽江集》《青城集》《蜀道集》《蜀道二集》《倦遊集》。大略據紀年之先後及旅行的蹤跡編次,由甲子至庚寅,前後共二十七年,有的是十數年結為一集(如同治甲子癸酉之詩合為《滄浪集》),有的是一年分為兩集(如丙戌有《浮湘》《峽江》二集)。一般是對少時所作擇而精,於近作則雜而蕪,對鄉居略而對宦遊詳。

勝芳張家大院主人家世揭秘⑥——戲劇家張雲驤的多樣文學成就

《鐵笛樓詩》六卷,稿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年出版薩仁高娃等主編《清代詩文集珍本叢刊》見收。各卷分別為《滄浪集》《金臺集》《鳳池集》《萍葹集》《雲鳥集》《一官集》,其中有三集與《南湖詩集》相重合,新增的部分能見其對家鄉風物的歌詠描寫。《見山樓詩稿》,不分卷,稿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年出版薩仁高娃等主編《清代詩文集珍本叢刊》亦收。前有同治七(1868)至九年(1870)間秦中焦聯甲、同邑王璞、賀家俊等序,以及眾師友的題辭與詩評等。卷末有郭為霖題於同治十一年(1872)跋和董楫題於同治九年(1870)跋。與其它詩文集不同,此稿正文首頁下署“文安張毓楨南湖”。本集所收詩多為詩人早年之作,中有《過李蓉姑陳春花墓》組詩,前有大段長序,表現了與戲曲《芙蓉碣》一樣的對碼頭兩烈女十分欽敬的情感。

《冰壺詞》為張雲驤所撰詞集,有三卷、四卷、六卷等多種刊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出版朱惠國主編的《清詞文獻叢刊》第二輯見收。前有光緒十二年三月年周鑾詒序、樊增祥、盛昱等的題辭,集內有其寫景抒懷、交遊唱和等方面的詞作數百首。

《浩然堂文集》,二卷,稿本,國家圖書館藏。卷首題“文安張雲驤南湖”,下有“內閣中書兼知制誥”的印章。內中收撰者所作之文,既有《與蔣紹由同年書》《與宗振裘同年書》等來往書牘,也有《松說》《吏說》《川之鼠》這些抒發己意的恣縱之作,還有如《東澱觀荷記》等筆調清新、深含摯情的歌詠家鄉篇章,內容廣博豐富,文筆俊逸疏朗。

勝芳張家大院主人家世揭秘⑥——戲劇家張雲驤的多樣文學成就

總之,勝芳張雲驤在戲劇、詩詞文等多方面均有著很高的才華與成就,不僅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而且在京畿歷史文化發展史上也值得高度重視。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價值是經過六、七百年的漫長歲月才被真正認識到,勝芳張雲驤的時代距今尚不足一百年,隨著光陰的逐步遷衍,有理由相信其價值會日益得到彰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