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林風眠:論畫——給無極

林風眠:論畫——給無極

年輕時的趙無極

(1921.2.13—2013.4.9)華裔法國畫家。生於中國北京。童年在江蘇南通讀書,並學習繪畫。1935年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林風眠。1948年赴法國留學,並定居法國。在繪畫創作上,以西方現代繪畫的形式和油畫的色彩技巧,參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意蘊,創造了色彩變幻、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法蘭西畫廊終身畫家、巴黎國立裝飾藝術高等學校教授,獲法國騎士勳章。曾在世界各地舉辦160餘次個人畫展。2013年4月9日,趙無極因病醫治無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2歲。

林风眠:论画——给无极
林风眠:论画——给无极

論畫——給無極

文 | 林風眠

我想,人類所追求而表現在藝術上的,是人類的理想與物質的和諧,也就是生命與宇宙的和諧。希臘人的雕像,是在這種和諧中,使我們感到神與人之間的意味。

一個藝術家的創作,總是用全部生命的力量爭鬥出來的,藝術上艱苦而冗長的路程,無極在走著,我還記得他在離開重慶時,他個人展覽會中的作品的他,用自己的真誠與良善的本質,熱情的衝動,把他從自然事物中得來的感覺,用兒童的天真,原人的純厚,與清新的形式,去表現他所得到的東西。由重慶回到杭州之後,他住在西湖山間,多年困苦抗戰的生活,得到比較略為安靜的休息。他在藝術上的追求,也像他的生活,在安靜中使他對自己的創作重新加以檢討的機會,因此在創作道路中,也重新開展了一個更新更艱苦更冗長的路程。

林风眠:论画——给无极林风眠:论画——给无极

我想這不過是他的苦難的開始,展覽會之後,他要到歐洲了,他要到法蘭西去了,他要把自己投到巴黎新興藝術的急流中掙扎,漩渦中打滾,他要用他全部的力量,帶回給我們新的寶貴的東西。

我現在很清楚了,我們所帶回來的這麼渺小而可憐的東西,對整個中國藝術的傳統是不易有所作為的,但有一點,這渺小而可憐的東西,也許就給了我們重新認識中國藝術的力量,因此感到中國的藝術,唐宋以後,那貧窮的慘象,確定了這慘象繼續的原因,是在我們的感覺中,不但沒有從過去的傳統裡、過去所得到的形式裡,重新解放出來,而且也沒有加進什麼東西去。

林风眠:论画——给无极

我們所帶來的,只是一點色彩和寫實主義的外形。願無極在歐洲,願許多新的藝術家們,因你們急流漩渦中掙扎的精神,給東方藝術慘象上來一個巨雷霹靂的震盪,像希臘天帝的火一樣使她復活。

林风眠:论画——给无极林风眠:论画——给无极

在杭州藝專學習時,趙無極因為不喜歡國畫教學的臨摹方法,當場從潘天壽的課堂跳窗離開,考試時在試卷上塗了一個大大的墨團,題上“趙無極畫石”。潘天壽憤怒地向校方提出開除趙無極,林風眠對他好言相勸,寬容了趙無極的“叛逆”之舉。在林風眠的支持下,趙無極於1948年赴法留學並從此在法國定居。

趙無極赴法之後,林風眠還建議學校為趙無極預留了教授的位置。“文革”中,林風眠因畫作《山村》受到批判。身心俱疲的林風眠一天忽然接到通知,要他參加會見外賓,這位外賓竟是30餘年未見面的學生趙無極。趙無極見了林風眠長跪不起,林風眠也俯下身來與他抱頭痛哭。林風眠的處境從此有所改善。

1979年,林風眠應法國政府邀請到巴黎辦畫展。趙無極把許多散居在世界各地的老校友邀到巴黎,慶賀老校長的畫展開幕。趙無極說:“沒有林校長,就沒有我的今天。”

林风眠:论画——给无极林风眠:论画——给无极
林风眠:论画——给无极林风眠:论画——给无极
林风眠:论画——给无极林风眠:论画——给无极
林风眠:论画——给无极林风眠:论画——给无极
林风眠:论画——给无极林风眠:论画——给无极
林风眠:论画——给无极林风眠:论画——给无极
林风眠:论画——给无极林风眠:论画——给无极
林风眠:论画——给无极林风眠:论画——给无极
林风眠:论画——给无极

《東方意蘊:俄羅斯參展研修考察之旅》歡迎報名!

聯繫人:張雪嬌

-END-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投稿郵箱:art579@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