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本溪:81次報警的“仇家”被他調解成親人

桓仁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於清利說:“局裡調於志華到縣城,木盂子幾百人打電話寫信挽留他。”

曾任桓仁木盂子武裝部長的李玉昌說:“最難得的是老百姓的口碑,於志華得到了。”

記者在桓仁木盂子街頭隨意攔住一名帶小孩的婦女:“你認識於志華嗎?”

“認識啊!好人,總做好事!”

從警32年

贏得百姓口碑

“哎呀老於啊,你可是救了我們兩口子的命啊……”打電話的是養雞的老王,跟養豬的孟某鬧矛盾,我去了四五十回給協調好了,還讓王某認了孟某的兒子當乾兒子。王某老兩口食物中毒,乾兒子及時給送往醫院。

這只是於志華從警32年中的一個小鏡頭。

在桓仁木盂子人心中,於志華不只是警察,更是他們的朋友和親人。就在記者採訪前,還有一名聾啞人找於志華借了200元錢去趕禮。

81次報警的“仇家”

被他調解成親人

54歲的王某在木盂子村一處山溝裡養雞,約好友孟某來兩家做個伴,沒想到孟某卻改了養豬,房後山坡上還種了林下參。

養豬和養雞本不是一個套路,怕野豬拱林下參,孟某還放鞭炮,把王某養的小雞嚇得扎堆踩踏、死傷不少,好友就成了“仇家”。

“從2017年6月開始,兩家報警81次,還動過手,都被拘留過。”於志華說,瞭解到雙方關係曾經不錯,他決定打感情牌調解。

於是,他下班後常到兩家嘮家常,臨走還悄悄把兩家之間的雜草、垃圾清理乾淨,讓兩家人都覺得是對方做的。

王某因為沒有兒子,於志華又“引導”孟某的兒子認了王某當乾爹。王某大喜,兩家人從此處得越來越好。

前些日子,王某兩口子晚飯食物中毒非常嚴重,多虧乾兒子有車,才及時從山溝裡把老兩口送到縣醫院,後來又轉到瀋陽治療才脫離生命危險。

這就有了王某給於志華打電話的事:“若不是你勸和,我沒有了這個乾兒子,兩口子就得死在山溝裡。”

蹲4小時豬圈考察

被調解的雙方都服氣了

在木盂子地區,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於志華,因為他辦事“認真,不隨便說話,但說出的話都是理。”

李某是木盂子地區的養豬大戶,附近煤礦探礦的噪音打擾了母豬產仔,他跑到工地阻止施工,雙方僵持不下。

接到報警後,於志華拿著米尺來到李某的豬圈,實地測量了豬圈到鑽探的距離,然後鑽到豬圈裡觀察鑽探時母豬的反應,頂著難聞的氣味觀察了4個多小時,於志華得出結論:“鑽探時,母豬確實受到驚嚇,也不吃食也不喝水,都躲到角落裡騷動不安。”有了實地考察的證據,於志華說話自然也就讓人服氣。

在他的調解下,煤礦給了李某適當賠償,雙方都很滿意。

給1萬多人

免費送6年“快遞”

2006年,木盂子派出所合併到華來派出所,老百姓到派出所遠了,木盂子地區11000多人辦理戶口、身份證的事幾乎都落在了於志華身上。

每天都有群眾把要到派出所辦理的材料送到於志華家裡,第二天他帶到派出所,辦完了再帶回來。“家近的我晚上就給送去,遠的就通知村裡會計給帶回去。”

到2011年木盂子恢復治安辦,於志華為大家辦理戶口6000多次,捎帶身份證9800多張,還有遷移證等證件,有的證件還需要費用,“十塊八塊的還能要啊,就那麼算了。”

辦案速度快

一口氣抓獲5名嫌疑人

不僅在群眾有事時隨叫隨到,遇到有案件發生,於志華動作更快,“不快不行,嫌疑人逃進山裡就不好抓了。”

2007年,木盂子地區發生一起命案,哥倆被殺。

“眼看就過年了,過年的小鞭都放上了。”接到報案後,於志華和民警徐特、王萬利馬上抓捕。“趁他們還不知道被害人已經死亡,等知道分頭逃跑就不好抓了。”

最終5名嫌疑人分別在自己家中落網,“抓最後一個的時候,正打電話準備跑呢!”

於志華說,抓嫌疑人也離不開群眾關係。

在八里甸子派出所的時候,一名女子認為丈夫和他人有染,跑去辱罵對方後又一刀捅死了對方。

抓捕途中,“看到一個老人在削棍子,問他話不吱聲。”

於志華就開始“套近乎”,先是嘮農活,聽對方是山東口音,又套上了老鄉。這時再問,老人連說“看到了,看到了”,還給於志華指出了該女子逃跑的方向。

村民騎摩托肇事

他湊5000元送醫

2013年1月,桓仁公安局調於志華到局政工監督室當主任。沒有想到的是,木盂子的老百姓紛紛挽留他,還給縣裡寫信打電話要求他留下。

“局裡問我意見,我說只要群眾信得著,我在哪都行。”

就這樣,於志華又回到木盂子成了一名“正科級民警”,“其實我也離不開他們,在這裡有存在感。”

在木盂子土生土長,從警32年從“小於子”到“老於頭”,於志華說自己沒想過幹大事、當官發財,“只想盡職盡責。”

因此他一沒架子,“樂呵呵和老百姓接觸,你和他拉近距離,他就買你賬”;二熱心腸,“只要不違反原則的事,能幫就伸手幫一把。”

記者採訪前一天,一名52歲的男子說妻子非要離婚,於志華找到女方,“著什麼急離婚?這眼瞅著過年,兒子、孫子都回來,離了婚你倆算一家還是兩家?”幾句話就把對方勸服了。

有年夏天,苗家養的牛禍害了老王家的玉米,沒錢賠償,於志華自己掏100元錢給墊上了;2017年1月,馬某騎摩托車肇事昏迷,於志華從家裡趕到派出所出警,湊了5000元把馬某送往縣裡搶救。

於志華記得最清的是2013年4月,4人酒後駕車肇事,車扣到路邊河溝裡。“我和輔警王興超拽出兩人,又下河抬車。”

木盂子地區156平方公里,1個社區、5個村、3760戶、11176人,有三分之一的人於志華都能叫出他們的名字或小名,幾乎每一家人他都能對上號。

因為幾十年如一日和群眾打成一片,於志華的手機也就成了群眾心中的“110”,“半夜都有人打電話。”

妻子勸他換個號碼,他卻說“人家打電話是信得著咱,沒有老百姓咱還有啥用?”

“他是個好人,總做好事”

採訪後,記者在木盂子街頭隨機詢問了幾名路人,沒有不認識於志華的。一位帶著孩子的婦女說:“他是個好人,總做好事。”

當地供銷社退休的王學峰這樣看待於志華:“誰求也不牛,什麼時候也不急眼,只要不違反原則,公事私事都不厭其煩。”

桓仁第二醫院的韓先生說,自己孫子才5歲,自己從學前班回家,於志華看小孩一個人走,路上車多危險,就把孩子送回了家。一老一小竟交上了朋友,孩子常說“於志華是我朋友”。

原木盂子武裝部部長李玉昌告訴記者,於志華“有耐心、能理解人,老百姓看到他不害怕、不緊張,都不把他當警察,說他就是為人民服務的。”

“於志華做過的好事不計其數,我們這些退休的辦年檢認證,打個電話他就到,沒有跑第二趟的。”

李玉昌說,老百姓的口碑也是最難得到的,但是於志華得到了,“這是他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換來的。”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特派本溪主任記者金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