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眾安的“科技出海”之道

眾安的“科技出海”之道

文 | 王小胖

中國科技企業正迎來「大航海時代」。

隨著國內移動互聯網發展到成熟階段,依靠人口紅利加商業模式創新就能快速增長已經成為過去時。這兩年,在海外開展業務,謀求增長,已經成為科技企業的新共識。

從早些年的獵豹移動,到近幾年的華為手機、TikTok、支付寶,中國科技公司在海外的影響力不斷攀升。背後反映的,是中國企業的輸出,開始從百花齊放的商業模式輸出,逐漸深入到更具壁壘的品牌輸出、科技輸出。曾經的「中國製造」,開始成為「中國智造」,中國企業開始向更高附加值的產業上游轉移。

時下,保險科技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發展方向,在科技出海的浪潮中也出現了中國企業的身影,眾安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樣本。

2016 年眾安科技成立,將自身在運營互聯網新保險的經驗和技術對外輸出,幫助傳統保險公司轉型以及支持互聯網新場景、新生態涉及保險業務;而從 2018 年開始,依託眾安國際的成立,眾安又進一步將其科技能力梳理成為系統化產品和解決方案,不斷向日本、東南亞等地區輸出。

據瞭解,眾安的國際版圖已經拓展到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五個國家和地區,並與包括東南亞 O2O 平臺 Grab 在內的多家企業形成了深度合作,其中,在眾安的科技能力支持下,Grab 今年 4~11 月已經累計出具超過 400 萬張保單,並且這一數值在明年有望超過 1 億。

眾安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目前規模最大的互聯網保險公司,它的發展路徑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行業風向標」的作用,我們試圖透過眾安,來看其科技出海的實踐對行業具有哪些啟示。

01

德勤諮詢今年 9 月發佈的一份關於保險創新的報告指出,全球保險科技投資持續火爆,今年上半年的投資總額達到 22.16 億美元,與去年全年的 26.09 億美元相比只有 4 億美元的差距。德勤預測,2019 年全年的保險科技領域投資總額或將超越 2015 年的歷史最高點。

保險科技投資熱度不斷升高,背後由幾個因素共同構成。

一方面,這是一個無比寬闊的賽道,根據瑞再研究院報告,2018 年,全球保費首次突破 5 萬億美元關口,相當於全球各國生產總值加和的 6% 以上,隨著中國、東南亞國家的經濟不斷髮展,人民群眾對保險產品的需求也變得越發旺盛,仍然存在巨量的增長空間。

另一方面,這又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從最早為了海上貿易運輸誕生開始,到現在的幾百年裡幾乎沒有產生過很大的變化,本質上就是從投保人手裡募集資金,形成資金池,然後通過金融手段進行投資獲利,依靠風控手段控制賠付規模。這個行業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需要「精算」的行業,產生大量的數據,並且需要從數據中挖掘價值。

而這一輪技術浪潮恰恰和數字技術強相關,無論是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還是區塊鏈,本質上都是圍繞著數據發揮作用的技術,這就使得,技術的介入,將極大程度上改變保險業的本來面貌,改變保險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重新劃分權力版圖。

這個過程中,新企業可以通過科技手段攻城略地,傳統企業也必須藉助科技力量升級自己,存量變革,增量蓬勃,保險科技變得熱門便不難理解。

眾安保險 CEO 姜興在不久前的眾安開放日上表示,「未來一家保險公司的競爭本質上是科技應用水平,其實也就是精益水平的競爭。」說到底,科技滲透到保險全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哪怕是 10% 的效率提升最終也會產生巨大的乘數效應。


眾安的“科技出海”之道

眾安保險開放日

「精」,不僅是領先企業的自我要求,也變成未來行業的進場條件。

02

自 2013 年由螞蟻金服、中國平安、騰訊聯合發起成立以來,眾安作為互聯網保險賽道的代表企業,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保費收入從 2013 年的 1300 萬,躥升到 2018 年的 112.63 億元人民幣,已經成為保險領域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

眾安高速增長的原因,正是來自於其一直以「保險 + 科技」的雙引擎驅動,力圖將虧科技滲透到產品、核保、理賠、服務、營銷等保險價值鏈條的各個環節。

以眾安在健康領域的核心保險產品尊享 e 生為例來看,營銷上,眾安基於用戶特徵分類,建立 534 項用戶標籤,通過算法實現匹配更高概率購買的人群,進行精準交叉銷售;理賠上,使用 OCR 技術和醫療數據直聯,目前已經有 70% 的理賠案例實現了自動化理算,用戶在線申請小額理賠,最快只需要十幾分鍾即可賠付到賬;服務上,也有智能客服進行導診,節省人力成本的同時也能讓用戶得到基礎問答的即時回覆。

我們瞭解到,在數據智能、雲技術等科技力量的支撐下,目前,眾安整體的承保及理賠自動化率已分別達到 99% 及 95% 以上;85% 在線會話由智能機器人處理;人力投入不變的情況下,在線會話總量環比增長 235%。

開展新業務,來自於組織能力的溢出,科技輸出更是如此。和傳統保險企業往往保有龐大的線下銷售團隊不同,眾安的技術和工程師團隊接近 1500 人,佔到公司員工的一半以上。

一直貼著「互聯網險企」標籤的眾安,逐漸顯露出科技的底色,將科技能力產品化輸出,便成為一種水到渠成的業務選擇。

03

「每個國家的保險公司都有非常多的軟件提供商,但我們最大的競爭優勢在於眾安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家全核心系統上雲的公司,在過去的 6 年時間已經充分地證明了整個技術解決方案。」眾安科技國際首席執行官宋玄壁這樣說到。

眾安從一開始就明確了在海外市場的重心是科技輸出,而非直接開展金融業務。目前,眾安針對國際市場主要輸出兩大保險科技產品,數字化保險核心系統 Graphene 和互聯網公司保險平臺系統 Fusion。

眾安的“科技出海”之道

眾安數字化保險核心系統

Graphene 意為石墨烯,源於眾安搭建雲上保險核心系統「無界山」時的技術積累,是完全基於微服務和分佈式架構的新型保險系統。簡單來說,Graphene 的作用就是幫助保險公司的傳統 IT 架構安全、快速地進行數字化升級。因為系統完全建在雲上,目前可以支持出單峰值 3.2 萬張/秒,這樣的彈性能力使得後臺不再成為業務場景的掣肘。

Fusion 意為融合,主要是為互聯網平臺打造整體保險金融的解決方案。簡單來說,現在許多互聯網公司都試圖通過金融服務將流量變現,但因為主業並非銷售保險,所以需要對系統進行相應的改造和升級,Fusion 解決的正是這一問題。從今年 4 月上線以來,Fusion 已經累計出具保單超過 400 萬,預計明年出單規模達到億級規模。

宋玄璧表示,「我們在『出海』的時候就想清楚自己的定位,在海外,我們提供技術,儘可能用技術方法去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謀定而後動,眾安打開東南亞市場的商業路徑是以科技輸出為當地保險生態合作伙伴創造價值,進而改變保險的生產方式和供應方式,提升保險的可獲得性。

今年 1 月,眾安科技國際與 Grab 成立合資公司 GrabInsure,探索東南亞互聯網保險分銷業務。其中,眾安負責搭建數字化保險銷售平臺,並提供後臺技術支持。

Grab 是東南亞版本的「滴滴 + 美團」,是當地最大的打車租車服務提供商,也同時提供著外賣、快遞等各類 O2O 服務。在馬來西亞,Grab 擁有超過 15 萬名註冊司機,但 80% 是開私家車的兼職司機,當地監管要求司機購買一份價格幾倍於私家車險的商業車險,既對司機不友好,也影響當地互聯網經濟的運行效率。

通過與 Grab 合作,眾安定製了當地首款按日付費的互聯網商業車險,每天司機開始接單時,系統自動扣除 1~2 林吉特的保費(1 林吉特約合 1.7 人民幣)。這款 UBI 車險由當地最大的 16 家財險公司作為實際承保方,眾安提供系統對接及技術支持。

「為什麼眾安能夠來做按天計費的車險?是因為我們能用技術的方法控制風險,我們知道車的位置,行駛狀態,這個司機過去三個月都在不停地接單也能說明他的健康水平。這些數據都是財富,我們把中國的運營經驗拿過去,用技術的方法解決具體問題。這種技術供應商的定位幫助我們在技術出海走得很快。」宋玄璧進一步說明到。

這份車險計劃在上線 3 周時就有 4.1 萬司機加入,日均出單 1.5 萬張,而且因為大部分保單都是集中在早高峰,對保險公司的後臺系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通過眾安的技術輸出,問題順利得到了化解。

宋玄璧透露,截至 12 月 19 日,「光這項保險計劃,眾安在馬來西亞已經出單超過 300 萬張,這就意味著我們給馬來西亞很多司機提供了繼續穩定工作的保障。」

不難發現,眾安的科技輸出,不僅是技術能力的輸出,還是一種全新模式的輸出,通過連接多方合作伙伴,讓保險真正迴歸到保障本質,既為自由職業的司機多一份保障,也為當地新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而在去年,眾安還與日本 SOMPO 合作,通過輸出保險科技解決方案,協助 SOMPO 實現保險核心系統的升級。SOMPO 即日本財產保險公司,是日本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歷史可以追溯到 1888 年。目前,SOMPO 已經通過眾安的系統對接日本最大即時通訊服務商 Line,上線了首款結合日本本土情況的地震險產品。

眾安的“科技出海”之道

眾安合作伙伴

眾安在新加坡的合作伙伴 NTUC Income 首席數字官 Peter Tay 表示,「通過與眾安的合作,NTUC 獲得的不僅僅是一個技術系統,眾安的技術平臺讓我的團隊能夠想更多、更大、更美好的產品,技術幫我們釋放了很多傳統的約束,讓我的團隊能夠更好地思考創新。」

根據眾安財報數據,今年上半年,眾安的科技輸出實現營收約 1.046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93.1%,其中海外市場實現營業收入約 0.319 億元。儘管從絕對額上看,科技輸出和保費收入還是佔比較小的收入版塊,但在 to B 賽道的提前卡位,已經讓眾安的科技輸出展現出「第二曲線」的潛力——畢竟在六年前,眾安的保費收入也只有 1 億不到,時間會給出答案。

正如姜興所說,「看科技的收入不僅是隻看整個佔比,而是要看增長的速度,我們跟上半年對比已經是 200% 的增長,後面會更有期待和期望。」

結語

眾安的科技出海能夠成功,來自於「順勢而為」。

一方面,中國國家實力不斷上升,中國的數字經濟也發展迅猛。眾安通過科技技術服務「一帶一路」國家,可以理解為是在順應大勢而動。

另一方面,眾安在拓展新業務時,深諳想要全球化就必須做好全球本土化的道理,每個地方的政策、文化、風土人情都不相同,因此眾安都是選擇與當地適合的企業,合作開展業務,取長補短,有所為有所不為。

水往低處流,保險科技能夠出海,也說明國內的金融科技水平,已經處在了全球第一梯隊,眾安作為先頭部隊,未來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前景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