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武書連大學排行榜,您認為可以給考生帶來幫助嗎?

品讀春秋


讀大學挑專業,是個系統工程。需要考察的方面很多,要看大學層次、看專業、看地域、看歷史、看就業等,不能只根據排名選大學。最重要的是結合自己的職業規劃,如果將來計劃從事基礎理論研究類工作,大學排名是一定有參考價值的,文理基礎研究的水平和大學排名基本是相關的。如果選擇的是工科類、農科類、醫學類、藝術類專業,最主要要看大學的學科水平,這些專業的師資、實驗室建設水平,決定了學生的培養質量。如果是經濟類、管理類、法律類、外語類專業,建議把地域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經濟發達區域這幾類專業的實習機會、工作機會都會非常多。


職場領導力


首先搞清楚武書連大學排行榜是大學綜合實力的排行榜,這就決定了一些綜合性大學排名很高的現象。對於單純的理工科或者專業性特別強的學校來說,整體排名是很吃虧的。

其實我覺得武書連大學排行榜對我們報考志願意義沒有那麼重大,很多學生高考結束,拿到分數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去讀什麼學校,什麼專業。事實上,我們在參考志願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方向是什麼,通過對專業的選擇去對應學校。而武書連大學排行榜很顯然並沒有提供這方面的信息。

有些人提出分高的學校就是好學校,分越高,學校就越好。唯分數論在社會總不缺乏支持者。對於很高的錄取分數,我想一般是除了那麼幾所厲害的綜合性大學,哪一所不是專業性的學校?通過用專業性學校的分數去和綜合性大學的分數作比較而去評價二者好壞,那是再也不過白痴的事情了。

其次,學校也分地域啊,沿海的一般一本可能比深處內陸的蘭州大學錄取分數要高,這就說明它比蘭州大學要好了?地域的優越性有時很起作用。

其實,現在都有教育部的學科評比了,什麼專業,哪些學校好,一眼就能看出,按照這個學科評比,在結合學校去選,那就是明智的報考志願的方法。至於武書連大學排行榜,看看就行,權當娛樂。



武陵黔首


武書連的排名,其實是比較靠譜的。

每個人心中都有桿秤,每個學校也都有自己的強勢學科。

但這個學科能有多大影響力?是否名氣大於實用?

也只有武書連榜敢把詳細數據公佈出去~

以樓主的舉例,其實正是說明了武書連排名的正確性,吉林大學畢竟擁有老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長春郵電學院、解放軍軍需大學、長春科技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老班底。

長春郵電大學能硬扛兩電一郵,他的小弟南京郵電這幾年都能磨刀霍霍,發展飛速~

吉林工業能硬扛武漢理工、同濟大學的強勢學科~

老吉大可是當年的第三人民大學,全國政界校友第三,又吃了白求恩醫科大學這所當年醫科中的清華北大,稱雄東北真心沒啥問題~

當時一口氣吃下這麼多好學校,可見背景有多深。

而反觀哈工大、大工,就略顯身子單薄了點,

大工這幾年才籌備醫學院,哈工大理科、文科膽慫,一言不合就比工科,也只敢比工科。

如今大家都吐槽吉林錄取分數線低,其實有個榜單上點評,吉林大學生源質量是B類第三梯隊,但畢業生質量是A類,第二梯隊,私下認為很恰當。

而對外經貿這種,生源質量是A+,但產出畢業生質量為B類,也很恰當。

對外經貿最拿手的經濟類專業,985裡一堆都很好,強者如林,985一個學院一年幾個億,外經貿整個學校一年幾個億,一分錢掰成不止兩半花。

其實,92時期一大波圍繞92高校的建設,當年國家很多項目報名資格就限制211才能報,已經和普通省屬高校拉開了差距,而985更是沒有數量限制,就跟現在省屬高校只能擇優報一個,而985可以任性報十幾二十個一樣,時間久了,差距就出來了。

吉林大學理科、文科、醫學、農學等一年報他七八個,拿三四個獎,大工、哈工這方面建樹幾無。

工學大工A+,哈工大A+,吉大A,也不過略輸半籌,其他學科則被後者遠遠甩開。

同樣的道理,浙大背靠經濟發達省份浙江,一個省的高等教育經費十分之八九都落入囊中,只要國家有各種計劃,浙江省內壓根就沒有競爭對手,妥妥晉級,十幾年的積累,早已樹大根深、枝繁葉茂,對於人才的地區吸引力也遠不是地處北京,“北大也可以,清華也不錯,人大也還行,中科大也湊合”,能比的,因為浙江,所以沒得選。

武書連榜與其說看重地區和規模,倒不如說,數據越經得起推敲、越詳實、越有說服力,與名氣這種虛頭巴腦的東西反差越大。

就是武書連榜太慢了,每年發佈榜單都很晚,時間還不固定。


影視潮訊


武書連的大學排行榜雖不是很完美,但對高考學生、家長選校都是很有幫助的。只要是據真實數據、科學方法的排名就是可信賴的。那種憑印象,沒有按真實數據的排名是不可取的。特別是那種臆造的排名榜應該摒棄!武書連、校友會、武大榜等的大學排名榜都是據真實數據、科學方法的排名,應該受到尊重。那些對排名榜或排名機構謾罵,是沒有素養人的表現,我們至少要尊重排名機構的勞動,百分百被民眾接受的排名榜是不可能出現的。不論你對大學排名榜信與不信,都是你個人的權力與選擇,誰也沒有權力與辦法要你信或不信。大學排名榜有總比沒有好,至少可為你提供選校、選人的參考,不至於摸瞎。有文化且對大學瞭解的家長,當然自有評判標準。但對於無文化且對大學不瞭解的家長或高中生,無疑能為他們提供一些參考!我們希望排名機構對大學數據的收集更透明、真實,對排名方案更科學、合理,能提供更符合實際的大學排名榜!


南華壹君


首先國內外任何排行榜單都不完美,都有侷限性,武書連,校友會,QS,泰晤士等無一例外。

其次武書連的這個綜合排行榜側重於綜合評價,包括學科,教學,科研等多個方面,但並非一無是處,客觀上來說,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新知識新發現多集中在交叉領域,學科交叉與融合越來越被大家認識並重視。因此此榜雖對學科多元化高校有利,但對國家,政府,高校機構的確有參考作用,原來的理工大學如清華,交大紛紛發展為綜合大學就是明證。

最後,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針對高考學生可以不同榜單各取所長,相互參照著看就行了。比如武書連的大學學科排行榜,上海交大的學術排行榜都還是比較客觀的。


用心入定


其實從填報志願時的普通學生,到進校後的普通學生角度看,排行榜的幫助其實非常小,不只是武書連大學排行榜,包括其他的其實也一樣。

因為對於一個普通學生來講,學校的綜合實力如何如何強,有的時候其實和自己是沒有什麼關係的,能夠用上的是,可能更多的是學校的名氣,也就是許多人喜歡報考985之類學校的理由。

而如果不是這麼強大的學校呢?其實,自己的專業強,才是真正有用的。

而且,就算是教育部的排名,其實對學生個人來講,也並不一定就非常有用。

因為,現在的很多排名,都會和學校的論文掛鉤;而事實上,論文的多少並不能代表教學質量的高低。

而且,有些專業或學科,其實是很難寫出高質量論文的。

而以這些為依據來選擇學校去上的話,對本科生來講,並不一定就能真正學到所需要的知識。

有的對考研的人來說,可能用處比較大;而對本科生來講,並無多少用處。

而且,對不同專業的學生,作用大小也不完全一樣。

所以,書生覺得,某一排名只能用來參考,千萬不能做為選擇學校的依據。

要真正選擇學校,就需要根據自身情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然後再進行選擇。


一介書生945


你學校要是有錢💰給我,我能給你排到全國第一!


劉玉龍191842526


弄錢的!可把家長學生害慘了!千萬別信了!


用戶53751501702


報志願聽武書連的,哭都找不到地方。誰給贊助誰就排前面,不給贊助就使勁黑。最不靠譜的就是他的榜。


月光如水人如蝦


武書連是拿錢辦事的,給點錢,公道還有嗎,他的排名就當一個樂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