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現在疫情之下,是儘快買房,還是等到7,8月份買,(首套)?

滿滿套路


很高興為您回答問題。

房子,對於相當部分的中國家庭而言,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情,也可能是一輩子買過的最貴重的商品。而隨著房價的高漲,很多家庭往往是掏空6個口袋,舉全家之力方為之,並背上20-30年的長期房貸。

但是對於眾多的買房人而言,房地產又顯得高深莫測。買貴了怕多花冤枉錢,買跌了怕自己的資產被縮水。是的,雖然有部分專家稱:剛需不要過多注重房價的變化,反正是買來自己住的,漲跌都無所謂。

但實際上,A和B都100萬買了一套房子,其中A是剛需首套房,B是投資客多套房。如果房價下跌,兩套房子市值都變成了80萬。看似是投資客受損,剛需客自住不變現的情況下沒有影響,實際上投資客有多套房有多種變現形式和數量,剛需客卻是實實在在的資產縮了水。所以,即使是剛需客戶,也是需要多關心自己買房的時機的。

那麼,根據您的問題,首套房的買房人,在疫情之下,是儘快買房,還是等到7、8月份買呢?回答您的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未來房價的走勢。

一、房價整體還是呈上升趨勢的

這當然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空穴來風。原因有以下幾點:

1、房企獲取土地的成本越來越高

土地成本佔到房地產開發總成本的大概40%左右,這是一個大致比較固定的比例(當然,對於某些地王項目而言,地價佔總成本比例只會更高不低)。而當土地價格越來越貴,比例驅使下,售價也只會越來越高。

同時,據數據顯示,目前各地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度還是非常高的。在沒有找到適合替代房地產這個重要經濟支柱前,土地和房價相捆綁的局面短期內是不會變動過大的。

2、建築行業產業鏈成本逐年高企

土地拿到之後,要蓋成房子,還需要水泥、砂石、鋼筋這些原材料以及人工。隨著供給側改革和淘汰落後產能,原材料的成本是在不斷上升的。人工則更不用多說,隨著人口紅利的下滑,用工成本不斷升高。

3、城市化進程還遠未結束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止2019年底,我們平均城市化率水平剛剛達到60%。這個城市化水平,對比發達國家最低70%的水平,還是有很大一塊差距的。別小看這個10%,我們作為一個人口超級大國,10%的比例換算成人口數量其實是非常大的。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9年城鄉人口統計數據也顯示,目前還有5億農村戶口尚未完成城市化。

4、貨幣持續的貶值

最新2020年1月份最新的M2數據顯示,我國廣義貨幣的發行量已經高達200萬億,M2年均增速為15%。而最新的1月公佈的CPI數據為6.8%,根據物價真實漲幅=(1+M2增速)/(1+GDP增速)-1以及人民幣貶值速度=1-1/(1+物價真實漲幅)這兩個公式,我們也能算出每個月我們的貨幣貶值幅度。貨幣貶值,購買力下降,但房價作為物價之一,卻會相應的上漲,以匹配相應的購買力。

5、黨媒《人民日報》的發聲

3月2日,《人民日報》發文《中國房地產市場拒絕“大起大落”》,從字面意思我們也能看出:房價不允許大起,這背離“房住不炒”的主旋律。但也不允許大落,這將導致結構性的問題產生。“房住不炒”的核心還是在於: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的發展。

以上五個小點其實已經表達的比較清楚了,從各方面維度看,房價上漲的動力確實還是存在的。但筆者要提醒:這並不代表還有炒房的空間在裡面。不允許大漲,即沒了炒房的空間;不允許大落,也沒了觸底的可能。

(注:此圖為2019年7月16日《人民日報》頁面,標題與3月2日新聞相同,代表保持房價穩定決心)

二、這次疫情更多是一次突然事件,而非拐點到來

在上一輪去庫存、棚改政策之後,無論是一二線還是三四五線城市,各地房價飛漲,多地實現房價翻番。因此,在2016年12月,中央經濟小組會議上首次提出“房住不炒”的概念,並嚴格監督活躍資金過多流向房地產市場。截止到2020年2月,這一政策三令五申保持不變,至今已實施三年零兩個月。之後,為了應對不同城市冷熱不均的情況,國家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提出“因城施策”。這兩大政策的提出,對於平抑房價的過快增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房地產銷售達到15.9萬億,同比上漲6.5%,增長幅度已經是近些年來比較低的水平,增速環比1-11月份也下跌0.8%。所以,國家對於“房住不炒”的結果是滿意的,也符合自己“不能大起大落”的預期。

而今年的新冠疫情,之所以被稱為“黑天鵝”事件,原因便是在於突發性、不可預見性。受不可預見的疫情影響,全國100多個城市數千個樓盤,不得已關閉線下售樓處達1個月之久。房企們的正常銷售建設作業受到極大的影響,損失更是高達數千億。在這種非人為調控的原因導致的整個行業受損下,一夜之間,多省、市相繼出臺救市政策,房企們也積極開展打折促銷等方式自救。包括無錫西安的延期繳納土地款、延期開竣工等輕量措施、駐馬店、衡陽降低首付比例、買房給予現金補貼等重量級措施、恆大、富力等房企的大力度折扣等等。

對於這種突發性事件,無論是政府救市還是企業自救,只要不超出合理範疇,都是可以理解的。面對此起彼伏的救市言論下,黨媒《人民日報》也再次發出十字信號《穩樓市,不代表放鬆調控》。所以,我們可以歸納這次事件為黑天鵝事件,救市是不可不為,企業打折促銷也是不可不為,但並不代表房地產拐點的到來。

三、現在入手還是7、8月份入手

第一大點闡述了房價未來的走勢,第二大點闡述了這次打折促銷更多是基於被動的自救,那麼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是:現在買更划算還是七八月份更划算。

這一點還是需要分區域分開發商來看的。根據網上一項數據顯示,有超過90%的人延遲了買房計劃,但真正取消買房計劃的客戶比例還是比較少的。

1、各地打折促銷潮仍在,但力度、持續週期可能並不相同

對於疫情較輕的地區而言,隨著復工復產的全面恢復,客戶的正常看房需求也會隨之到來。比如常州,2月最後一週全市成交973套,相比2月前三週上漲約743%,而相比復工前(1月)上漲約2560%。對於這樣的城市,打折促銷的力度預計不會維持太長時間。相對應的,受疫情影響較大、較重的城市,打折促銷的趨勢可能將延續一段時間,但具體時間表也是不確定的。

02、房企的資金壓力正在緩解

不可預見性對於房企最大的困難在於:無法提前做準備工作,並且發生後也“動彈不得”。正因為如此,巨大的資金壓力下,網上賣房+大力度促銷便成了房企唯一能做的事情。而一旦復工復產之後,房企便有充足的空間去籌措資金或者線下賣房。這種情況下,不同房企各顯神通,不同房企打折促銷的力度,能維持多久,能維持多大的力度,便也成了未知數。

筆者建議

結合以上第一到三大點,筆者的建議是:如果所在城市依然受影響較大,買房熱情恢復緩慢,那不妨再短暫的觀察一個月。如果所在城市已經逐步恢復正常的秩序,那買房便宜早不宜遲。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十年地產資深人士,深耕買房諮詢、市場研究、政策研究等領域,喜歡請關注作者、點贊、分享。


賣藝小青年


你好,我是小韓,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我個人感覺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是現在買房,不等到7.8月份買,原因有以後幾點。

首先房子是我們的一個必需品,因為子女上學的話,學校有要求必須有本市戶口,或者是本市區房子,還有就是自己工作也需要,如果是常年租房的話,對於自己生活不方便,因為要經常被房東漲房租,以及催房租。

其次就目前而言,疫情期間,房子有為顯得重要,因為像我們務工人員,想要從老家去工作的地方,抱歉,人家那裡不讓你去,原因就是必須有房東證明等等一些材料,而恰巧房東都不在本市,搞得很狼狽不堪。

再者說目前疫情情況下,很多房產公司都在搞活動,打折。因為也是為國家貢獻,我感覺,也就是說現在不買,疫情過後,他就會恢復,甚至漲價都有可能,我們也不要小看那打折的力度,以北上廣來說,打個九五折,就是多少萬人民幣,我感覺,畢竟我們自身也需要,畢竟現在還是首套房子,更應該早買,這些是早買的好處和優勢。

假如說是七八月份買第一沒有了優惠,而且自己去年的積蓄估計也花的差不多了,也就是說沒有現金流,需要貸更多款。利息也會更多,對我們也是一種損失,因為早買早享受。還有就是戶型也許不是我們看中的,就會出現買的不合適又必須買的情況。所以說種種跡象表現,我感覺還是疫情之下現在買合適。

綜上所述幾點,我感覺還是疫情之下,儘快買,不要等到7.8月份,

希望我的觀點對你有幫助,謝謝!


小韓在農村生活


這一次疫情的感染人數已經遠超非典

今年三四月份的小陽春肯定是沒有了!

畢竟跟買房子相比,保命比什麼都重要,命都沒了,要房子有什麼用呢。

從非典的經驗看也是如此,中指院的報告稱,2003年3-4月SARS疫情加劇後,因社會活動全面受限影響,全國房地產市場運行節奏整體放緩,有些地方房地產促銷活動都暫停了,購房者不想出去看房,很多項目也停工了, 所以4月份全國房屋施工、開工、銷售面積、投資額增速均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疫情結束後,房企會降價賣房。

我不敢說,疫情結束之後,所有的樓盤價格一律下調,這樣太不靠譜。但是有相當可觀數量的新盤會打價格戰。

為什麼這麼篤定呢?

老實說,讓房企出血其實並不容易。因為絕大部分開發商寧可多發債,多借錢也不會降價促銷。

所以開發商不會輕易降價,除非到了發債融資難、銷售回款也難,除了降價沒有其他辦法的時候。

即使出臺利好政策,也一時無法解決房企的燃眉之急。

比較關注房地產的朋友可能知道,最近兩天很多地區出臺了一系列的對房地產利好的政策,不乏一些媒體和銷售炒作,但總結下來,無非就是以下兩種情況:

1、地方上發佈減緩土地出讓金交付、放開預售資金的監管等等政策。

2、部分城市房地產協會要求取消限購限貸等措施,積極救市。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利好是極其有限的。地方上的政策,根本目的是緩解房企現金流壓力,防止出現資金鍊斷裂的風險;至於房地產協會的一廂情願,能不能執行也還不好說。

所以目前能救命的措施根本沒有,對現金流緊張的公司來說,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如果接下來1-2個月依然沒有銷售額,很可能就是大房企割肉買房、小房企的生死抉擇時刻。

銷售額千億的房企也真好不到哪裡去。這兩天,旭輝集團CEO林峰說過讓業內人感受至深的一句話:庫存是房企的癌症。

“庫存,特別是現房庫存和滯重庫存,就是消耗資金成本的癌症,會佔用寶貴資金,吃掉僅有的利潤。”

消滅癌症的方式,就是儘可能快速的甩出庫存。

A.你是剛需,只要你的經濟能力允許,那就買吧。買房自己住,不用考慮外界因素。

B.你是投資,錢多您隨意。

C.即非剛需,又非口袋充實,只是風聞今年疫情下房價大有可圖,決定抄手一把。那麼你願意給自己接下來的20年或30年中的每個月掛上一串阿拉伯數字的話,就入手吧。


職場生存狂


現在不要判斷,影響因素太多。目前你要買房最應該的是每時每刻的關注著你們當地的房價,多問,多詢價,多觀察。要有撿漏的心裡去購房。一定會有挺不住的斷供人,週轉資金的人賣房。

7.8月買房,現在誰還能判斷,就目前的局勢來看,疫情過後全國1~3線城市房價必漲,昨日新聞已經爆出全國復工潮還沒到,物價潮就先來了,全國物價瘋長,食品,建材等大家都是上過學的人,1+1=2是正常的,但1+1=0從小老師都沒教過這樣的算法,如果在中國所有東西都在瘋長,房價卻下降了也就是等於1+1=0的算法成立,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這樣的房子千萬不要買,一定是在算計你。還有一個房價一直在漲最大一個因素是開發商拿地是越來越貴了,房地產不是公益事業需要賺錢,疫情還沒有完全過的時候買房應該是比較好的機會,疫情過了,也就是最難的時候都過來了,房產也沒有必要大動干戈的降價了,因為房子賣不動了,著急的不只有開發商,更著急的應該是當地政府和銀行。政府能給你帶來多大的政策好處你可想而知。


壞小丑


一定是儘快買房!

房產關係著千家萬戶,也是幾十年來爭論不休的話題,每次國際、國內形勢有所動盪,那些自以為是的行內專家,都會一通頭頭是道的漲跌大道理,可是最終還是止不住房產上漲的腳步。深圳2012年房產均價25000元/平米,2019年均價50000元/平米。上海2012年房產均價22000元/平米,2019年均價50000元/平米。七年間是翻倍的漲幅,全國一線城市幾乎是類似,雖然有時也有所下降,但整體還是上行,誰都明白,人民幣每年6%的貶值存錢還有什麼意義?


這次疫情已經看到了勝利曙光,幾十年一遇的疫情災難過後,人們沉重的精神壓力終於能夠得以釋放,人生還有什麼比活著更有道理?!包括房產的購買就是一項釋放的實際內容,一波洶湧的消費浪潮一定會在中華大地鋪開!


生活天天有陽光


你好樓主,我是火龍哥,很高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個人建議是儘早入手,以下是個人觀點。

1、由於疫情影響,很多人呆在家裡。因此造成很多觀望者繼續觀望,甚至期盼大跌。剛需族無法購買。造成房產積壓。也許是個機會。

2、疫情結束,勢必會有很多購房者還沒有購買的,累積到疫情結束。房價有可能會出現緩慢增長。

3、目前投資者撤離房產,房產短時間不會出現大漲,但是想跌回幾年前的水平也不會出現,剛需族不必想著抄底。買房要放平心態。因為房子的特性就是不確定性。

因此建議,如果是剛需,儘快入手,也許,只是也許,這是一次機會。





火龍哥98634


因中國疫情和國外疫情情況整體影響,全球經濟會整體受到影響。各國為了拉動經濟的發展,會出現很多進口的商品少了,對中國的經濟衝擊力也大。中國國內因人口多,大部分產品會自產自銷來刺激市場經濟。房產前幾年發展過快,已經有很多庫存房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開發的房產大概能住34億人左右,屬於庫存過剩,肯定需要銷庫存。

國家對“三農”的重視程度提高,會有部分人員轉至農村生活,那樣二手房也可能隨之增加庫存儲量。疫情期間,恆大的線上銷售以及觸發了今年房價的走勢和趨勢。各省份為了刺激今年的經濟,肯定會加大房產的各項優惠政策,已達到消除房產庫存的情況。

疫情期間,影響很多建築業,2019年的建設任務未完成,資金緊缺等等,都會加大房子的銷售來提供所必要的建設資金,來加快建設任務。

綜上所概述,國內外經濟的調整,超量的庫存和資金的短缺,購買首套房建議還是在7,8月份購買更加的划算。


涅槃重生分林


大家好,我本人是房地產工程從業者,從我個人視角來看,現在房地產處於三年之內的低潮期,整體市場經濟也處於低谷,又加上新冠疫情的的影響,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從現在開始到未來6個月內都是購房的黃金時期。6個月後是否適合出手購房,還要看大的經濟環境和這次疫情的後續發展情況。目前雖然國內疫情逐步在控制中,國際上又在風起雲湧,像韓國、日本、意大利還有一些歐美國家都不甘寂寞,紛紛來趟這個混水,但他們能有中國這樣的控制力嗎?所以國際市場今年將會有怎樣的表現還不好說,9月份以後是否適合購房,現在無法判斷,或許3個月後就會見分曉,拭目以待吧!


春風又綠江南岸654321


選擇何時購買,建議如下:

對於剛需來講,今年確實是比較合適的入手時間。何時購買,需要具體分析。

依照大概念規律,房地產市場的啟動,多是一二線啟動,三四線跟著輪動,向下傳遞。但是這兩年越來越看不透了,因為每個地方拆遷量安置的不同,人口湧入數量的不同。輪動的規律不靈驗了。

建議現階段馬上開始看樓盤,多看,關注市場的變化。近期因為房企資金鍊的問題,各房地產商抓緊搶收客戶,會拿出一定的特價、團購等,來吸引客戶。但價格是否有誠意,不好判斷。但是沒誠意,沒有銷量,會有後動者,更低出價!但是每個開發商都希望賣個好價錢,所以近期是個博弈過程。

政府出臺的政策如果給力,你就要抓緊了,也許7、8月再出手就晚了。但是也不排除“房住不炒”,讓地產商在低價橫盤中煎熬,7、8月也沒有價格的上漲。

所以給出的建議:多看樓盤。自己會有感覺政策是否給力,也能判斷何時出手合適。

不過,關注一點,別讓置業顧問忽悠了你,銷售技巧、殺客演練可是必備課啊……


熾天使地產觀察


您好,我是@小強將房產買賣知識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前兩天我剛回答了一個跟您這幾乎完全一樣的問題,所以我把我回答的那個答案做了一下整理,答到這邊給您做個參考。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剛需現在買,改善看需求,投資看地段。您是首套房,咱們權當是剛需,來重點分析一下。

一.剛需。

1.剛需的定義。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寫過,剛需就是有房子就能解決沒房子就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要結婚了沒房子,丈母孃必須要讓買了房才同意;孩子要上學了,沒有房子落不了戶,孩子沒法上學。您要買的是首套房,那咱們就算剛需。既然是剛需,您要考慮的就是該在哪買、該花多少錢買、貸款還是全款,而不是現在買還是以後買、再等等價格會不會降、我現在買會不會虧,諸如此類的問題。

2.剛需為什麼要現在買?

首先,抓主要矛盾,從無到有。從上面的定義裡咱們知道,對剛需的朋友來說,主要矛盾就是沒房子,那麼解決矛盾的方法就是擒賊先擒王,而這個“王”就是房子。有了房子,一切問題迎刃而解了。買下房子了,丈母孃同意結婚了,買下房子了,孩子上學有著落了。

第二,剛需的朋友抵禦房價風險的能力更弱。剛需的朋友相對收入能力較弱,一旦房價出現上漲,對剛需的收入能力較弱的人群來說,再買房就要承擔更高昂的代價,可能又要辛辛苦苦攢很久。所以趁著這波去庫存時期,房價整體平穩,及早入手才是最好的選擇。

第三,房住不炒。這次全國房產大調控的目的就是為了去庫存的同時給房產市場降溫,進一步踐行“房住不炒”的基本政策。既然中央政策都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那咱們買房就是為了住的朋友為啥不趕緊買呢?

第四,信貸政策寬鬆。相信您應該看到了,近期的房貸政策愈發鬆動,某些城市甚至已經推出了首付兩成的政策。從2020年3月1日開始,各大銀行也將陸陸續續開始執行浮動利率的信貸政策,基準利率已經降到歷史新低,這就是大好的政策指向。

第五,通貨膨脹。經濟在發展,錢在不值錢。因為通貨膨脹導致貨幣的購買力越來越弱,不是房價漲,而是錢不值錢了。十年前,在太原,50萬能買一百平米的房子,現在50萬剛夠首付個一百二十平米的。十年前,李寧運動鞋一二百一雙,現在最便宜的也要三百多。這就是通貨膨脹帶來的直觀表現。從長遠看,未來十年二十年也是這樣,錢只會越來越不值錢,月供壓力會越來越小,而房價也會越來越高。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房子和房貸,來抵禦通貨膨脹帶來的財富縮水。

第六,槓桿要好好利用。這裡說的槓桿就是貸款。貸款是激活國民經濟的重要槓桿,同時也是老百姓以少量金錢撬動更大財富的槓桿。錢在一天天貶值,自己的收入在一天天增多,而月供卻是永遠不變(等額本息),這就是運用經濟槓桿的時候到了,手裡留著閒錢沒地方花,買套房子給自己點壓力和動力何樂而不為呢?

第七,政策調控的意義。眾所周知,2018-2019這兩年是房地產市場極度萎靡的兩年,受調控政策影響,房價暴漲得到抑制,房產成交量持續走低。但與之相伴隨而來的,就是整個第三產業幾乎都有些低迷,尤其以房地產相關行業為主,上中下游都低迷,用我們山西話說就是“低迷的怕了”。但是我們要明白一點,政策調控並不是為了讓房價下跌,而是為了抑制房價漲勢瘋狂。房地產市場不可能一直低迷下去,一直低迷導致的結果就是整個經濟低迷,這對我們國家現階段發展是不利的。所以政策是遲早會鬆動,即使不鬆動,也會出臺相關政策提振房地產行業士氣,激活房地產成交量。

第八,房價平穩,短期仍以去庫存為主。現階段各城市房價處於平穩狀態,與去年年底持平。各開發商推出的打大折扣或者交一萬抵二十萬,都是噱頭,先漲後折,其實成交價格基本沒變,如果有朋友不信,可以自己去做個探查。受這次黑天鵝的影響,很多人購房需求被壓抑,所以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在疫情過後,樓市肯定會有一波成交小高潮。但是在去庫存的大背景下,大概率不會出現漲價的情況,會以平穩的價格提振成交量。但是好房源就那麼多,早買早挑好的,晚買挑別人剩下的。

以上八點,就是我認為剛需現在就要買房的原因。


3.為什麼很多人不提倡現在買?

第一,思維的侷限性。這是所有人都存在的情況,並不是只有剛需的朋友。在人們心裡,房子應該是個永遠都不會掉價的物品,但在房價出現波動的時候,反而會擔心是不是會繼續降下去,就會擔心我現在買了是不是就虧了。這就是思維的侷限性。就我上面所言,十年二十年以後,錢會貶值的如同A4紙,所以買房要長遠看,而不是隻看眼前的三五個月。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房價肯定會比現在高的多。長期漲短期降,大幅漲小幅降,現在降的再多,房價也沒有比2018年之前低,這就是長漲短降大漲小降最生動的寫照。這一切都是由市場規律決定的。

第二,盲目從眾心理。房價飛漲的時候,所有人都在搶房子,理性的不理性的都在搶;而房價平穩了,所有人都開始觀望了。這是思維侷限,也是盲目從眾。每個人在從眾的時候似乎都失去了判斷能力,唯一的判斷依據就是大家好就是真的好。這也導致了在房價調控之後很多人要去售樓部維權的尷尬局面出現。

第三,心理作用。很多人在看到房價平穩之後,就開始擔心我現在買了,以後如果跌了我是不是賠了啊?同樣,房價低的時候買下,房價高了以後會覺得我是賺了。這就是心理作用。事實上,您的財富增值或者縮水了嗎?可以確定的是,對只有一套房子的朋友來說,如果房子漲價了,財富肯定增值了,但是房價降了,您的財富並不見得一定縮水了。因為所有的漲和跌,只是呈現在理論上,並沒有轉化為真金白銀。因為房價漲了,您不會賣,不會轉換成真金白銀;房價降了,您更不好會賣,也不會轉換成真金白銀。所以,一切的漲與跌,都只是個虛幻的數字,一切都是心理作用,無非是漲價了心理痛快,掉價了心理不痛快而已。當然,對打算換房子的朋友來說,漲與跌還是有關係的。水漲船高,水落船低,房價是隨著市場走,呈統一漲跌態勢的。在房價漲了以後,您的房子漲價了,別的房子也漲價,那麼您的房子就起到了縮小您換房要承擔的價格差;而房子降價了,別的房子也降價,您的財富相當於沒變,也並沒有任何損失。

以上就是我關於剛需的朋友該什麼時候買房的一些建議。需要的時候,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果斷下手,不要等看行情。


二.改善。

1.什麼是改善?一般來說,咱們理解的改善通常是有房子住,但是需要換房子來改變現有狀況。我的理解就是通過買房,解決自己當下房子不能解決的問題,這就是改善。比如說,現在住的兩居室,要換三居,這是改善;現在郊區住的200平米,想去市裡住個小的,這也是改善;現在住的五樓,爬不動樓梯,換到一樓,這也是改善;現在住的大戶型沒學區,想去換個重點學區,只能買小房,這也是改善。所以,只要是為了改變現狀,咱們都可以稱之為改善。

2.改善為什麼要看需求?

首先,抓主要矛盾,從有到優。既然已經擁有,要換房,就要看自己為什麼要換房,現在的房子為什麼不能滿足自己,從有到優就是主要矛盾,這就是挖掘自己換房的需求,需求明確,目標就明確,需求不明確,就再等等。

第二,不能盲目。既然是改善,就不能盲目作為,盲目作為不如不作為。既然想變好,就不能讓自己變的更差。比如為了重點學區,那就要選定好目標學區,鎖定之後再做對比,有適合的然後一舉鎖定,沒適合的就繼續尋找。

第三,房住不炒。為什麼剛需那兒提到了房住不炒,改善這兒又提?原因就是改善,也是為了住,也是為了房子附屬的價值。所以只需要考慮好自己的需求和對房子附屬價值的認知,然後下手就對了。

3.改善什麼時候買?

明確了需求以後,有適合自己的就果斷拿下,沒有適合的就繼續找。

三.投資

1.什麼是投資?買下出租,以租養貸,價格合適了賣,這是投資;看好漲勢,打算短期賺差價,也是投資;看好潛力,圖謀長遠利益,也是投資。

2.投資為什麼看地段?

首先,地段自身存在的優勢。地段好,潛力就大,增值空間就大,保值性能就更強;地段好,配套設施完善,容易出租出去,也容易轉手賣出去,容易租到高租金,也容易縮短轉手時間。

其次,房住不炒。政策定位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所以在區位不好、發展潛力小、配套設施不全、政策沒有傾向的區域,房子並不適合更多人居住,如果在這類區域買房,連住都不一定適合,更何談投資用呢?

3.什麼是好地段?市中心、政府政策有傾向、配套齊全、交通便利、大規模人群集中,這些都是好地段。當然,每個人對好地段的看法都不一樣,但總脫離不開這幾點。話說回來了,人們認可的,就是好地段。

4.投資什麼時候買?投資要理性,所以在市場火熱,大家都追漲的時候,並不是很好的時機。相反在房價平穩期會更合適。但是,不管時機是什麼時候,切記要優先選擇地段,地段,地段。不然再好的時機,都白搭。當然,投資還要考慮別的因素,不能只考慮地段,影響房價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房齡、小區配套、人文環境之類的,這些也需要考慮在內,只是地段優先而已。

最後,總結一下,買房首先看需求,不論是剛需還是改善,還是投資,需求才是第一位。符合自己需求的,就是適合自己的,能滿足自己需求的,就要早點下手。房子雖然不能說是過了這村沒這店,但是一套適合自己的房子一旦錯過,可能要很久之後才能再一次看上滿意的。時間成本也是成本,您說呢?

以上,就是我關於什麼時候買房的一些看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我是@小強講房產買賣知識 ,用公正的立場、嚴謹的態度、專業的知識為您提供買賣房產信息諮詢。如果您有更多想了解的,可以隨時私信我,我會給您提供更全面更專業的購房諮詢。如果覺得對您有幫助,請點個贊加個關注。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歡迎隨時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