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陳平一生是輝煌的,他出眾謀略經驗,也是中國古代謀臣成功的經驗

《史記》記載:定宗廟,以榮名終,稱賢相,豈不善始善終哉!


陳平(?一公元前178年),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少時家中貧困,喜讀書,有大志。曾為鄉里分肉,甚均,父老贊之。陳平感慨地說:“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後,國貴族也紛紛起兵,陳平往事魏王咎。繼屬楚王項羽,後離楚歸漢,跟隨劉邦。陳平曾為劉邦屢出奇計,功勳卓著,終成漢室名相。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以陳平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與王陵併為左、右丞相但因呂后大封諸呂為王,陳平被削奪實權,為了活命,他偽裝縱情酒色不理政事。呂后死,陳平與太尉周勃合謀平定諸呂之亂迎立文帝即位。文帝初,陳平讓位周勃,徙為左丞相,因明於職守,受到文帝的讚賞。不久周勃罷相,陳平專為丞相。孝文二年死。
陳平是劉邦手下的重要謀士之一,曾經六出奇謀助劉邦奪取江山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韓信自立為齊王后,劉邦怒不可遏。陳平建議劉邦偽遊雲夢,逮捕韓信。公元前200年,劉邦被匈奴困於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後採納陳平計策,重賄冒頓單于的閼氏,才得以解圍。在平定陳豨和黥布叛亂的過程中,陳平六出奇計,每次都因此增加封邑。呂后去世後,他勸撐危局,聯合親劉勢力,誅滅呂氏外戚,維護了漢初的統一局面,避免了分裂。在秦漢之際群英薈萃的燦爛星河中,陳平無疑是一顆光芒四射的智能之星。

陳平一生是輝煌的,他出眾謀略經驗,也是中國古代謀臣成功的經驗

聲東擊西救劉邦

公元前209年,陳平在項羽手下做謀士。因得不到項羽重視,鬱郁不得志。他在鴻門宴上見到了劉邦,認為劉邦將來必成大器。於是,才華橫溢的陳平處於“身在楚營心在漢”的矛盾之中。
一次,劉邦被項羽軟禁在咸陽,他身邊的謀士張良也身陷敵營,因而一籌莫展。這時的張良決定孤注一擲,暗中去找陳平。張良說明意圖後,陳平思考片刻,便說:“要從項羽身邊救出劉邦,首先要調虎離山’,范增必須離開項羽幾天,不然怎麼也不行。”當時,陳平在楚軍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於是,他建議項羽給楚懷王上義帝的尊號,送他到郴州去養老之機,把范增調離項王的身邊。范增臨行前再三對項羽說“萬萬不能讓劉邦回漢中。”范增一走,陳平向項羽建議:“剛安定下來,必須節約。現在諸侯們聚集咸陽,每路兵馬都不下四萬人,軍糧的負擔極重,若不趕快讓諸侯們回國,恐怕老百姓就負擔不起了。”

陳平一生是輝煌的,他出眾謀略經驗,也是中國古代謀臣成功的經驗

項羽一聽,大吃一驚,馬上傳旨:天下諸侯,限期內作好回國的準備。唯有劉邦留在咸陽,陪王伴駕。陳平趁各路諸侯返國的機會,授意張良使用聲東擊西之計策,讓劉邦向項羽告假回故鄉沛縣省親。項羽猶疑不決,陳平乘機上奏:“陛下既封劉邦為漢王,也已經佈告天下,臣民共知,卻不讓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於天下吧。人家會說,陛下一登位便說假話,那以後執行法令,也會陽奉陰違了。不如聽張良的話把劉邦的眷屬當人質留在咸陽,遣他回漢中去,這樣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約束劉邦,豈不是兩全其美嗎?”項羽同意了。劉邦心裡歡喜無比,回營後立即拔寨起程。陳平用聲東擊西的計策救出了劉邦,為劉邦日後東山再起贏得了良機。

陳平一生是輝煌的,他出眾謀略經驗,也是中國古代謀臣成功的經驗

施反間計除敵手

公元前203年,楚漢戰爭到了最激烈的時刻。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城內達一年之久,漢軍的糧道屢屢被楚軍襲擊,致使漢軍處境困難。劉邦向項羽求和,以滎陽為界限,天下分為兩半,漢佔其西,楚得其東。項羽不許。陳平獻計讓劉邦用黃金買通楚軍的一些將領,讓他們散佈謠言,說:“在項王的部下里,範亞父和鍾離昧的功勞最大,但卻不能裂土稱王。他們已經和漢王約定好了。共同消滅項羽,分佔項羽的國土。”
霸王項羽聽到這樣的謠言,果然起了疑心,以後有重大的事情也就不再跟他們商量了。

陳平一生是輝煌的,他出眾謀略經驗,也是中國古代謀臣成功的經驗

為了徹底孤立項羽,陳平決定設計除掉范增。一天,項羽派使者到漢營議和,陳平讓侍者準備好十分精緻的餐具,端進使者房間。使者剛一進屋,就被請到上座,陳平再三向使者問起范增的起居近況,並附耳低聲問:“亞父范增有什麼吩咐?”使者不解地問道:“我們是霸王派來的,不是亞父派來的。”陳平一聽,故作吃驚地說:“我們以為是亞父派來的人呢!”立即叫幾名小卒撤去上等酒席,隨後把使者領至另一間簡陋客房,改用粗茶淡飯招待。陳平裝作滿臉不高興,拂袖而去。使者沒想到會受此羞辱,大為氣憤,馬上起身告辭。
回到楚營後,使者把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項羽。霸王更加確信范增私通漢王了。這時,范增向項羽建議應該加緊攻城,但是項羽卻一反常態,拒不聽從。幾天後,范增知道了外面說他私通漢王的謠言,感到項羽已不再信任自己了,於是范增就對項羽說:“天下大事已基本定了,希望大王好好地幹。我年歲大了,身體又不好,請大王準我回家養老吧!”項羽毫無挽留之意。范增傷心不已,到彭城的時候,氣得背上生了一個毒瘤,就此一病不起,嗚呼哀哉了。項羽手下唯一的一個著名謀臣,竟被陳平略施小計就除掉了。

陳平一生是輝煌的,他出眾謀略經驗,也是中國古代謀臣成功的經驗

計封韓信滅項羽

公元前203年11月,漢軍大將韓信在齊地節節勝利,軍威大振。而劉邦受傷正屯兵在廣武,與楚軍對峙,雙方處於僵持狀態。乘劉邦失利之機,派遣使者來,要求劉邦封他為假王。劉邦聽後勃然大怒。此時,陳平、張良正坐在漢王身邊,二人深知韓信文武全才,又手握重兵,並且遠在三齊,劉邦根本沒有能力阻止韓信稱王,一旦發生兵變,對以後的戰事將更為不利。於是,陳平暗暗地踩漢王的腳,精明的漢王劉邦也有所悟,連忙優厚地款待齊王使者,並說:“大丈夫既平定諸侯,要做就做個真王,何必做什麼假王!”於是,順水推舟地封韓信為齊王,穩住這支十分重要的力量,避免了漢軍的分裂。韓信從此感恩,無論誰再來勸說他,都不忍忘恩背漢,並最終引大軍擊楚,為劉邦統一天下起了決定性作用。


公元前202年9月,陳平以其謀略家的敏銳洞察力,看到項羽已是窮途末路,對劉邦說:“現在我們已佔據了大半個天下,而且各路諸侯也都誠心誠意地依附我們。而楚軍連年作戰,戰士已疲憊不堪,我們必須乘勝追機,把楚滅掉,否則將會養虎遺患。”劉邦採納了陳平的建議,立即發兵攻打項羽。公元前202年12月,項羽的軍隊被圍在垓下,漢軍採取“十面埋伏”之計,擊潰項羽,迫使項羽退到烏江自刎而亡。陳平設計封韓信為齊王,以借力殺項羽,使劉邦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至此,結束了將近四年的楚漢戰爭。

陳平一生是輝煌的,他出眾謀略經驗,也是中國古代謀臣成功的經驗

陳平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但卻是一介平民,家境貧寒,僅有田三十畝。然而,這樣一個家徒四壁、毫無背景的人,卻成為劉邦智囊中的佼佼者。一生卻充滿了傳奇色彩。
陳平又是智慧與狡詐(並非不忠,而是懂得權術)的化身,真是:天生決策有陳平,張良蕭何莫可比。陳平離開魏王和項羽之後,幫助劉邦平定了不可一世的韓信以及大將英布,並屢次用計讓劉邦脫險,又一心為了安邦定國極力迎合呂后,最後又誅滅了呂氏勢力。陳平寥寥幾句話就讓王陵無語,周勃自慚,亦可謂非等閒之輩可比也!受陳平不僅在軍事上足智多謀,而且在處理君主關係上也非常老練。陳平善於察言觀色,審時度勢,善與君主周旋,在明爭暗鬥中能夠穩住地位,保全自己。自古以來,君臣之間,最難善始善終然而,縱觀陳平的一生,他確實是做到了政治鬥爭中的一個“不倒翁”,實現了“善始善終”,成為中國歷史上奇蹟中的奇蹟。
陳平的一生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他出生,到經歷秦末紛爭到漢朝建立。第二階段從漢朝建立,漢初被封為曲逆侯。漢文帝時,曾升為右丞相,後改任左丞相。經歷呂后專權時期,直到生命的終結。陳平的一生是輝煌的,他出眾的謀略經驗,也是中國古代謀臣成功的經驗。

談談你的想法吧,期待你的參與。

的看法吧,期待你的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