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黃芪有什麼功效?哪些人適合吃?

印象池州


黃芪有什麼作用?

黃芪是用得非常頻繁十分常見的一味中藥,黃芪屬於補氣藥。它具有著益氣固表,斂汗固拖,利水消腫的功效。

黃芪這一味藥可以用於治療血虛萎黃,氣虛乏力,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內熱消渴等等。

因此黃芪可以說是效果十分好,又深受人們熟知的一味藥,現代醫學還發現,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等功效。

尤其是對於那些氣虛無力,食慾差溼氣嚴重的人來說,可以用黃芪搭配白朮,白朮本身可以健脾燥溼,黃芪能夠溫中補脾氣,因此通過這兩個中藥的搭配,能夠很好地緩解脾虛溼氣重的情況。

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用黃芪這一味中藥。對於陰虛火旺體質,血熱型體質都不適合用。黃芪本身就比較溫熱,因此陰虛火旺體質不適合用黃芪,會加重病情。溼熱體質,熱毒熾盛的患者不宜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身體乾瘦,陰虛陽亢的人不適合用。同時月經期間,以及感冒期間都不宜服用黃芪。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每日介紹養脾中成藥!


脾胃範兒


1、多喝黃芪水,會改善人的精神面貌,存在氣短症狀的人群症狀也會有明顯改善現象,喝黃芪水還可以有效增強身體免疫能力,在寒冷的冬天可以預防感冒出現。

2、喝黃芪水可以有效達到消除水腫、降低血壓的效果。對高血壓患者容易出現浮腫的現象有幫助作用。

3、喝黃芪水可以強壯身體,還可以加強心肌收縮力,能夠預防內循環出現衰竭,對於患有胃炎的患者,喝黃芪水可以緩解症狀。

4、多喝有效治療脾氣虛證,比如精神倦怠、貪多等等。

黃芪水好喝但是 一定要選對黃芪,選對好藥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哦。


農村vlog陶子


黃芪的主要功效是補氣,它的功效和人參相似,都具有很好的補氣作用,價格卻比人參低得多,所以很多人都將黃芪作為保健養生的佳品,但需要注意的是黃芪不是能夠天天服用的,有的人甚至是不能多喝黃芪水的。


腎陰虛的人不能喝黃芪水,溼熱重的人也不能多個黃芪水,如果過多飲用黃芪水,不但病情得不到救治,還會加重病情。

患有肺結核的人群是不能過多飲用黃芪水的,黃芪具有補氣的功效,如果患有肺結核的人群飲用黃芪水,會導致病情加重。

處於經期的女性是不能飲用黃芪水的,會對月經造成更大的影響,過多飲用黃芪水會造成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黃芪,偏溫性,有時會讓人上火,但惟獨在三伏天和立秋後的長夏,大多數人都可以用,在其它季節,需斟酌自己的體質。

立秋時,黃芪配上大米煮粥是最好的,大米也是補氣的,可增強黃芪補氣作用,功效好於直接泡黃芪水。簡便作法是:取黃芪片60克,用清水浸泡一晚,加100克大米煮成粥。


心晴169660817


黃芪又名黃耆,為豆科植物黃芪或內蒙黃芪的乾燥根。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曾在網上廣為流傳的神仙粥,其實就是用黃芪與粳米制作而成,而黃芪與粳米的確是補中上品。提到黃芪這個藥,人們可能並不是特別熟悉,但是黃芪的補氣作用不亞於人參。

黃芪適合氣血不足的人,副作用很小的,可以泡茶,這樣最有效的。癰腫瘡瘍者氣血不足,膿成不潰或潰後不易癒合。常與黃芪配伍以扶持正氣。下面就跟小編來了解一下黃芪的功效和作用吧。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味甘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補齊固表,託瘡生肌。主治體虛自汗,久瀉,脫肛,子宮脫垂,慢性腎炎,體虛浮腫,慢性潰瘍,瘡口久不癒合。

1.益氣固表

生用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痺、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症。

2.補氣養血

蜜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適用於內傷勞倦、脾虛洩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

3.降血壓

現代醫學證明,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節血糖、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缺氧、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黃芪還能擴張血管,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和營養狀況,故對慢性潰瘍久不癒合者有效。其還能消除腎炎患者的蛋白尿,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

黃芪雖好但不能胡亂服用,注意黃芪不能亂服用的,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是否可以服用黃芪還是需要中醫判定一下。此外,黃芪有多種使用方法,泡水泡茶喝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做法。


生活有道


說到黃芪,它的用處可多了。一般當茶飲,其中加枸杞,可以通氣養血,黃芪加黨參,可以通氣活血,我用黃芪泡茶代茶飲,已堅持四年多,感覺對降血壓已有幫助。

特別是中風病人,覺得身體無力發虛,若堅持用黃芪枸杞代茶飲,對身體大有益處,對氣虛的病人能補氣,使自己有力,進行康復緞練。關鍵是長喝沒有副作用。

喝黃芪泡水對人的身體有很多好處。



新鐵湯元


黃芪是一味補氣的藥材。補什麼氣呢?主要是補脾氣和肺氣。

黃芪的四大功效:

補氣昇陽——補脾氣

益衛固表——補肺氣

利水消腫——補脾氣

託瘡生肌——補氣血

具體來說:

1、 補氣昇陽——補脾氣

用於治療脾胃氣虛以及中氣下陷導致的氣短,食少便溏(吃得少,拉得稀),倦怠乏力,臟器下垂,小腹、肛門有下墜感,脫肛等,這些病都會用到黃芪,有的配伍升麻,柴胡。有的配伍白朮、人參,有的配伍桂枝、芍藥、甘草等。

2、 益衛固表——補肺氣

用於肺氣虛及表虛自汗(白天出汗,動輒尤甚),氣虛外感(一吹風就很容易感冒)等症。著名方劑玉屏風散,就是由黃芪、白朮和防風組成。玉屏風,顧名思義,就像一個屏風一樣抵擋外邪,用來治療表虛衛陽不固導致的反覆感冒,常常白天出汗,以及過敏性鼻炎那種一吹風就打噴嚏、流鼻涕的症狀。

3、 利水消腫——補脾氣

水溼內停導致的浮腫,小便不利往往是因為脾氣虛。黃芪常與防己、白朮等同用,組成防己黃芪湯,治療慢性腎炎浮腫,尿蛋白長期不消者。

4、 託瘡生肌——補氣血

中醫認為得了瘡瘍這類皮膚病,如果膿成不潰(膿包很大還不潰爛),或者潰久不斂(潰爛後很久都不癒合),屬於氣血不足。而黃芪可以補氣而託毒生肌,促進傷口破潰、癒合,被稱為“瘡癰聖藥”,常配當歸、人參、肉桂等。

其他補氣血作用:

1、 氣虛血虧的面色萎黃,常與當歸同用;

2、 氣虛不能攝血的便血、崩漏,常與人參、龍眼肉、當歸同用,如歸脾丸;

3、 氣虛血瘀的關節痛、肢體麻木或半身不遂等,配伍羌活、防風、薑黃、當歸、紅花等。

4、 氣虛津虧的消渴證(類似於糖尿病),能補氣生津止渴,常與生地、麥冬、天花粉合用,山藥配黃芪,可治糖尿病人容易餓的症狀。

最好的黃芪表面呈灰黃色,切面中央有從中心向四周放射狀紋理,稱為“菊花心”。嚼之微甜,有豆腥味。

黃芪炮製時有三種切法,橫切、縱切、斜切。最常見的是橫切。

橫切

斜切

縱切


黃藥師手記


小王醫生,在臨床常常應用黃芪。

我們先簡單認識一下黃芪。



黃芪性味歸經:甘,微溫;歸脾、肺經。

功效:益衛固表,補氣昇陽,託毒生肌,利水消腫。

主治: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自汁盜汗,血虛萎黃,陰疽漫腫,氣虛水腫,內熱消渴。

小王醫生在臨床主要是應用黃芪補氣利水之功,協助心功能不全的朋友,改善心功能。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作用。

但黃芪,絕非這麼簡單。

近幾十年,對黃芪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1.補氣,對於平時氣虛體弱之人,總覺得乏力、氣不夠用、長嘆氣等情況,長期和黃芪水必定改善症狀。



2.改善心功能

黃芪對衰竭的心臟,強心作用更顯著,表現為可使心臟收縮振幅增大,排出血量增多。黃芪能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左心室功能,還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

這和小王醫生在臨床應用黃芪配合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療不謀而合。



 3.協助調理血壓

  有輕度高血壓的朋友,可以試一試,但真正的降壓還是要依靠西藥,黃芪只是輔助作用。

4.增強免疫功能

  長期飲用黃芪,可以提高人們的抵抗力、免疫力。正常人服用後,血漿IgM,IgE顯著增加,能促進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細胞的溶血能力,具明顯的碳粒廓清作用和增加脾重的作用。

  5.預防感冒

感冒流行季節服用黃芪,不僅可使感冒次數明顯減少,而且可使感冒症狀較輕,病程較短。其實也是起到了免疫力提高,防止病毒感染的作用。



6.保護肝臟、腸胃

黃芪有助於肝臟受損、胃潰瘍等患者的恢復。並且對於一些痢疾等引起的腹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7.調節血糖

黃芪多糖具有雙向調節血糖的作用,可使葡萄糖負荷後小鼠的血糖水平顯著下降,並能明顯對抗腎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水平升高,而對胰島素低血糖無明顯影響。當然糖尿病患者,必須依靠正式的降糖治療。

8.預防腫瘤協助抗癌,帶瘤生存,改善生活治療。

黃芪中含有的多糖在配合抗腫瘤藥物時還能發揮增強藥效的作用,並且還能降低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具有較好的抗癌效果。改善腫瘤患者一些藥物副作用,減少病痛,提高生活治療。



孕婦慎用

部分人有“上火”症狀,如面紅、心煩、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壓升高或頭暈等。開始服用一定量少,如有副作用立即停用。

適合的人長期服用黃芪,會起到不錯的效果,但這這是預防保健。

我是小王醫生,中國康復與中醫委員,全軍冠心病介入中心副主任醫師,天津心臟病委員。

第一時間獲取最實用的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的預防,診治,康復,以及中醫藥方面的知識。


心血管王醫生


都說“是藥三分毒”,但中藥裡頭的黃芪卻是個例外。

它可以天天服用,夜夜吃,並且黃芪入口甘淡,很好入口。黃芪,本稱黃耆,耆有長者之意,黃芪色黃,屬土,能補中藥之長。在藥房裡頭,有兩味藥,消耗最大:一味是黃芪,另外一味則是甘草。


為什麼老中醫喜歡用黃芪呢?

因為黃芪可升可降,既入手足太陰,又入手少陽、足少陰;總而言之它像甘草一樣八面玲瓏,即便是有性格的毒藥,它都能和別人打成一片。


方劑講究“君臣佐使”,而無論哪種身份,黃芪都能勝任,且遊刃有餘。

這麼一位“好好先生”究竟有啥功效?


黃芪以補為主,補虛損,羸弱無力,治虛勞多汗,補血長肉,補肺氣,益胃氣;它也能瀉肺火心火,去肌熱...


本草百曉生


黃芪的眾多好處:

如果患者身體虛弱自汗,從中醫的角度來分析,這是因為表氣不固導致的,因此汗會自發排出,可以用黃芪跟白朮搭配,堅持服用一段時間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

盜汗多數情況下是因為陰虛導致的,因此可以用黃芪生地麥冬這三者搭配起來能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

對於那些因為陽氣不足導致的水腫,比如急性腎炎水腫,可以用茯苓白朮搭配黃芪製作湯藥,能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

針對慢性腎炎水腫跟脾胃比較虛弱的人群,可以用黃芪跟白朮茯苓搭配,能起到調理的效果。

如果身體上出現潰瘍但是久久不潰破,這種情況是因為身體陽氣虛弱導致的,可以用黃芪搭配穿三甲皂角跟當歸來進行治療。

如果皮膚上出現傷口但是久久不癒合,這種情況可以用黃芪搭配銀華、地丁一起治療。

如果總是感覺到身體上有氣無力,中氣下陷,還存在脫肛以及子宮脫垂的症狀,這種情況需要補氣健脾,可以搭配黨參白朮黃芪合併治療。


39健康網


黃芪可做藥材,也可做食材,身體健康者食用黃芪可預防疾病,強身健體,身體患有疾病者,如果適合吃黃芪治療,則可治病強身。堅持用黃芪泡水喝,身體會怎樣呢?看完下面內容或許你就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1、黃芪對錶虛自汗、、陰虛盜汗、陽氣虛弱、瘡瘍潰破、肺氣虛證、氣虛衰弱、脾腎虛和腎炎水腫等症狀有治療作用。

2、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3、黃芪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4、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

食安君建議:如果你的身體適合喝黃芪泡水的話,你可以堅持長期喝。如果身體患有疾病,則需諮詢專業醫生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