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重慶醫療隊“零感染”背後的祕密

重慶醫療隊“零感染”背後的秘密

馬小玲正在開展病區督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受訪者供圖)

在醫院裡,他們是一個“隱身”的群體。

他們不開處方也不打針,但卻要對病人和醫生的健康負責;在醫護人員心中,她們是嚴格要求的老師,更是心中的“定海神針”。

在重慶赴孝感支援隊醫療分隊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院感專家。

截止3月2日,重慶已經派出了812名醫療隊員前往湖北孝感支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其中,讓醫務人員在工作時不被病毒感染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因此,重慶派出15名院感專家一同出征,守護一線白衣天使健康。

數據顯示,從1月26日重慶首批醫療隊員出征以來至今已經月餘,這批院感專家交出了隊員 “零感染”的成績單。

重庆医疗队“零感染”背后的秘密

劉華正在對病區內進行消毒。(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受訪者供圖)

她們是走在醫護前面的人

重慶市中醫院院感科副主任護師沈鴻、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院感科副主任護師馬小玲和江津區中心醫院院感科副主任護師劉華三位院感專家剛結束了為期一個月的戰鬥,從火線上暫時撤下,開始了為期一週的輪休。

從1月26日首批醫療隊員到達孝感開始,她們就開啟了連軸轉的模式。每批醫護人員的院感防護知識的培訓、防護服穿脫培訓考核現場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更重要的是,重慶醫護人員即將上陣支援的兩個醫院,必須得經過院感專家詳細檢查合格後,才能允許“戰士們”進入。

沈鴻所支援的是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醫院將醫教樓改造成了隔離病區,設置了200餘張床位收治新冠肺炎病人。

“像這種經過改造的病區,我們院感必須走在醫護人員前面。”沈鴻說,普通醫院和傳染病醫院在初始佈局上就不太一樣,為了保證醫護人員健康,必須嚴格的劃分“三區兩通道”,即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區和醫務人員通道和病人通道,避免交叉感染的情況發生。但在改造後,也還是難免存在考慮不周的地方。這也要求院感在科室收治病人之前,必須實地走一道。

隨著實地走訪的鋪開,馬小玲就發現了問題。當地某家醫院在改造時,疏忽了清潔區內醫生通道的隔離。“上下班的醫生都在一個通道內進出,這樣就沒有達到防止交叉感染的目的。” 馬小玲說,雖然是在清潔區,但還是應該遵從“三區兩通道”劃分的初衷,讓醫護人員的行進路線不交叉。

馬小玲隨後將意見反饋給醫院,醫院立馬進行了整改。

重庆医疗队“零感染”背后的秘密

沈鴻正在檢查即將進入紅區的醫護人員防護裝備是否穿戴正確。(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受訪者供圖)

重庆医疗队“零感染”背后的秘密

每當紅區內的醫護人員下班時,院感專家們都會站在玻璃窗外監督,指導他們正確脫下防護裝備。(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受訪者供圖)

“你們保護患者,我們保護你們”

對於院感專家來說,每天干得最多、壓力最大的事就是“迎來送往”。

醫護人員進入到隔離病區紅區之前,防護服每一個細節都要由院感專家檢查把關之後才能“送”進去。

“看看口罩密閉性怎麼樣?看看防護服有沒有漏風的地方……” 劉華說,院感專家的作用就是火眼金睛指出當班醫護人員在防護上的疏忽,確保進入隔離區的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

檢查防護裝備穿戴是否合格,把醫護人員“送”進隔離區對這些院感專家來說,並不是最讓人神經緊繃的時刻。真正的考驗是“迎”接醫護人員脫防護服下班的時刻。雖然進入隔離病區醫護人員在上崗前都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核,但真正進入到戰場上,有些小年輕還是很緊張。

“特別是前面幾天,大家還不熟悉,一些小年輕有點緊張。” 劉華說,越緊張,就越容易出錯。所以,當醫護人員下班時,院感們會隔著玻璃,站在外面指揮他們一層一層的脫防護裝備。

脫防護裝備比穿更關鍵,也更講究。比如摘了護目鏡就不能立馬摘口罩,脫防護服要從頭到腳把內面卷著來脫。任何一步做錯了都有可能導致醫護人員被感染,前功盡棄。

每當看著當班的醫護人員正確做完每一個步驟安全出來,院感專家們都會鬆一口氣。

有時候,剛剛出隔離區的護士小姑娘會遠遠的對沈鴻說聲謝謝。“沈老師,謝謝你守在外面。有你在,我們安心。” 沈鴻則笑眯眯地說:“你們保護患者,我們保護你們,我們一起加油。”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雲上孝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