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利好不斷 券商“馬太效應”持續

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蹄疾步穩”,證券行業發展面臨難得歷史機遇,科創板開板、新三板改革路線圖出爐、監管層表態打造“航母級”券商等一系列政策給券商行業帶來新發展;另外,外資控股券商設立提速,也為內資券商帶來挑戰。在此背景下,行業如何轉型發展備受關注。

利好政策不斷

2019年證券行業利好不斷。8月7日,監管層宣佈下調轉融通費率80個基點。8月9日,滬深兩市兩融標的股票由950只擴大至1600只,同時取消最低維持擔保比例;同日,券商風控指標計算標準出爐,允許券商加槓桿。9月10日,證監會發布“資本市場改革12條”。11月8日,證監會表示將擴大股票股指期權試點工作,滬深300股指期權和ETF期權獲批。11月29日,監管層表態打造航母級券商。

在一系列政策推動下,證券行業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中信建投證券認為,近期各項深化資本市場改革舉措陸續落地,將在一定程度上激活資本市場功能,為中長期資金入市保駕護航,而且短期內貨幣政策邊際寬鬆趨勢不變。當前時點適合長期投資者對頭部券商進行左側佈局。

國信證券認為,改革將推動我國證券公司從“通道類中介”向“專業型投行”轉型,證券公司將迎來高質量發展新機遇。證券公司作為連接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橋樑,投行業務、機構業務、資本中介業務、零售經紀業務將進行相應的模式調整和業務優化,從而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轉型需求。大型券商憑藉規模優勢、平臺優勢、品牌優勢,龍頭優勢將逐漸擴大,特色券商則有望通過特色業務的領先優勢脫穎而出。

向綜合型投行進軍

2019年對證券行業影響最大的事件無疑是科創板及試點註冊制推出,中國證券報記者瞭解到,對於科創板項目儲備充足的券商來說,公司從上到下都在全力備戰,加班出差漸成常態。一些項目較少甚至沒有科創板儲備項目的中小券商也在積極尋找業務出路,例如,有的公司希望借科創板及試點註冊制來推進自身業務轉型。

“公司目前有近10家儲備項目,但第一批肯定趕不上,目前還處於觀望狀態,只能在已有的項目中找符合條件的。”某暫未上報項目的中小券商投行部負責人坦言,公司更希望能夠借科創板和註冊制來實現投行業務轉型。

對券商而言,科創板帶來的影響不僅僅侷限於投行業務。從投行、研究所到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都在為科創板做準備,業內人士指出,科創板及試點註冊制的推出,給券商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很大挑戰。

“大投行有能力轉型為全方位金融服務商。隨著註冊制推出,股票上市和退市市場化,定價理順和殼價值消失,企業融資不再以股份公開上市為目的,更多是基於產業需求、公司發展階段和資金運用考慮。這要求券商打通業務鏈,加強非IPO業務資源投入,為客戶提供從資本孵化、股權融資、債權融資、併購重組和過橋貸款等一攬子服務。”中信證券分析師田良指出,今後大投行定位全行業和全業務覆蓋,中小投行則會越來越聚焦,有望轉型為專注於某個行業、某個區域、某類服務的精品投行。

“當前國內投行更大程度上是通道型投行,保障發行人通過審核是投行的第一要務,製作申報材料能力成了投行的核心競爭力。”某大型券商投行部相關業務負責人坦言,在科創板規則體系下,審核依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投行的綜合實力。投行不能只會做項目和解決監管關注的問題,更要在承攬階段會挑項目,在發行階段要會定價,要有資本實力跟投,要在發行環節帶動經紀業務,還要培養自己的長期資本方客戶。投資銀行未來應轉變以往思維,對外要挑選合適項目、聯合戰略合作伙伴、設定恰當發行價格,對內要協調各部門資源、向綜合型投行進軍。

併購潮起

在行業自身加速轉型的同時,外資控股券商的進入也給國內券商帶來新的機會和挑戰。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於2019年12月20日在上海開業,成為國內首家開業的新設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2019年12月18日,摩根大通宣佈,已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這標誌著由摩根大通控股的證券公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可以對外開展業務。

2019年12月24日,中信證券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擬發行股份收購廣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對方為廣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廣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中銀國際證券認為,證券行業將於2020年完全放開股比限制,長期來看,海外頂級投行參與度的提升首先將為我國證券行業帶來增量資金,引入更多優秀人才、先進理念與創新業務經驗;其次,對國內本土券商來說,有望為我國券商創新與變革之路打開全新視野,併產生“鯰魚效應”,有望倒逼行業轉型升級。同時與外資“走進來”匹配的是國內券商的“走出去”,有望培育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本土優質券商,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

在對外開放的背景下,內資券商也在積極“走出去”。2019年以來,已有多家券商發佈公告稱擬增資香港子公司,有的券商最近獲准設立香港子公司。長江證券、興業證券等多家券商先後發佈公告稱,擬增資香港子公司或通過其他方式提供業務支持。隨著資本市場開放步伐加快,券商“走出去”動力不斷增強,而外資控股券商的進入,也給本土券商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值得關注的是,國內新一輪券商併購潮也正在拉開序幕。一方面,中信證券與廣州證券的業務整合已經開始。另一方面,天風證券發佈公告稱,擬收購恆泰證券近30%股權;華創陽安發佈公告稱,將收購太平洋證券5.87%股權。種種跡象表明,為應對外資券商帶來的挑戰,國內券商急需通過併購重組來提高自身競爭力。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