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揭祕:存在399元大禮包模式的社交電商平臺,如何規避涉傳風險


揭秘:存在399元大禮包模式的社交電商平臺,如何規避涉傳風險

2019年,社交電商無疑是朋友圈裡的熱門話題!

提到社交電商,不得不提的另外一個話題就是傳銷!從發展之初,社交電商和傳銷就如影隨行。

儘管社交電商在商業邏輯、盈利模式、退貨與入會的自由程度等方面與傳銷在本質上是有差別的;但稍有不注意,極易失控變成傳銷,併為此付出“高額學費”。監管部門在調查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平臺定性,對模式進行實質判定,是傳銷還是賣貨?

首先,傳銷的三個判定要素:入門費、拉人頭、團隊計酬

一、399禮包模式有收取人頭費,變相傳銷嫌疑

揭秘:存在399元大禮包模式的社交電商平臺,如何規避涉傳風險

在社交電商多級分銷模式下,要成為推廣者,也就是小B,首先需要取得一定資格;目前,大部分社交電商平臺設計成為小B的做法,就是購買399元“大禮包”,才能取得推廣商品賺佣金的資格。


舉例:某A社交電商平臺推出399元會員禮包,用戶完成購買才能成為會員,享受“自購省錢”、“分享賺錢”等諸多權益。

這時,大禮包存在變相收取“人頭費”嫌疑


二、團隊計酬:一人購買,多層受益

其次,在計酬方式上,如果社交電商平臺經營者設置了會員可以發展下一級會員,並且層層返傭,則很難擺脫“團隊計酬”之嫌。

正常一個推廣者可以直接推薦商品的用戶數量也非常有限,而層層分級,層層提成模式極具誘惑力。每一個用戶都可以成為分銷客,通過傳播,發展下級分銷客,從而賺取佣金,在收入層次上,這個模式依舊是金字塔,越靠近頂端,收入越高,而下面的群體,則是“上位者”賺錢的渠道。


通俗翻譯:一人購買,多層受益!


舉例:某社交電商平臺,用戶通過推廣者分享邀請碼註冊,購買399元禮包成為會員,成為會員後,平臺還會為你提供了一條誘人的上升通道,比如:見習顧問、推廣顧問、高級顧問,級別越高所獲得的物質回報就越豐厚。

但要想要升級,你必須滿足推薦人數或者銷售商品額度


例如:會員每推廣1名新用戶入駐,可獲得獎勵100元;推廣超過15位新用戶,即晉升為“見習顧問”,發展一位新會員的獎勵上漲至150元;同時,這些新會員可以繼續發展下線,當整個團隊招募的新會員規模達到50人時,此前的“見習顧問”便可再次升級為“推廣顧問”, 直接發展一位新會員的獎勵上漲至230元。期間,“見習顧問”和“推廣顧問”均可從下線團隊中的收益中提成,二者旗下團隊每發展一位新會員,自身分別可獲獎勵50元和80元。(返傭根據等級遞增)


這種直接或間接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的計酬方式,和正常的代理銷售以產品數量為計酬依據有著天壤之別。

三、拉人頭獲利高於銷售獎勵

“拉人頭”往往伴隨著“團隊計酬”,推廣者可以從其下線推廣者的業績中獲得分成,導致上線推廣者願意花更多的時間拓展、培養其下線推廣者。不僅自身發展下一級可以獲得高額的回報,自己直屬下級再發展的下線,同樣可以因為級差獲得一定回報,形成了一級一級相扣的團隊計酬。


這就會導致:平臺不是通過商品來盈利,而是通過拉人頭的方式來實現層層獲利。


四、解決涉傳問題的核心要素


綜上,如社交電商平臺經營者採取了上述模式,則有被監管部門認定為傳銷的風險。總結一下:解決涉傳問題的核心要素:

1、設置0門檻尤為重要

2、需要有實質性服務內容才可有實質性收入,並留痕

3、商品市場性價格合理


溫馨提示:任何新業態以及新模式發展,往往都伴隨著爭議;作為社交電商企業,一方面要創新模式,一方面要注意風險。短期的不合規,不代表可以一直不合規!


合規寶:作為國內第一家專注於微商、社交電商財稅合規的服務平臺。可為微商、社交電商、短視頻/直播、網紅主播等提供稅務籌劃、佣金結算、核定徵收等全套財稅合規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