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耕讀傳家,詩書繼世

井研縣磨池小學“耕讀文化”有特色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井研縣磨池小學始建校於1937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辦學歷史。學校地處井研縣南大門,磨池雍江河畔,苗谷山與碉堡山腳,是一所具有濃厚農村特點的學校。現有教學班級11個,在學生342人。近年來,學校逐步發展成為一所具有“耕讀文化”特色的農村學校。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經過多年的摸索和發展,學校形成了“每天進步一點點,做最好的自己”的辦學理念,將“天道酬勤”作為校訓,提出“一個共識、五個確保、三個目標、兩個計劃”的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思路。


一個共識:以人為本,和諧興校,質量強校,遵章守紀,以理服人。


五個確保:確保政令暢通,確保和諧穩定,確保教學質量上臺階,確保各項政策公開,公平,公正,確保學校安全。

三個目標: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五年創全縣一流學校。

兩個計劃:

主人翁計劃,教師成長計劃。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耕讀傳家——耕田可以事稼穡,豐五穀,養家餬口,以立性命;讀書可以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讀傳家”既學做人,又學謀生。做人第一,道德至上。


詩書繼世——飽讀詩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古代讀書人的志向和抱負,是著眼於文化、家風的傳承。


學校開設了經典誦讀、科技創新、書法、繪畫、篆刻等興趣活動和開心農場勞動實踐等興趣活動,努力踐行素質教育,收創良好成效。

開心農場:不忘根本


學校根據地理條件及農村學生特點,於2014年將學校的一處大約600平方米的空地建設成了學生的勞動實踐基地——開心農場,並且劃分出了20塊種植基地。有菜園地、花木基地。目前正努力打造具有農耕文化特色的“農耕農具陳列室”。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在開心農場裡,合理利用學校劃分到班級的基地,根據不同的農時種植不同的蔬菜瓜果等。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學習培土、打窩、播種活動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農事介紹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在勞動過程中,老師們帶領學生耕地、除草、培土;讓學生回家調查、詢問不同季節應種植什麼樣的蔬菜、瓜果;帶領學生播種、澆水、施肥、除草、除病蟲害等。每一期的勞動和管理,評比出種植優秀的班級和勞動積極的個人。通過勞動實踐,不僅讓學生了解二十四時節氣、農作物種植時間與特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愛勞動的習慣和團隊協作精神。


喜悅收穫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鄉村少年宮:多姿多彩


自2014年底,鄉村少年宮建成以來,學校本著“發展興趣,突出特長”的原則,開設了經典誦讀、科技創新、書法、繪畫、篆刻等興趣活動,為孩子們個性化發展搭建平臺。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經典誦讀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小手牽大手系列活動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品讀經典、傳承文化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繪畫指導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舞蹈課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葫蘆絲演奏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手工課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縣教育局局長龔飛體驗學校校本課程——滾鐵環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近年來,磨池小學在各級領導關心和支持下,各項工作取得可喜成績。先後獲得“樂山市模範教工之家”“樂山市優秀留守兒童之家” “ 樂山市2016年度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三等獎”“教師五項職業技能示範校”“井研縣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先進集體等榮譽。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磨池小學賦

享雍江之靈氣,依兩山而屹立,傍地域之得名,曰磨池小學。百年黃桷,枝葉萋萋,百鳥于飛,其鳴喈喈;滄桑橡皮,維葉莫莫,終年不衰,油亮如新;蘭之猗猗,香遠益清,桂華皎潔,揚揚其息;幸為磨小人,聞風坐相悅。


立於禮,成於樂,樂而好學。敏於思,智於勤,勤思不怠。勝,則不驕,敗,而不餒;優,則通達,劣,而思進。不知,則問,不能,則學。為師者,溫柔敦厚;為生者,鍥而不捨。古有匡衡鑿壁借光,今有少年惜時善學。

幸哉!善哉!


撰寫:磨池小學教師黃世福、胡雪蓮


山鄉校園,書聲琅琅

五通橋區輝山小學開展書香校園建設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古人也講“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


本學期,輝山小學加入了“五通橋實驗小學若水教育集團”。為了讓這群山裡的娃娃愛讀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做一個“浸潤書香,大氣致遠”的人,集團學校的成員們集思廣益,制定了書香校園建設方案,開展了“書香校園系列活動”。

書香校園啟動儀式


日前,輝山小學在操場上舉行了“腹有詩書氣自華書香校園”啟動儀式。莊嚴的升旗儀式後,譚剛校長鼓勵同學們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做一個“腹有詩書”的人。六年級學生帶來了課本劇《小猴子修房子》和詩朗誦《明日歌》。五年級的同學帶來了《少年中國說》,鏗鏘有力的聲音展示了新時代中國少年的蓬勃精神。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賀學紅副校長宣讀了《讀書活動方案》,希望同學們積極行動起來,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與書為伴,與書為友。珍惜每一個晴朗的早晨,用生命中最濃的激情,最美的期待迎接日出,讓燦爛的陽光點綴我們的人生,讓經典浸潤我們的生活。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啟動儀式在全校師生齊誦《弟子規》中結束。“弟子規,聖人訓.....”校園裡書聲琅琅,書香飄飄。

濃濃的讀書氛圍


一日之計在於晨。山鄉里的孩子們很勤快,總是早早的來到校園。最先熱鬧起來的便是這間裝飾一新充滿了文化氣息的簡樸幽雅的小書屋了。值班的老師早早等著他們,陪他們晨讀。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圖書室一覽


書包飯盒放在一邊,選了自己喜歡的課外書安靜地讀起來。讀國學、讀詩詞、讀故事,也讀自己摘抄的優美詞句。等著老師們都來了,便收拾書包到教室,在老師的引領下開始晨誦,校園朗朗的讀書聲迴盪在靜靜的山鄉。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圖書室一覽


不只是早晨,這間開放的書吧一直敞開著,這裡也總是坐著或站著愛讀書的孩子。


豐富的書香文化


每個班圍繞“書香校園”積極營造讀書氛圍,努力打造自己獨特的書香班級。讀書活動從制定個人讀書計劃開始,每天半小時,老師陪著學生一起在書海中徜徉。“圖書漂流共享”充實了班級圖書,讓圖書觸手可及。“同讀一本書”、“親子閱讀”等活動,形成了課外閱讀的氛圍。評選“書香班級”、“讀書明星”等激發了學生讀書的熱情。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魯濱遜漂流記》,我如飢似渴的一口氣就讀完了整本書.....他用勇敢戰勝了困難,用智慧解決了一切難題,用堅強創造了奇蹟!”六年級正在開展“好書推薦會”主題班會。還有五年級的讀書卡、讀書手抄報展評。其他班級的“課本劇表演”、“故事大王比賽”等。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讀書活動,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逐漸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並在讀書活動中享受成功的喜悅!

誦經典 浸書香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舞臺上,六年級的孩子們古服華美,聲音清亮,韻味十足地吟誦《詩經.小雅.鹿鳴》。平仄相間、高低長短、輕重緩急的詩韻之美,讓那些古詩文變成了鮮活的音符。在古箏伴奏中,原野上悠然吃著艾蒿的鹿兒,主賓相歡彈琴吹笙的喜悅,穿越而來,洋溢著歡樂的氣氛。這是他們班上週“每週一詩----師生共讀一本書”學習內容的展示活動。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每週分享也成了輝山小學週一朝會活動的一項內容。

學生風采展示


輝山小學的“書香校園”系列活動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全校師生浸潤在書香中,陶醉在書香裡。閱讀一直在進行,對閱讀成果的檢閱和反饋更是不可缺少的。定期開展的“書香校園學生風采展示”活動之繪畫、作文比賽,第二期又收到了全體學生的作品100多份,經過老師們的評選,各年級評出了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學校還舉行了頒獎儀式。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書香校園”系列活動的開展,讓書香在輝山小學的校園裡靜靜瀰漫,在老師們的課堂中默默滲透,在孩子們的心靈中緩緩流淌。期待輝山小學的師生們能繼續與經典為伴,與博覽同行,讓讀書成為習慣。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井研縣、五通橋區兩所農村小學文化味兒足,一起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