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花都援鄂護士的四“最”時刻

花都援鄂護士的四“最”時刻

■進入重症病房前“全副武裝”的張敏。 受訪者提供

初入病房頭痛到嘔吐、擔心患者突然呼吸困難……

新快報訊 記者李應華 通訊員花宣 報道 張敏,湖北荊州洪湖市人,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的護士,2月11日隨廣東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到達了湖北省荊州市,被分配到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病房。近日,張敏向記者講述了她馳援家鄉荊州過程中幾個印象深刻的片段。

最辛苦——初入重症病房突然頭暈嘔吐

她形容,第一次走進重症病房的時候“最辛苦”。2月15日,第一次正式上崗的張敏提早來到醫院做準備,“平時訓練時穿脫是很快的,當天動作稍微慢了一些,為了節省時間,我沒有在頭面部用水膠體。”她告訴記者,雖然之前練習過很多次,但正式穿上防護服進重症病房還是有點緊張,護理患者還不到兩個小時,就感覺到疼痛在頭面部蔓延,“因為鼻子被壓得很緊,時間一長痛得非常厲害,加上病房封閉嚴實,防護服密不透風,我突然出現了缺氧、頭暈、嘔吐的症狀。”

最難熬——患者不知何時突然呼吸困難

張敏今年25歲,已經當了護士5年,護理過各類重症患者,“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與我護理過的大多數患者不同。他們大多數時候都是清醒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出現呼吸困難,所以護理他們的時候,我的心一直都懸在半空。”她坦承,這是自己最難熬的時刻,儘管這樣,因為怕影響病人,自己不能在他們面前表現出任何不安的情緒,還需要不斷給他們做心理輔導。

最開心——可以用家鄉話安慰患者

讓張敏最開心的是,作為湖北人,這次是在自己的家鄉荊州參加戰“疫”,在與重症患者溝通方面也完全無障礙,可以和患者用熟悉的家鄉話交談,他們會感到很親切。“這一週下來,我也適應了荊州一醫的工作狀態和強度,我特別有信心,能在這裡戰鬥到底。”

最感動——同事連夜找來“小太陽”

2月15日,湖北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張敏發現了一個尬尷的問題——衣服幹不了了。當時她並不在意,只是在花都區人民醫院的同事群裡,用開玩笑的口吻與大家說起了這件事。“沒想到同事們立即在花都到處幫我找‘小太陽’、烘乾機和紫外線消毒燈。”張敏十分感慨,那時已經是晚上六七點了,很多超市都關門了,大家鋪開人力到處找,在第二天12點前送到機場託另外一批出發的醫療隊給她帶過去,“這樣的溫暖和感動,我會記一輩子。”她對記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