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老祖宗:人生有三種禍患,若能參破,將會越來越順,很有道理

人活一生,草木一秋。人之所以高貴,就在於靈魂。就如蠟燭,雖有燃燒完畢的時刻,但“火”卻一直傳承著,燃燒著,沒有窮盡之時。這就叫:

指窮於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出自《莊子》)

這天,堯帝巡察四方,來到了“華”地。華地的受封人,簡稱:封人,前來迎接。陪同著堯帝巡視完畢後,封人非常崇敬堯帝,便向堯帝獻上了最美的祝福:“大堯聖兮,請接受我的祝福,我祝您長壽……”

老祖宗:人生有三種禍患,若能參破,將會越來越順,很有道理

話音未落,堯帝就一擺手說:“這個祝福承擔不起,還是謝絕吧!”

封人便又說:“那我祝您富足!”

堯帝搖頭嘆息道:“還是謝絕吧。”

封人有些不解,躊躇片刻後,繼續說:“祝您子孫滿堂!”

堯帝苦笑著說:“好意心領,卻依舊謝絕了。”

老祖宗:人生有三種禍患,若能參破,將會越來越順,很有道理

封人終於忍不住了,道:“長壽、富足、子孫滿堂,這都是人人追求的,為何您卻都謝絕呢?”

堯帝遠眺著遠方,說:“子孫多了,我會為他們操心,甚至擔驚受怕。富足了,就會招引來不必要的麻煩。長壽了也不好,到時候會人見人嫌因此受辱,這三種東西都是禍患,不利於德行,所以謝絕!”

封人聽畢,立刻失去了恭敬之色,挺起身軀昂頭嘆息:“看錯了哦,我一直認為你是當今真正的聖人,如今來看最多是位君子!”

老祖宗:人生有三種禍患,若能參破,將會越來越順,很有道理

這一句,立刻讓堯帝轉回頭來,上下打量著封人,迷惑地問道:“你幾個意思?”

封人也遠眺著遠方,悠悠說道:“天生萬物,必司其職,誰看到過魚兒能凌空飛翔了?所以,子孫滿堂,可以授予其相應的責任,使薪火相傳下去,何來擔驚受怕?富足了,就去救濟那些困頓的人,這本是人之仁善,有什麼可麻煩的?至於長壽,你看那些長壽的聖人們,都簡居粗食,天下安定昌榮,便同樂之,天下紛亂,便避世修德。”

老祖宗:人生有三種禍患,若能參破,將會越來越順,很有道理

說到這,封人瞅著堯帝,“這三種禍患,又禍患在了哪裡?”說完,抬腿就走。

堯帝驚愕片刻,急忙追了過去,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可否再指教一二?”

封人一甩手說:“你還是請回吧。”說完,自顧揚長而去!(出自《莊子》


所謂:大道至簡!《莊子》中的這則故事,堪稱是完美體現出了這四個字。堯帝之所以稱“長壽、多子多孫和富足”是三種禍患,顯然是站在了“小我”角度,當然也可以說是自私的角度,因而說這是“三患”。

但這“三患”,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參悟,就進入到了封人的格局中,因為封人的格局非常高。

老祖宗:人生有三種禍患,若能參破,將會越來越順,很有道理

比如,子孫多了。只要教育得法,使子孫們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來,這有什麼可擔驚受怕的?這其實才是“兒孫自有兒孫福”的真諦,絕非子女長大後,就啥都不管了!

比如,富足了。若當守財奴,那絕對會天天麻煩不斷,誇張些說就是,別人多看自己一眼,都會心驚肉跳,因為看誰都像“不懷好意”的歹人。所謂為富不仁,就是這種心態。

老祖宗:人生有三種禍患,若能參破,將會越來越順,很有道理

可若把財富用於,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正途上呢。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可見,老莊學派對財富的認識上,其實跟儒家學派是一致的,都講究做人要有一種“大情懷”。

最後是長壽。家裡有位長壽的老人,其實代表著一種大福氣。不但會在我們困頓時,給予指導,而且更是一種心理慰藉。試想,一位七老八十的老人,竟然還能叫著媽,喊著爸,這種感覺,何其美妙。

老祖宗:人生有三種禍患,若能參破,將會越來越順,很有道理

人,不能僅僅強調物質,更應有精神,不應只看小我,更應兼顧大我,只強調任何一方,都是相當危險,甚至是病態的。

所以,開篇才言:指(油脂可燃燒)窮於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這就代表著“大道至簡”:前者(指窮於薪)是小我,是物質,後者(火傳也)是大我,是精神!故而才說,人生這三患,若參破了,將會越來越順,因為會讓我們更接近於“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