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喜新厌旧家失和,花心滥情终丧命:明代上海“因妒杀夫案”细陈

明代浙江湖州府乌程县有位名叫赵仁的读书人,监生出身,曾出任广东仁化县县丞,由于年老无子,后来告归乡野。他有一女名唤琼娘,招张仲上门入赘为婿,以图给自己养老送终。殊不知张仲此人多行不义,心性无常,轻视岳父母,忽略赵琼娘。赵仁见此,本想将张仲逐出家门,让女儿改人再赘,无奈琼娘不肯:“古语有云‘忠臣不事二主,烈女岂事二夫’,张仲虽然不义,可当时失察,既与他拜堂成亲,终身如何再改?还望爹娘打消此念,莫要引人非议。”赵仁听女儿这么说,只好作罢。

几年过去,张仲考取进士,观政刑科(明代士子进士及第后并不立即授官,而是被派遣至六部九卿等衙门实习政事),不久选任到南直隶广德(今安徽宣城广德)为官。经此际遇,张仲便开始思谋把妻子琼娘换掉,正巧路过阳关地界,窥见青楼上有位叫杨媚娘的风尘女子,姿色容貌冠绝,美貌极佳,且长于词章,妙于歌舞。因此他通过媒人,不惜花费百两银子,把杨媚娘纳为二房。

喜新厌旧家失和,花心滥情终丧命:明代上海“因妒杀夫案”细陈

从此张仲自是朝歌暮饮,极尽欢乐,将原配妻子琼娘丢在一旁,独守空房。离开荆楚之地,又到越州,遇见唐氏艳质犹奇,张仲顿时又起了换老婆的念头,私行媒妁,与唐氏共效鸾凤之欢。唐氏最初以为张仲的情况是转房(丈夫死后,寡妇改嫁亡夫的亲属,如兄死,弟收寡嫂为妻;弟亡,兄纳弟媳为妇,均称转房),家中妻子是亡亲的遗孀,两人没有什么感情,只是出于习俗婚例的不得已。没曾想来到张家,发现张仲竟然已有两房。唐氏见礼后,因此终日啼哭。

张仲备好行妆,将三个老婆都带着赴任,一路行舟,三妻同船,他只与杨媚娘交欢,赵氏、唐氏都被晾在一边。到了广德任所,张仲夺了琼娘的金冠霞帔,给杨媚娘穿戴,终日与杨氏酣歌乐饮,并强令赵氏、唐氏两人递盏传杯,稍有不顺,二人轻则长跪阶庭,重则鞭挞于院前。更可恨的是,张仲烂醉之后,命赵氏、唐氏进入偏房,封了房门,然后再与杨氏就寝。每天日上三竿,两人云雨未收,以致地方政事荒废,酷政偏多。广德无辜而受害的百姓,不计其数;暴恶而攀附的,何止百千。

喜新厌旧家失和,花心滥情终丧命:明代上海“因妒杀夫案”细陈

后有徐巡抚考察广德,得知张仲贪酷,便欲行参劾。无奈张仲善于夤缘巴结,多番贿赂,反而从七品知县升为松江府同知。到任后,赵氏、唐氏所吃的都是蔬菜粗食,所穿的均是破布烂衣;而杨氏媚娘穿的满身绮罗,吃的美酒佳肴。杨氏生下两个儿子后,愈加凶悍跋扈,经常凌辱赵氏、唐氏。家中又有婢女菊花、伍一嫂等人,皆是张仲私养玩弄。张仲到任一年,杨氏常行家法,赵氏、唐氏与两个婢女饱受欺凌,因此四人对天盟誓,合力同心,图谋杀杨雪怨。计议虽定,然一时无机可乘。

某天,彭士奇与张仲有同年之谊,过府拜谒,张仲留饮。后又逢同僚袁通判邀请饮酒,张仲宴后回府将赵氏等人好一番跪打,才进卧房醉睡。四人候至三更时分,赵氏拿一铁棒,伍一嫂、唐氏执刀,菊花执斧,四人径直来到张仲床前。赵氏向张仲头上打去,张仲当即晕死,唐氏用刀砍其头,菊花以斧砍其臂,伍一嫂用刀遍身烂划,张仲顷刻死于非命。四人进入内堂,欲杀杨氏母子。忽然风动,不想外边僚属官员带兵入衙,见到四人各执利器,官兵立刻将四妇擒捉收监,杨氏母子因而得以幸免。次日,松江郑知府一番审问,具报押送上级。

喜新厌旧家失和,花心滥情终丧命:明代上海“因妒杀夫案”细陈

兵备道、按察副使许大人审问赵氏,赵氏自称“父居薄宦,严谨清闺”,本想招纳良配,托张仲养老送终,怎奈旅边花柳,恣意恋情;室内糟糠,了无挂意。许副使认为其情可悯,然若不按律严惩,则“两浙为无伦之国,五刑为无用之条”,因此赵氏、唐氏拟处凌迟,婢女菊花、伍一嫂斩首,以儆效尤。

------------------

此案译自《律条公案》中【妒杀亲夫】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