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邁上2000億,旭輝“搶八”進入倒計時

邁上2000億,旭輝“搶八”進入倒計時

2017年,憑藉著96%的高增長率,旭輝實現了1040億元的銷售額,首次衝破千億關口。邁上新臺階的旭輝迅速公佈了新的五年發展戰略:五年內進入行業Top8。

為什麼選擇第八這個具體的名次?旭輝集團主席林中曾經解釋稱,根據測算,按1000億元基數50%的複合增長率,未來可以進到前八。

旭輝破千億的那一年,行業的第八名是龍湖地產,年銷售額為1560.8億元,排名第十五的旭輝與其的差距是520.8億元。在行情高漲的2017年,旭輝的決心沒有受到過多的質疑,畢竟碧恆萬從三千億邁入五千億也僅僅用了一年而已。

然而,政策的嚴控給整個行業蒙上了陰影,旭輝前八之路也多了不確定性。旭輝1月6日披露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006億元,同比增長32%,超額完成1900億元的年度目標,並進入兩千陣營。

迈上2000亿,旭辉“抢八”进入倒计时

數據來源:克而瑞、企業公告(標黃)、時代財經整理

在集體降速的2019年,旭輝的表現在同行中仍是可圈可點,超額完成目標之餘也是前20強中少有的增長率超過30%的一員。但若進入行業前八,旭輝顯然還要加速。

據時代財經瞭解,2017-2019年,旭輝銷售額分別為1040億元、1520億元、2006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96%、46%、32%。按照林中當初的設想,如果進入前八,旭輝的複合增長率要達到50%,但旭輝近三年僅為38.92%。

迈上2000亿,旭辉“抢八”进入倒计时

從排名上看,旭輝最近三年有些停滯不前,2017年其排名第十五,2018年下滑至十七名,2019年重回第十五名,但與第八名差距較兩年前進一步拉大。克而瑞全口徑銷售排行榜顯示,2019年行業第八是2747.8億元的新城控股,兩者相差741.8億元。

針對“Top8”目標是否因此而有所調整,旭輝方面向時代財經回應稱,現在無法回應。前三年大局已定,旭輝要如願達標,只能押注接下來的兩年。但目前大多觀點都認為,至少2020年的市場並不會比2019年容易多少。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表示,預計2020年政策大基調仍是“房住不炒”,同時深化落實“因城施策”,房地產市場整體維穩。隨著融資渠道逐漸收緊,多數房企資金面進一步承壓,房企將更加理性,2020年房企的銷售增長速度可能會保持穩定甚至進一步放緩。

根據諸葛找房研究中心預測,2020年全國開發投資增速下降至8%左右,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下降至-1.5%左右,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增速預計在5%左右,全國商品房成交均價繼續呈現結構性小幅上漲,成交量可能會小幅下降。

“預期2020年市場依然保守,預計龍頭房企增長速度穩中有降,行業整體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都可能會出現負增長。”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徐超給出了一個更悲觀的前景,他認為,隨著前兩年的房子陸續交付,2020年的新房市場將會受到二手房市場的擠壓。

此外,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範劍平1月7日在一次公開發言中指出,房地產不可能重現高速增長的神話,房地產從業人員不要心存僥倖,減速不可怕,不接受歷史趨勢,拒絕改變才可怕。

在過去的2012-2016年五年間,旭輝錄得53.49%的年複合增長率,很大程度得益於2014年樓市寒冬後的火爆樓市。

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表示,旭輝這家公司挺有潛力的,但對於2021年能否進行業前八存在著不確定,畢竟目前行業前十的房企個個能力都很強,除非這些公司管理上出現問題,或者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否則更傾向於認為前十的格局會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旭輝可能會在現有的位置往上走,但進前八就不好說。

縱觀2017-2019年的銷售榜單,排名前七的房企一直非常固定,連具體位置都沒變化過,第八名及後面的雖不穩定,但這區間的房企競爭也異常激烈。

被譽為行業黑馬的新城控股已經連續兩年位居第八,觸底反彈的世茂房地產,憑藉著收併購規模迅速攀升,2017年排名還比旭輝低一位,但2019年已經躍升至行業第九。排在旭輝前面的招商蛇口、陽光城、金地2019年銷售基數比旭輝略高,且增長率差距並不大,同樣是勁敵。

驟變的市場,無疑在加大旭輝“Top8”的難度,但或許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