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自研臺式機、服務器成為華為自救的另一個動作,已經展開


自研臺式機、服務器成為華為自救的另一個動作,已經展開

我們日常應用的臺式機除了蘋果以外,絕大多數都是基於intel和windows為硬軟件基礎的生態,雖然國內國外都在努力作出不同生態的努力,然而一直沒有大的起色。


人算不如天算,任何事情的促成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自研臺式機、服務器成為華為自救的另一個動作,已經展開

2019年第三季度聯想PC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一,排在聯想之後的分別是惠普、戴爾和蘋果。國內市場毫無懸念,也是聯想第一。而現在聯想有可能迎來一個強勁的對手,就像發生在手機領域一樣的情形。實際上,華為已經在筆記本領域發力,若不是微軟半路斷供,華為筆記本有可能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華為能否重複在手機領域的戰績不得而知,但與手機領域不同的是,華為本次研發的硬件系統是基於ARM的架構和指令集,與intel屬於不同的根,自然也不會是wintel陣營,是採用鯤鵬處理器加國產操作系統的配合,這樣就避開了和聯想正面交鋒,不過這也許是實體清單下無奈的選擇。

自研臺式機、服務器成為華為自救的另一個動作,已經展開

實際上早在去年11月,華為聯手山西百信就推出了一款基本全國產的“太行220s”臺式電腦。處理器採用的就是華為鯤鵬920s,系統是國產的深度系統。很顯然,這樣的組合應付一般的辦公應用是沒問題的,但是對於遊戲、設計、分析等,就有可能無法適配了。所以這款電腦將會率先用於部分政府和企業部門之中,會根據情況,在今年逐步面向普通消費者進行發售。


危機中顯露出的機會,為華為的自救提供了契機。而抓住這個契機源自於華為的技術儲備,以厚積薄發的方式逐步放出。


這個危機就是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一方面確實對華為的發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障礙,芯片不能用了,操作系統也不能用了,甚至於設計分析軟件的應用也受到威脅,基於這樣的情形,華為要活下去必然會破釜沉舟,下決心搞自己的一套。任正非曾經直言沒想到美國會這樣嚴厲地打壓華為,也沒想到這種打壓會這樣持久,這就促使華為拋棄幻想,改變戰略。


很明顯,這種危機不僅針對華為,更是針對國內市場,所以危機下的機遇並非華為的專屬,而是給了所有準備好的國內企業,比如uos操作系統。不僅如此,對於linux也是一個巨大的機遇,近期微軟宣佈最大的開源社區github在中國設置辦事處就是一個佐證,畢竟國內的操作系統和其上的應用軟件大部分來基於開源機制。linux和開源組織可能在中國遇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國家扶植國產操作系統替換國外操作系統已成大勢所趨,日後政府會有非常龐大的僅面向國產操作系統和國產電腦的採購訂單,這就是近一段時期和之後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最大的機遇。


據報,近日黃河鯤鵬服務器和臺式機生產線投產暨首批產品交付儀式,在河南許昌舉行,現場簽訂採購協議總額達到了6.9億元。黃河鯤鵬服務器和臺式機項目都搭載了華為的自研芯片,整個生產過程實現了全國產,完全自主可控。在生產基地建立後,將在2020年將形成年產10萬臺黃河鯤鵬服務器、60萬臺黃河鯤鵬臺式機的生產能力,並於3年內實現年產30萬臺服務器、500萬臺臺式機的規模。


華為自主研發的臺式機、服務器來的正是時候,抓住這個機遇就能自救,還有可能為後續物聯網的發展達成“一個生態,兩個根”的目標。華為高級副總裁、Cloud & AI產品與服務總裁侯金龍強調,數字世界如果只建立在一個沒有選擇的基礎上,那是非常危險的。“我們希望未來的世界是一個生態兩個根,鯤鵬是一個根,X86體系是一個根。我們整個計算戰略的目的就是讓世界有第二種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