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殲8建造時為什不用“斯貝”型渦扇發動機?

密斯特董新宇


因為米格25,圖22M,因為高空高速。

在60—70年代,我們和美國的幾次交流中,先後敲下了F104,F4。但在和蘇聯交惡以後面對蘇聯的米格25,圖22M,我們毫無辦法。紅旗2只有不到5分鐘的射擊空間,殲7只有一次射擊的機會。殲6沒有射擊機會。對面的蘇聯空軍也知道這一點,有幾次蘇聯遠東空軍建議,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出勤效率,在對中國轟炸時,不派戰鬥機護航圖22M。這就是現實!

這時候美國空軍和中國空軍都面對高空高速的蘇聯。但我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我們選擇是發展自己的高空高速戰鬥機,這就是激進的J9和殲8。殲9極端時竟然要求3馬赫。殲8也從2.8馬赫起步,不斷退步2.5馬赫,2.2馬赫是最低值。這個速度,在當時只有高速性好的渦噴發動機勉強可以實現。至於斯貝渦扇發動機,耗油量呈幾何倍數降低,但高空高速極差。如果安裝估計1.8馬赫就是極限,這不符合中國空軍要求。

所以最後斯貝發動機被不在乎高空高速,在乎航程的海軍採用不是沒有道理的。所以中國空軍不會用斯貝發動機,就是這個原因。

順便說一說美國的做法。美國也採用了兩手:一個是自己的高空高速飛機(女武神),但發現機動性極差,不符合實際使用,也與美國採用大量鈦合金有關,被pass。一個是F14加不死鳥空對空導彈,高速的F14為什麼不用後來發明的AIM—120導彈。就是因為不死鳥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不需要從大氣中吸收氧氣,而且燃料多,整體達到1000磅。高空高速性能好!而中國至今沒有這款導彈。美國空軍也沒有!

美國空軍也多次被米格25調戲,不是沒有理由。

但隨著後來渦扇發動機和導彈的發展,證明了美國道路基本正確。除非發動機取得更大的突破,2.5馬赫就是目前戰鬥機的極限。


鬥天鬥地鬥自己


殲-8原型機1965開始研發,並於1969年首飛。而最早一批4臺“斯貝”發動機於1979年從英國引進,相差十年呢?

當然這還不是主要原因。上世紀六十七年代,還是二代機當道的年代,二代機追求的是高空高速性能。不要以為渦噴發動機就是落後的不好的東西,渦噴發動機的高空性能,包括效率與推力都比渦扇發動機優越。裝備了渦噴-7甲的殲-8戰機,能飛到2萬米高空,以2.2馬赫的速度疾馳。作為第一代的渦扇發動機“斯貝”是不能符合其性能要求的。

即使到了後來的殲-8Ⅱ型戰機,也是採用渦噴-13發動機,而不是已經國產化了的“斯貝”發動機。沈飛剛開始就想設計一款相比殲-7載量更大、航程更遠的高空截擊機,他們採取了殲-7戰機1+1=2的簡單方法。從1980年裝備部隊以來,殲8系列戰機已經服役的將近30年。光從這一點來說,殲-8戰機是非常成功的。除了國土防空作戰以外,殲-8充分發揮其高空高速性能,還承擔了唯一高空偵察機的重任。

“斯貝”發動機比渦噴-13發動機更粗壯,如果殲-8使用“斯貝”勢必對機體機構進行重新設計,更加粗壯的殲-8加上推力不濟的發動機,高空高速性能也就不能實現了,這就遠離了設計的初衷。為“斯貝”發動機量身定做的殲轟-7戰機,除了航程遠以外,機動性與高空高速性能都非常一般。殲-8與殲轟-7是兩款設計理念完全不同的戰機,執行的任務也各不相同,所以殲-8沒有必要使用“斯貝”發動機,殲轟-7才是它應有的歸宿。


紅龍軍團長


沒準這真是一個好思路,只是生不逢時,殲-8已失去改造價值。現有的渦噴-14“崑崙”與渦噴-13有很大的通用性,外形不用大的改進,況且的渦噴-14III型推比超過了8,要換還是“崑崙”,不會去更換推比5的斯貝。斯貝最大軍用耗油率0.0684千克/牛·小時,最大加力耗油率0.2千克/牛·小時,“崑崙”Ⅱ這兩個數值分別為0.2和0.098,何優何劣,一清二楚。我國渦噴發動機的進步,來得雖晚,但完全可以滿足使用,不能用於殲-8,用在其它飛行器,也蠻好啊。

殲-8的使命。猶未終結,可以擔當二線主力使用,其性能並不算低。說到殲-8的誕生,那還是在高空高速的時代,產生的一型戰鬥機,是我國完全自主技術完成的截擊機。2萬米高空,2個馬赫,有稱雙2。項目開始於1965年,1969年首飛,快就是王道,符合了當時領土防空的要求,因此改進型號不斷,大的改型有I、II和F型,現在可以說,基本完成了它的使命。不過後期改進型號機體壽命還早,退居二線,還可使用多年,只要有作戰需求,我們不會將它棄置一旁的。

換裝還會是“崑崙”。如果有需要,需要殲-8上陣,換裝的當然是“崑崙”III型,換裝簡單,不需要大的氣動外形調整,“崑崙”III經濟性好,推力大,可以大為增加飛機航程和作戰半徑,技術壽命到達了1500多小時,即以“崑崙”II而言,可使推力提高了14%,成為一款優秀的中等推力渦噴發動機,也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在各項性能指標方面,完全不輸於斯貝。


魂舞大漠


產生這個疑問,無外乎因為飛豹使用了斯貝發動機,推力大省油,效果不錯,於是噴殲八設計師不識貨,應該在殲八上也用渦扇。

對比一下殲八和飛豹的參數,一個是炸彈卡車,一個是雙二截擊,滿不是一回事。

用螺旋槳來類比一下噴氣發動機。產生同樣的推力,可以用直徑大的螺旋槳,轉得慢一點;也可以用直徑小一些的螺旋槳,轉得快一些。

那麼,是不是這兩者就沒有區別了?當飛行器速度提高,區別就體現出來了:

可以想象,假如飛機以200公里速度飛行,螺旋槳向後吹出的氣體必須高於200公里;慢速槳吹出的氣流也慢,儘管靠大直徑產生了大推力,飛行速度一高,推力會下降;

再注意一點,螺旋槳不但是動力來源,也是阻力來源。更大直徑螺旋槳,也意味著更大阻力。

所以我們看到玩懸停的4軸飛行器、直升機,都是大直徑槳;而玩速度的普通螺旋槳飛機,槳葉直徑就相對小很多。

渦扇基本上就是渦噴外面加了一圈涵道,弄了個更大直徑的風扇。所謂推力大,是在渦扇適合的速度範圍內大。真到了高空高速,渦扇的噴氣速度低阻力大,是玩不過渦噴的。

很多所謂軍迷是看不上殲八的。那麼米格25,米格31你不敢看不上吧?3倍音速靠什麼?靠的就是渦噴發動機。

所以以殲八的雙二指標,即使當時有斯貝發動機,也用不上。

那麼被某些人看不上的殲八的雙渦噴佈局是誰設計的呢?可以百度一下,沈飛殲八的氣動組組長,後來調到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成都分所,現在被稱為殲10之父。


味冷


渦噴發動機和渦扇發動機沒有好壞,只有性能差別,如果說差別再加上一個渦槳發動機。設備最講究的是簡單,結構越簡單,出問題的概率越小。

相同材料,風扇相同的直徑,當然渦槳發動機最簡單,功率也當然最小。發動機外面包上一層,把螺旋槳包在裡面,加上一個燃燒室,把空氣加熱,功率當然上去了,這就是渦噴發動機,後面再加上一個燃燒時,就是加力。因為前部燃燒室燃燒還不充分,所以前面再加一個風扇,外面再加上一層,二次燃燒,燃燒比較充分了,省油了,推力更大,就是渦扇發動機。當然腰身也會變粗,所以阻力也大,如果太粗了,去掉加力燃燒室,就放在運輸機和客機上,如果風扇做得小一些,不去掉加力燃燒室,就放在戰鬥機上。

殲8戰鬥機用的是渦噴13,當然腰身比較細,所以八爺也要稱為空中美男子。如果八爺裝上斯貝發動機,腰身肯定會變粗,阻力肯定會增加,動力可能會變小,2.2倍音速肯定是沒有的,而且要大改,是得不償失的。



大志遠思想空間


斯貝有軍用和民用發動機,其斯貝軍用發動機是第一代渦扇發動機的頂尖。壽命長,省油,推力大,但推比只有5。涵道比較大,也就是說,亞音速,低空性能優秀。

但殲八是二代戰機,技術特色就是高空高速。殲八被稱為人操火箭,在殲七M2.05的基礎上發展到了M2.2,這個國產的高速度紀錄在多年之後,才被殲十的M2.3取代。由此可知,斯貝並不適合殲八。當年購買斯貝時,曾想用於強六,但強六下馬也就沒有後續了。

殲轟七使用斯貝及國產型渦扇9秦嶺,從沒有因為發動機固障而墜機,幾次事故都是空軍違章,突破飛行包線,飛豹適合中高空防區外攻擊,而不是前線低空攻擊機。


龍驤虎賁九天游龍


戰鬥機的發動機是無法任意更換的,這個就相當於奔馳的汽車的某一成熟型號無法使用寶馬的發動機一樣。在戰鬥機的研製之初就會選擇好發動機,或者規定好發動機的主要性能指標,包括推力個尺寸以及重量等。


我國的殲-8系列戰鬥機的研製時間是比斯貝發動機的引進要早了許多年,在殲-8系列戰鬥機整個機身框架定型的條件下是無法使用後來購買斯貝發動機。

殲-8系列戰鬥機是採用渦噴發動機,我國航空工業在發動機領域一直是一個短板,從殲-8系列戰鬥機的發展就看得出,至今最新的殲-8F戰鬥機還在使用渦噴發動機,這就說明在擁有渦扇發動機研製能力之後仍然無法進行這款戰鬥機的發動機的更換工作。



斯貝發動機後來被運用到了我國自己研製的殲/轟-7這款機型上,後來就有了在這款發動機基礎上研製的渦扇9秦嶺發動機,渦扇9被裝備在殲/轟-7A上。


航空視界


太大裝不進去


阿里大貓


設計那時候還沒有斯貝呢。等設計完成了,造出原型機,已經不能再換髮動機了。那樣一切都要推翻重來。

殲八首飛在1969年,那時候還沒引進斯貝。斯貝是1975年引進的人

等斯貝技術轉讓完成,中國還沒能國產化。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斯貝發動機引進於70年代,歷經30年,直到21世紀初仿製斯貝的WS9才能夠完全投產,在引進時先進的斯貝發動機,到我國完全仿製成功時,斯貝發動機已經成為了淘汰貨,可以說當初花費真金白銀引進的斯貝發動機,成為了中國航空史上最大的浪費。

斯貝最大推力54.5千牛,加力推力91.1千牛,推重比5.05,最大軍用耗油率0.0684千克/牛·小時,最大加力耗油率0.2千克/牛·小時,涵道比0.62,斯貝推力大、耗油低、可維護性好、使用壽命長,在當時世界上絕對是一流的航空發動機。當然斯貝發動機也有缺點,它的加速性能不佳,英軍的F4K戰鬥機在加速性和爬升率上不如使用原裝J79渦噴發動機的F4戰鬥機,不過斯貝作為戰鬥機的發動機還是可以的,斯貝部分性能甚至超過了三代機幻影2000上的M53發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