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從事硬件的人多還是軟件多?

用戶1387641678614


從事軟件開發多年,在設備公司硬件人數明顯還是少於軟件開發人數,主要原因在於硬件設計開發接近於“一次性工作”,主要設備的前期主要是硬件先行,硬件主要在前期做的工作比較多,硬件板卡是程序運行的基礎,其實硬件這塊不僅僅是單純的電路圖之類的操作,其實關於芯片設計開發也屬於硬件的範疇,所以講不要簡單的認為硬件相比軟件不是很重要,平常我們提到的硬件部主要是畫電路圖這塊的工作任務。

從事硬件開發主要掌握多少技能

硬件開發對於經驗的要求相對比較高,因為硬件不像軟件調試這麼靈活,硬件一旦板卡出現問題可能就要重新做板了,不像軟件可以重複的調試,這種相對來講對於經驗要求比較高,一般硬件工程師需要打磨一段時間才能真正上手,因為很多硬件器件需要掌握電器屬性,這些需要時間的積累,但在這些經驗真正成型之前需要掌握的基本功很多,比如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以及EDA等基礎。

項目設計經驗。硬件是一個吃經驗的行業,很多器件的屬性以及器件之間的組合搭配,所以大型的硬件板卡的設計都是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來擔當,我們知道軟件上追求一種項目經驗,放在硬件上同樣適用,根據項目的要求設計出合格的電路圖來,同樣是完成任務是否是最優的方案,特別是涉及到器件的選材方面可能一個很小的元器件放在大的項目裡面對於整體的成本影響就會非常大,可能換一個新的型號就夠用的,這些就完全依靠經驗的優勢了。

還包括如何與軟件工程師對接,設計需求文檔等等,當然很多硬件工程師還能簡單寫一些代碼,這只是額外的東西,最主要是設計的東西能夠達到客戶的要求,而且中間在佈線過程中是不是真的產生電磁干擾等等。

排除問題能力。這個主要在前期已經把板子設計出來的,在測試過程或者使用中遇到了問題,這個時候需要掌握排查技能,同時要能夠各種測試儀器,像常見的萬用表和示波器這類東西,根據採樣的數據進行推算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從事嵌入式軟件開發多年,從比例上看硬件人數遠不如軟件上多,硬件主要忙在項目前期,還有在測試運行過程中,當然還會出現在出廠的時候,硬件工程師在招聘的時候對經驗的要求高一些,一般初級的硬件工程師都是跟著自己師傅混上幾年經驗再去真正投入到項目開發中去,一旦出了問題補救的成本太高,所以還是需要有經驗直接投入到項目中。

國內的硬件工程師在招聘這塊明顯不如軟件工程師這麼受歡迎,而且國內純正的硬件企業數量相對軟件來講還是差得遠,國內軟件軟件能發展的這麼迅速也是和從事軟件人數眾多有一定的關係的,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是缺一不可的存在,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這個問題的話不知道從事硬件行業的是哪個定義,如果只是普通的從事的話,硬件跟軟件其實不分上下。


就單單拿富士康來說他就是專門從事手機組裝的,他就有員工幾百萬,那麼也就有幾百萬的硬件從事者。

像華為、小米、oppo這類的公司也主要是以從事硬件為主,手機研發為主要任務軟件開發為輔助的公司。

而像阿里巴巴、騰訊這種公司就是以軟件為主的公司以硬件為輔。

如果真的要去深究到底是軟件人員多,硬件從事人員多的話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因為很多人員工作的不固定和在硬件組裝方面有大量的臨時工也不好去統計這個數量。


遊戲八卦站


這個問題應該問“中國做硬件工程師的多還是軟件工程師多”。

原因在於做硬件的這個綱目太大,普通人員都可以做,比如隨便進個生產工廠搞某些電子設備生產都算從事硬件的了,僅僅富士康生產手機都幾百萬,全國加起來得幾千萬,這樣算下來完全沒得比。

所以應該算成硬件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舉個例子:從事硬件研發的把設計出的產品交由生產廠家生產即可,嚴格來說只算這些才行。

軟件工程師就多了,軟件研發、編程,全國有多少個app,都需要軟件從業人員,所以兩者沒得比,做軟件比做硬件多太多了。


IT老胡


中國從事軟件的人多,從事硬件生產加工的不算,如果算上工廠那可能是從事硬件的多


電腦阿堯


毫無疑問,軟件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