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山丹: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翟繼宗

2019年,山丹縣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狠抓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應對困難挑戰,聚力衝刺脫貧攻堅,不斷增加有效投資,穩步發展現代農業,第三產業提質增效,改革活力有效釋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該縣預計實現生產總值50.2億元,增長7.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97億元,增長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2.8億元,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7098元和14453元,分別增長8.6%和8.7%。成績的取得,得益於該縣高起點站位、高規格謀劃、高層次佈局,一組組數據描繪出了山丹縣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激情和信心。

重點項目建設紮實推進。該縣強化“一對一”跟蹤服務,全面落實縣級黨政班子成員分工負責抓項目和四班子成員聯繫包抓項目“雙保險”責任制,全縣開復工建設各類項目96項,開復工率達100%。謀劃儲備各類項目107個,總投資484.23億元。白石崖水庫、山丹河綜合治理等61個項目建成投用,北環影院棚戶區改造、G312馬營口至山丹西二級公路等34個項目達到計劃進度。積極開展赴外招商引資,達成投資意向項目17項,總投資48.7億元,招商引資項目26項,落實省外到位資金24億元。

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實施。以“三線兩區”示範帶建設為重點,圍繞垃圾革命、廁所革命、風貌革命和農村汙水治理、農膜回收利用與尾菜處理、養殖廢棄物及秸稈轉化利用等方面集中攻堅,完成投資3.7億元,建成美麗鄉村示範村5個,完成特色風貌改造979戶,改廁2801座,創建清潔村莊9個。以東樂五墩和寒旱區2個千畝標準化戈壁農業示範園建設為龍頭,建成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5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12個、科技創新示範點29個,新認證綠色食品5個、有機農產品4個,全縣戈壁農業面積達8170畝。新(改擴)建畜禽標準化養殖場18個,畜禽飼養量達到243.5萬頭(匹、只)。進一步健全“百姓參政團”“道德評判團”“百事服務團”運行機制,“三團”監督執行重點工程230多項,評判不良現象370多個,幫困實事1100多件。

工業經濟企穩運行。持續落實重點財源項目聯繫幫扶、金融項目扶持等措施,80%以上的規上企業復工或滿負荷生產。開工建設土寶鼠煤業年產150萬噸洗煤生產線、興隆再生資源年處理100萬噸建築垃圾生產線等項目10個,工業經濟穩中有進、平穩向好。加快工業園區和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入園企業達130多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戶,園區服務能力和承載能力不斷提升。

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整治成效不斷鞏固,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園三帶”等生態項目11項,高標準實施造林增綠、溼地修復、建園成景項目,著力在重要水源涵養區、山丹河及G30沿線、S590位奇段連片營造生態林2.3萬畝,封山育林21萬畝。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新建汙水處理廠中水回用調蓄水池生態供水系統,城鎮汙水收集處理達到2.4萬立方米/日。大力整治土壤“白色汙染”,固體廢棄物填埋場、生活垃圾中轉站開工建設,大氣、水、土壤生態安全水平持續好轉。

第三產業活力日益彰顯。成功舉辦精品民俗節、旅遊節和體育賽事活動120餘場次,山丹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全年共接待遊客388.8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4.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4%和18.9%;文化產業增加值達2.48億元,增速達18.8%。新增旅遊直接就業人數2312人,同比增長15.6%。新培育限額以上批零商貿企業1戶,全縣限額以上批零企業達到27戶。

在不斷深化脫貧攻堅的基礎上,該縣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紮實推進住房安全、控輟保學、醫療衛生、飲水安全等重點任務衝刺清零,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問題全部完成整改。全縣貧困村和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貧困農戶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貧困鄉村呈現出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產業培育穩步推進、群眾收入持續增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的良好態勢。全縣貧困人口由2014年建檔立卡時的4587戶、1.42萬人減少到2019年的936戶2362人,貧困發生率從9.29%下降至1.85%,全縣整體實現了脫貧摘帽目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