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醫院陪護市場的現狀和前景怎樣?

追逐日光11


住過醫院的患者都有這樣的體驗,現在醫院裡的護工大部分都工作都是替代了護士的工作,但由於護工文化低專業技能差更本無法承擔看護責任再加上護工不屬於醫院管理而是醫院聘用社會公司管理所以護工真正拿到手的收入少的可憐,想想收入低、文化低、技能低的三低人員能盡心盡責為危重病人提供放心的服務嗎?

病人家屬在請了護工後又不得不自己也吃住在醫院參加倍護,由於一個護工同時要服務多位病人如果碰上素質差的護工在需要服務的時候連人都找不到,所以我認為醫院應該取消護工,把本應屬於護士的工作還給護士,製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降低患者的治療成本,患者家屬也可以在沉重的陪護中解脫出來,這也可以改善醫患矛盾,使醫患關係良性發展。


SHENJIANHUA


醫院陪護市場的前景非常廣闊,但是,陪護人員的專業化和規範化,還遠遠達不到患者以及家屬的要求。

最近因為八旬的母親骨折開刀住院,親身體驗了醫院“護工”的作用,真的感慨萬分。幸運的是,母親請來的護工,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具有十幾年護理骨折患者的經驗。“護工”做事認真負責,基本上滿足母親住院期間的日常護理工作。

在江蘇的三家醫院,有跟醫院簽約的專業“陪護”公司。患者家屬不可以和“護工”私下交易,醫院亦不允許,採取第三方合作的模式。即患者家屬付費給陪護公司,陪護公司抽取一定的提成,按照工作量支付陪護人員酬金。

這個模式有利有弊。好處在於護工受到公司的監督,如果出格過份將失去在醫院的陪護資格;“壞處”是陪護費用成倍上漲,給患者帶來經濟負擔。

未來醫院陪護市場的前景,還是在於如何提高專業化程度,淘汰原來農村老大媽勤勞吃苦的模式,取而代之由醫學背景的專業人士來擔當。陪護公司不僅要履行監督管理職能,還要肩負培訓、深造以及招聘工作。

宏觀上對此需進行頂層設計。既要顧及到陪護人員的超強工作量、白天和晚上輪班及假期休息等一系列實際問題;又要考慮陪護人員的等級評定,職稱、薪酬等一系列待遇問題,這些事情都要有一個統籌規劃。


陸燕青


說說陪護現狀:工作累不分晝夜的伺候病人,碰到沒人情味兒的僱主還被不停的指使,沒事找事的刁難。尤其是年紀大的,總感覺我花錢僱你了,你就得24小時不停的幹活,稍微休息一下就看不順眼。我覺得不是實在缺錢又找不到其他工作的人肯定不會做這份工作,醫院裡目前遇到的陪護基本都是50歲上下,文化水平不高,在其他地方不好就業的人。

前景:前景肯定是有的,中國步入老齡化,子女工作壓力大,肯定不能時時刻刻在醫院照顧老人。就像現在養老院越來越被人接受一樣。

對於問這個問題的人來說,我有個建議,如果你有能力有資金,那就去做一箇中介平臺,輸送陪護人員,規範行業,讓陪護人員更專業的去照看病人,同時也保護陪護人員的權益。如果你是單純的去做陪護這份工作,那麼建議你先看看能不能找其他工作來掙錢,這份工作的艱辛不僅僅是身體的,還有來自心理的折磨。畢竟病人各式各樣的都有,人在醫院裡生病本身情緒就不好,所以照顧起來肯定沒那麼輕鬆的!


我的老媽胥淑英


我是企退職工,以我現在的養老金,是請不起護工的.那年動手術,叫的是老父親請的阿姨來幫倒倒小便,可以少給點錢囉.


用戶98194111591


住院的醫療陪護是治療的輔助手段(需要專業知識,按照醫囑觀察病情發展丶照顧患者在院期間的起居丶及時向住院醫生反應病況……)不知什麼時候,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大家都知道,不贅述)如果真想回歸醫療專業,必須從根本上改革陪護制度,不然都是徒發議論,沒意義。


用戶9827079837940


春節來臨,三甲醫院缺護工,等了幾天才有一個,無得挑,還要給多每天餐費才做,


用戶8910163629400


那個人要做護工,就是特別缺錢的人,


紅紅12333


市場很大,亟待規範,有不少本來談好價錢臨時變卦的


河南省醫介入李陸鵬


一片亂象,陪護人員與病房醫生、護士相互勾結,不擇手段地盤剝患者,且服務質量差到極點,要價高的嚇人,政府部門該出手管管了!


kgu582


隨著社會的發展,老齡化的加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護理工作重要性認識的加深,病人及家屬對護理水平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目前醫療市場對陪護的需求日益明顯,醫院陪護問題成為當前醫療服務中的一個熱點問題,陪護以後發展還是很看好的。

醫院陪護行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但又需要一定護理知識與技巧的工作。由於工作比較髒、工作時間長、報酬較低,所以大多由外來務工人員從事此項工作;這批人員普通缺乏必要的崗位培訓,或由於受限於其文化程度,對她們的培訓效果不佳,很難對他們有更高的要求。使護理行業的服務水準不能得到提升,同時也影響了醫院整體服務與形象。

醫院中陪護工來源渠道複雜,有一些陪護自己到病房問需不需要陪護,也有相關陪護中心人員,醫院大多比較被動地尋找和接受適合護理工作的陪護工,由於她們是來自各種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地方到醫院,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因此,醫院陪護素質水平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在醫院管理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現在越來越多的陪護中心也正在建立,有專業的培訓及管理。陪護人員一般都是年齡段偏大的人員,因此需要有臨床相關基礎的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只有培訓合格,家屬滿意,陪護這份職業以後才能越加受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