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廣州,公交地鐵日益完善,網約車平臺增多,車多客少,司機能生存嗎?

禪音繞繞


日前,滴滴出行發佈廣州網約車“大數據”,廣州擁有47.2萬名滴滴注冊司機,其中過半為“80後”,且以男性為主,滴滴出行稱已提供近50萬個工作機會,並服務了超過一千萬廣州居民,相當於去年廣州常住人口的77.2%。

在收入方面,超過一半滴滴司機收入非常低,有57.3%的廣州滴滴司機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此外有26.3%的司機收入高於4000元;近六成司機在滴滴平臺上利用閒暇時間兼職工作,賺取外快補貼家用。只有5.8%的廣州滴滴司機月收入超過10000元。

報告顯示,在滴滴平臺上,平均每天在線時長在2小時以下的司機佔比最大,佔比高達49.5%;平均每天在線時長在2-4小時的為17.5%,平均每天在線時長小於4小時的佔到了67%;而每日在線時長超過4小時的佔比為33%。

從年齡分佈上來說,處於“夾心層”階段、“上有老下有小”的70後、80後成為了廣州滴滴司機的中堅力量。報告指出,八成以上的廣州滴滴司機是70後、80後擁有家庭和孩子的男性,佔比分別達到28.2%和52.6%;還有約11.7%的司機為90後群體。

有廣州滴滴司機透露,現在一天能跑9單左右,很難超過10單,原來一天可以跑15單左右,而每天跑10單要做9個小時,流水大約350左右,除去油費,車損,一天到手的也就200元左右。

同時,滴滴給司機的獎勵也大幅下降。廣州的滴滴專車司機透露,從本週一開始,原來跑15單,獎勵135元,現在做夠15單,獎勵100元,大幅減少了35元,但很多司機都做不了15單, 同時,原來做夠10單,獎勵100,現在10單獎勵60元。收入大幅減少,不少私家車司機已經退出滴滴平臺。

市場體制下,優勝略汰是很正常的,一個行業的發展週期是有固定規律的,不與時俱進就勢必被淘汰。上面這段話是“原則上”的。在中國,近兩年互聯網應用不僅大大方便了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更有效彌補了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下帶來的缺口,為gdp保持中高速增長帶來了積極作用。中國對網約車的合法化,雖然還缺乏有效的地方性立法來制定細節,但已經是從宏觀上肯定了這種互聯網+模式下的網約車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積極改變,所以下一步必然是對網約車行業進行規範,對準入門檻細化。同時,傳統出租車行業也不得不考慮這個群體的利益,中國社會的所有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社會問題,都是矛盾問題,毛主席說要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是說要讓多數人滿意就行而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對於傳統出租車行業,他們有著准入門檻的先天優勢,可藉著網約車行業的發展對自身轉型升級,從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再加上政府部門對傳統出租車行業的政策扶持,傳統出租車行業不會就此垮掉,但如果不積極面對市場的競爭,則會面臨被淘汰的危險。



代扣系統


徹頭徹尾的坑,租車跑滴滴累死也不賺多少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